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先秦儒道两家文化是以"和"作为自己的价值内涵与理想目标的文化,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通过对先秦儒道心理和谐思想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虽然存在着实现心理和谐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但它们有着向内用功以获得心理和谐的相似性,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人的心理和谐。先秦儒道两家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支撑与推动着心理和谐思想的阐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和谐思想方面,儒道两家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和谐思想.文章通过对中国先秦儒道两家和谐思想中关于"和谐本体论思想、和谐认识论思想、和谐伦理观思想"的比较,剖析他们的对立统一之处.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近代哲学遵循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存有较大的差异,中国本土文化源头的先豢儒道两家却在天人舍一思维模式的导引下,强调通过主体修养以提升人的德性,实现内在的精神超越,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先秦儒道两家的致思路径虽有所不同,但它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共存互融的价值旨趣不仅对往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社会疗治人与自然渐趋疏离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道两家都认同“和谐”是一种规律或法则,是一种理想状态,强调人要和睦相处,崇尚“天人合一”。但先秦儒家主张心为主宰,注重人的力量和德的作用;先秦道家却主张超越世俗,看重“天和”,认为人的本真就是和谐的,要皈依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二者双峰并立,相映生辉,共同支撑和影响着中国和谐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先秦儒道学派中分别继承和弘扬了"和谐"与"自然"的思想文化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构建起和谐美与自然美的价值评价取向维度,以批评精神更深层次地把握其"心学"内在基因和实质精神,在互补互动、交融整合中构建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儒道思想滋养下的酒文化入手,分析了在中国儒道思想影响下的白酒包装设计现状及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儒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价值。现代白酒包装要提升文化价值,彰显民族风格,就应深入地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探究。儒家美学思想中的"尽善尽美""文质兼备""中和之美""天人同构"以及道家美学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无相生"等观点对现代白酒包装设计的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琴教在先秦儒道两家的乐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两家借助琴这一载体,将道德建构、礼制思想、人格培养、艺术追求等内容内置于琴的艺术表达中,赋予琴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象征意义。儒道两家学说既对立又统一,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不仅确立了我国早期琴道的基调,也为我国古代乐教思想构建了基本的理论形态,对后世以琴为核心的乐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建筑生态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生态观念,作为主流文化的儒道两家对建筑生态观都有独到的论断,它们决定着中国传统建筑的进程。对其基本性质和物质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重新从源点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应有的和谐关系,并得到对人类的今天以及未来的文化发展某种结构性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庄子》中,作者对孔子仁义学说进行了批判,《庄子》因何要批判儒家,学界有关点认为是对当时社会混乱原因的认识产生分歧,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本质上的追求乃是相同的。儒道乃至先秦诸子有共同的源头——以"道"自任,以及共同的尊崇自然力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道之争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时期 ,儒道两家思想处于对立且有渗透的状态 ,这可以从孔子与老子的接触对话以及两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两个方面去考察。在孔老对话的过程中 ,孔子问礼于老子 ,彼此比较能够尊重理解对方立场 ,措辞亦不甚激烈。早期儒家向道家汲取了部分思想来充实发展自己 ,而道家也有利用儒家思想作为阐述自己学理的论据材料。道家学派在吸收利用孔孟思想的同时 ,对儒家强调的仁义道德、礼乐教化进行了严辞批判。相对于孔老对话的交流 ,这主要付诸儒道经典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1.
《孟子》《庄子》中的寓言故事集中体现了孟子和庄子不同的思维方式。孟子和庄子作为先秦儒道两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大致代表了先秦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直觉思维和类比性逻辑思维;以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学"和"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理念有着诸多的契合之处。探究先秦儒学"和"的思想的丰富内涵,从和谐社会的视阈审视先秦儒学"和"的思想的现代价值,无疑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文化典籍的研究发现,两种思想文化在称谓上、世俗生活中蕴含着强烈的和谐思想.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文化正是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政治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构建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4.
天人关系是先秦哲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儒道两家孔、孟、老、庄、荀诸子提出的天人观是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早期的理论总结。正确地理解它、批判地吸取其中合理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借鉴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概述和评说先秦儒道的天人观,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道两家都视和谐为天地自然之根本,但在和谐的本源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方式上则有所不同.概括来讲一个主张"天行有常",一个坚持认为应"道法自然";一个强调"和而不同",一个坚持"知和曰常".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的哲学美学观对中国音乐审美观念和风格的形式发展有重大影响,儒家音乐思想是入世的,道家音乐思想是出世又入世的,儒家主张"乐以载道"、"乐与政通",道家所长"大音希声"、"通神养生";儒家追求"中和、善美",道家追求"自然、希声",儒道互补的音乐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绵延不绝的民族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庄子》的有关记载中,发现《庄子》一书中的孔子既"具有道家思想的儒者形象",又有"道家的反面形象"。进而又从书中"以重言为真"的写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儒道两家之间既互相矛盾又互相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道家哲学所包含的"道法自然"、"知足知止"、"物而不物"、"法天贵真"等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的人文传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而独特的思想智慧。从"儒道互补"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看,道家上述思想应受到充分重视,它们对于当下文化哲学的建构能够提供可资参照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先秦儒道学派中分别继承和弘扬了"和谐"与"自然"的思想文化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构建起和谐美与自然美的价值评价取向维度,以批评精神更深层次地把握其"心学"内在基因和实质精神,在互补互动、交融整合中构建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跨文化交际学科中的一对新概念: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探讨研究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际的文化渊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文化,尤其是"道"乃是高语境文化的源头;古希腊的"逻各斯"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理性与辩论术则是低语境文化的发源之处,并预言未来的趋势一定是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走向彼此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