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思维方法或思想方法,是人们思考问题、主体认识客体,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观现实的方法。它表明人们在理性活动的过程中,怎样进行归纳和演译,怎样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达到历史的和逻辑的一致。从现代信息科学的意义上说,思维方法就是主体怎样从外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的信息的途经与方法。应该说,思维方法包括人们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涉及人员的思维方式,既有主体和客体之分,也有群体和个体之别。它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待解问题、解题资源和思考程序为构成。创造性思维包含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理性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于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于情感思维等思维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正确地认识事实以及有效地改造对象。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认识文学理论活动的一个前提.作为研究者的文学理论主体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文学理论家在研究过程中的致思方式,至少可以从理性思维、能动性、问题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他们的主体特征与素质修养,也会影响到文学理论研究的方式、过程与结论.  相似文献   

4.
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用词造句成章的特点.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实例,从悟性和理性的整体性与分析性思维特征、主体性与客体性思维特征和直觉性与逻辑性思维特征三方面分析了思维方式对其句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指构成人类认识高级阶段的、主体反映和把握客体的一般形式和现实过程。思维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自组织系统,对其性质和功能的研究历来就是哲学认识论本身的重大课题。在一般意义上,思维从来都是指向客体的思维,即使对于哲学这样一门以研究对思维的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来说也是如此。对自身的思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客体的思维。在现代认识论的框架中,如何实现对客体对象全面、科学和系统的思维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所谓认识过程仍然是从关于客体的抽象的、片面的知识向关于客体的愈来愈具体的、多方面的、深刻的和全面的知识发展的过程。正如列宁所曾指出的那样,关于被研究客体的真知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乃是客观现实本身所固有的有系统的相互关系的必然结果和反映。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目标。对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生成过程、影响因素、生成方式问题研究,从根本上属于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主体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从理性思维到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到实践行动的政治心理优化过程,即“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改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因而,其过程的研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巨大变化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维方法选择的要求。有限理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开放理性是法国科学家莫兰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分析事物、处理问题应该是逻辑分析与整体直觉判断的结合。这种思维方法很适合当今具有复杂性事物特征的高校管理工作,尤其是适合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逻辑倾向比较突出的理工科高校。有限理性、开放理性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容易做到以人为本;更容易化解矛盾;更容易突破原来的条条框框,更有助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逻各斯和努斯的提出构成了理性精神的最初形态,逻各斯代表了客体性原则,而努斯蕴含了主体性原则。逻各斯和努斯的对立统一恰恰体现了古代希腊哲学中的二元论即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两者从对立达到和解,又在和解中包含了分裂。本文试图展现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图景,以便对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方式有了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9.
1.科学与民主的文化意蕴:对于科学,可从不同角度给以界说。在人文意义上,科学是一种理性精神。它意味着人类运用抽象力去拆解客体,以逻辑符号系统来把握对象。所以康德哲学特别重视对知性能力的批判性考察。科学固然也研究模糊现象、非理性现象,但使用的方法则是理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逻辑与信念的冲突是逻辑学和心理学在推理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心理模型理论、心理逻辑理论和条件推理的条件概率模型各有特点,但对推理结论有效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判断思维理性应该有逻辑学、数学和心理学三重标准,不符合逻辑的决策并非不具有合理性,心理学研究应该为逻辑学研究做出贡献。Ev-ans提出的两种推理理性认为人类犯逻辑错误和坚持理性有内在统一性,其建构的内隐和外显双系统更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龄化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从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2000年既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起点。老龄化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医疗进步,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所以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老龄化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交叉研究与21世纪老年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学科交叉研究是老年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也是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所规定的。老年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老年学要认识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规律的目的 ,决定了老年学是一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交叉学科。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日益突出的许多重大问题 ,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健康老龄化等 ,只能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根据预测,青海在2010年进入老龄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全省社会、经济、文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我们正面临一场无声的革命。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和加强老龄工作,为青海的社会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人口结构相继出现老龄化倾向,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选择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成为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通过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种筹资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及对中国“统账结合”的运行机制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向基金积累制过渡不是惟一的选择,但基于中国老龄化的特殊性等原因,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应实现向基金积累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养老面临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代际支持弱化的问题。要走出目前农村养老的困境,必须选择“社会养老保障为主导并充分结合社区服务和家庭保障”的复合型养老保障模式,并且依靠完善养老立法和发展农村老年组织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老年教育是随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在回顾发展历程后,指出中国老年教育已经从离退休干部的保健娱乐发展为广大社会老年人口的素质教育。促进中国老年教育现代化,要处理好九个关系。同时探讨了老年教育的领导模式和组织方式,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完善法规,建立老年教育委员会以统筹各地老年教育,制定发展规划,整合教育资源,编写适用教材及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研究方法显得日益重要。我们不仅需要注重量化研究。也需要注重质化研究。因为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的语境下,质化研究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同时我们在运用质化研究中还须注重科学规范。此外,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新闻传播学中各种复杂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关注并开发城市老年社区,是我国住区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首先分析了我国老年社区产生的背景,并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生理要求着手,提出了老年社区建设的要求。然后,就我国目前老年社区建设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低生育水平、快速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独生子女化的现实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的共同关注.在抽离配偶支持的情况下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儿女对养老的压力感受来分析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体力压力,独生子女家庭应从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范、鼓励和扶持老年人自养等方面去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20.
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镇养老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城镇家庭养老模式功能逐渐弱化,机构养老亦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具有养老服务供给的综合优势,是解决中国城镇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然而在运行中存在着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培育专业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