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美国银行业的问题,运用净资产收益率分解法等分析方法,对摩根大通集团2001-2007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认为银行的健康发展要依靠很多内部和外部因素.自身的经营实力和公司结构以及国家的政策和监管等都是银行发展所必须要考虑的前提.摩根大通的发展过程和经验,给中国的银行业发展了提供一些有益启示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业差异分析的视角,以16家上市银行和九大行业2006-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影响两者盈利的因素来考察我国银行业高盈利的真实原因。实证结果显示:实体行业盈利对规模指标的敏感程度甚于银行业,风险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刚好相反;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盈利显著正相关,而与实体行业负相关,但作用并不明显;宏观环境中存贷款利差显著负作用于实体经济盈利,而对于银行业则不显著;证券化率与银行利润负相关,而与实体行业正相关。这表明,放宽民间金融准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是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目的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3.
真实盈余管理作为近年来企业利润操纵的主要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2012-2014年我国沪深A股数据,全面分析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管薪酬、审计费用、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高管薪酬、审计费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较高.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健是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银行的发展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周边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银行巨额不良资产、企业信用资源缺失使我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困难重重。风险监管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为了确保银行业的稳健经营,银行业要做到: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按照巴塞尔协议精神实行充足的资本金制度;优化和净化银行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最后20年间,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银行管制放松化趋势、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银行业务电子化趋势、银行业的兼并和集中趋势、银行业务全能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趋势.各种趋势对银行业自身,甚至对整体经济均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和分析这些趋势对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安全是金融安全的核心,也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为此,从银行内外部治理、一国金融体系的组成两个方面研究了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内部因素及其传导机制,包括银行治理结构、银行业管理体制与产权结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融资结构、其他金融机构与银行业的竞争与互补关系等具体因素;从外资银行和战略投资者的进入、金融自由化、一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体系四个方面研究了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外部因素及其传导机制,包括外资银行进入、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信用环境、对外贸易状况、对外债务状况、货币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具有高发展、高利润、知识密集、家族式等主要特征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的生力军.企业的制度建设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素,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如能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实质性的进展,它们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力量.笔者通过对远大空调、创智软件、三一重工等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深入调查,找到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现行内部治理结构之所以形成的现实原因,发现了现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建立有效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东北经济的开发,该区域的银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银行在清末以后出现了合并的情况。这些银行合并不仅稳固了银行的信用、增强了银行的实力,而且也有利于政府整顿金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财金基础。了解近代东北地区银行合并的变迁、原因及影响,以史为鉴,制定适当的银行发展政策来引导当前和今后东北地区的银行合并,有助于做大作强东北地区的银行业并藉此振兴东北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金融电子化使银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对银行的内部审计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更好地发挥银行内部审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发展的作用,新形势下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银行高管薪酬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文献鲜有从银行业治理特性角度考察银行CEO报酬与绩效关系,大都忽视了银行业自身特性对治理结构的影响。文章研究从银行的外部监管、高负债比等方面,通过实证方法深入考察了银行CEO报酬与绩效间的关系。实证发现银行业的CEO货币报酬与绩效的关联敏感度要高于一般企业,且银行CEO报酬与相对业绩没有明显的关系。另外,结果显示银行业对股东权益的重视与一般企业无异,没有体现出因为高负债比而出现的差异。研究认为,相对一般企业拥有更为完善的治理结构的银行业,治理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延伸影响,以2010~2016年中小板、创业板及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发展对非金融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考察影子银行对不同融资约束企业的影响发现:影子银行对融资约束较严重的企业具有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对于具有融资优势的企业,影子银行会挤出实业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且影子银行发展与企业价值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实证分析的政策含义在于监管层鼓励金融体系创新的顶层设计,必须区别对待影子银行对于银行价值提升和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的不同条件,科学引导影子银行在信用创造领域的正向作用,并使其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贷款结构与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行业分布偏离度、客户偏离度等指标。在兼顾经济增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本文实证研究了偏离度、集中度等指标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影响,两方面的作用效果均是显著的,但由银行自身决策造成的内部影响大于外部影响。(2)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提升实体经济的财务状况,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3)商业银行的客户集中度过高可能会恶化其贷款质量,降低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助于提升银行的贷款质量;(4)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偏离度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5)商业银行根据其对行业发展前景预判对贷款行业配置及时调整,是保证企业贷款质量的必要前提。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本文末尾提出了若干建议供银行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银行并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全球共刮起过五次并购风潮。前几次主要发生在产业界,其结果是增加了并购企业的利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五次并购浪潮主要集中于银行业,但与前几次不同,并购后的银行利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西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蓬勃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则明显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在于我国分业的经营制度,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外部因素,而主要是在于银行业过去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形式。旧的发展模式在金融不断深化、银行业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强的今天,日益显现出其内在的局限性,严重地影响了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所以,应该尽快强化我国银行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企业,银行必须认真对待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同时,作为特殊企业,外部监管是确保其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在博弈过程中,必须在监管目标的指导下,建立战略监管关系,才可以有效地防止监管腐败、提高监管效率,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发展。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构建战略监管关系,并在此框架下对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再造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银行监管的发展、战略监管关系的内涵与构建、战略监管关系下的银行内部监管意识的建立、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与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等方面展开战略监管关系构建和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机构表现出其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利润的快速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业的高盈利状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深入地探究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根源,从市场结构、市场规模以及商业银行净利差率视角,根据2003-2012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用混合数据(pool data)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目前还是以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为主,而盈利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市场规模扩张而非来自垄断.  相似文献   

17.
国内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督促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内部督促机制的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内部督促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内银行机构设置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的层级太低或存在技术性问题,难以在银行决策中贯彻社会责任意识;其二是多数银行仍然没有建立全面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社会责任管理缺乏制度化、长效化的机制保障.为此,我们必须从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决策机制、具体管理机制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的改造与完善人手,提高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实现转型发展要以创新为本.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阻碍了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当前,有关融资和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文章利用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来自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的正式融资和来自民间借贷的非正式融资对小微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提高小微企业研发与创新投入;来自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微企业的研发与创新投入.基于此,从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缓解资金约束以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薪酬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影响到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建立在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规律的基础上。以往高经济增长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大幅度提升,高管薪酬也十分高企。但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增幅下降、结构急需调整等"新常态"特征,这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特别是薪酬体系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整体改革的推进,又为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价值规律作为确定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定价基石;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与股票期权激励制相结合,实行绩效收回制,进一步完善延期支付制;及时颁布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定价社会比价指导意见;构建职业经理人交易市场,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高管薪酬定价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高管人员薪酬,加速深入银行内部变革进程。新时期,银行业只有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与视角,面对现有经济环境挑战,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才能在新常态背景下卓尔不凡、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结合开放经济的表现特征,指出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受社会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结构、进入壁垒、金融创新、品牌效应等外部因素与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素质、银行业务、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其与银行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效益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改革必须在多维的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