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考察了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进行探索和重构的历程,指出他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价值取向是反对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经济决定论式的理解,其基本思路是以“历史”为基础,以“实践和辩证法”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主体实践论的哲学,文章对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对他早年思想的超越及其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在早期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历史本体论;在晚期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他纠正了前期解读的错误,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当代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其受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他的解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思想家卢卡奇几乎是和马克思一样探讨和研究物化意识的人,并发现物化意识使人非人化。卢卡奇选取了阶级意识角度对物化意识进行专门研究和分析,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断觉醒才能使人由非人成为人,成为“生成的人”、“自由的人”、“解放的人”。卢卡奇正是以这种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本立场对人加以理解,使现代哲学呈现出新的转向和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在其《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从劳动作为目的论设定的社会存在初级形式出发,阐发了他所解读的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中蕴涵的哲学伦理思想,这种解读是与其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截然不同然而又颇具高度的。卢卡奇认为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必须在理解思路上厘清马克思的方法。通过对本体论基础上的价值分析,以及对伦理应该、伦理自由、伦理异化等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分析,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又分析了僵化意识形态错误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标题所突出的毫无疑问是历史概念,这一概念是卢卡奇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他哲学的逻辑基础和起点。卢卡奇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运用历史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新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不同以往的状态呈现出来。本文姑且对卢卡奇哲学中历史规定的矛盾性予以搁置,仅仅从方法上考察他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性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并十分强调的“历史”概念,从哲学背景、理论内涵及其本体论、方法论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作者认为,深入研究这一概念,对于把握卢卡奇这部著作以至整个哲学思想的脉络,弄清“卢卡奇问题争论”以至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源,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介”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认识论的概念加以研究,其本体论价值却被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功能要求“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即由思辨领域走向现实生活批判。卢卡奇抓住了这一转换的本质,成功地实现了“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并将“中介”与他的日常生活理论相结合,由此确立了他晚年思想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新领域.但自20世纪20年代始,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却基于"马恩对立"的视角,片面地解读自然辩证法,遮蔽了自然辩证法的真实面目,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驳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辩证法的曲解,应当从整体性维度、本体论维度、主客体维度出发,以客观、全面的态度与原则重释自然辩证法.这种重释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理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介”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认识论的概念加以研究。其本体论价值却被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功能要求“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即由思辨领域走向现实生活批判。卢卡奇抓住了这一转换的本质,成功地实现了“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并将“中介”与他的日常生活理论相结合,由此确立了他晚年思想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年卢卡奇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科学主义的实证论式的解释模式,形成了以“总体性辩证法”和“实践”为基础,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意识批判为核心内容,以捍卫人的价值和自由为基本价值趣旨的文化哲学。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则,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是属于他的早期著作,但其中却表现了马克思创立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奠基性的观点。观点的核心就是通过消除异化劳动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制度,从而走向实现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者的自由解放境界的共产主义。这个"历史之谜"的解答是马克思对当时现实关系和思想历史深入研究的结果,为后来全面深入的理论建树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早期积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美学思想方面,极具首创性和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2.
马一浮对熊十力《尊闻录》之异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考证,《尊闻录》是熊十力在其"新唯识论"体系成型之前的最后一部探索性著作,体现了一种非现成性本体论思路,熊十力本是据此思路来建构其哲学体系,但马一浮对《尊闻录》的异议却最终导致了熊十力在建构"新唯识论"体系时基本放弃了此一思路,而接受了马氏的现成性本体论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存在论主要是海德格尔式的,它们基于不同的思想旨趣,把海德格尔的不同思想倾向接合到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去。詹姆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海德格尔政治存在论的亲和性研究;马尔库塞则借助早期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展开对无产阶级的“被抛”命运及其扬弃的阐释;阿尔都塞则围绕后期海德格尔的“让存在”境域与意蕴,型构其“偶然的唯物主义”理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存在论的海德格尔哲学路向,对于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境域无疑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但是,它罔顾了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方法论上的先验主义与形而上学性,最终使自己陷入相同的理论困境。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必然构成对任何海德格尔路向的政治存在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造成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大致经过了自我意识的本体论、劳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等几个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一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坚持了其思想体系的一贯精神特质,即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到延安及其后的几十年间,大量阅读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写了批注,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由于毛泽东拥有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因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毛泽东哲学批注中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特点是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的本体论思想,是一种辩证本体论。其中,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世界的一般前提和基础;人学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般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科西克的《具体的辩证法》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存在论的哲学著作。它既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批判海德格尔,又以海德格尔哲学透视乃至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将海德格尔哲学社会历史化,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暨存在论化。它在卢卡奇“总体”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具体一伪具体之辨,实即海德格尔本真一非本真之思;作者以后者为比附,力图建构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即存在论)的研究经历了三种范式: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范式的转换体现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新。本体论(即存在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绵延的无尽之学,未来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哲学界会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即存在论)问题有更新的突破,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也会有更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