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的释文、注释或可商榷。《子羔》1、6号简的文字应读作"使无有小大、肥瘠",同篇12号简中"玄丘之内"应读为"玄丘之氵内",《昔者君老》4号简中的"发命不夜"读作"废命不赦",《容成氏》5号简中的"各得其"应读作"各得其列"。  相似文献   

2.
秦及汉初对于罪人犯罪逃亡,案发后即启动治狱程序,罪人尚未归案也可通过“论”定罪量刑,所论为“完城旦舂、鬼薪白粲以上”重罪则需“命”。“命”是“论”之后削除民籍、载于命籍乃至公开通缉等多种措施的总和。张家山M336《亡律》简251—252规定了逃亡罪人在“命”后被捕得和自出的论罪方式,其论罪逻辑符合“数罪从重”原则。该论罪方式和逻辑与调整释文后的岳麓秦简《亡律》简051/2081、052/2039律文一致,但立法语言和律条结构在秦汉间发生较大变化。汉文帝刑制改革后,“命”适用罪名对应调整为“耐鬼薪白粲以上”,在西汉中期以后则逐渐突破重罪限定。从走马楼西汉简来看,确定“命罪”的原则演变为“加罪一等”。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墓竹简甲组《老子》隶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墓竹简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老子》文本,隶准读中是解读这个古老文本的基础工作。如果按照当时而不是现时的汉字写词方式来解读这个文本,那么:“孰能浊以渍将舍清,孰能卮以朽将舍生”,则与《庄子·人间世》的部分思想有明显的渊源关系;“或命之,或呼嘱”当读作“或命治国于头”;“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当读作“其在民上也,民弗诟也”;“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当读作“善者课而已,不以取强”;“大曰逝,逝曰远”当隶作“大曰滔,滔曰远”;“甚爱必大费”当读作“甚爱必大悖”;“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当读作“柴而盈之,不可匿也”,如此等等,这个古老的文本将为我们呈现出某些新的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4.
殷墟卜 辞命辞中的“亡(彳)”一词,丁山先生释读为“无尤”.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并无异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说,认为“(彳)”字应该是“拇”字的表意初文;又据声韵将其读作“吝”,“亡(彳)”就是《周易》、《归藏》等卜筮类文献的“无吝”.这个词汇在殷墟卜辞中出现频率很高,且与卜辞释读关系甚大,因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分析该字字形以及“无吝”一词产生年代,此新说不能成立,丁山先生将“亡(彳)”释读为“无尤”应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墨子》“城守各篇”与秦墨学之间有密切关系。《迎敌祀》中的“弟之”,《旗帜》篇中的“菌旗”“涂菌”,《号令》篇中的“可行不行”等以往一些不甚明了的概念以及里耶秦简9-1588简的性质,都可以通过《墨子》“城守各篇”与出土秦简牍的参照得到解决。可见《墨子》“城守各篇”很可能就是经过了后人加工的秦代文献。除守城术外,墨家学说对于秦文化的形成是否有更深层次上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释读上若干关键的问题,为《鲁邦大旱》全文的解读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1.第2号简“女毋爱圭璧币帛於山川,政型与”后面残缺部分可以补“[德以事上天,其幸而雨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孔子]”。2.“殴吾子通命其与”的意思是“如果您重复命令的话,民众会随从您的”。3.“政型与德”的意思是“匡正刑与德”。4、“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女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寺乎名乎?夫川,水以为肤,鱼以为民。女天不雨,水将沽,鱼将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寺乎名乎?”是孔子说的话。  相似文献   

7.
《酉阳杂俎》中的五个俗字“[革卯]”、“[牛孛]”、“ ”、“蛙”、“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均有收录,但存在处理未当的问题,“[革卯]”、“[牛孛]”二字注音有误;“ ”字未标注音义;“蛙”下失收读作“蝰”的用法;“义”下失收读作“叉”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几方战国古玺中的文字释读提出新见:释古玺中的“”(《玺汇》3537)为“笑”;将三晋文字中用作姓氏的“”字读作“潞”;并认为“司空容”玺不属三晋,其时代上限不会早于秦代。  相似文献   

9.
考释《素问》疑难字词四则.认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斗而铸锥”的“锥”当作“垒睫”;《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浮”及《阴阳类论》“气浮不鼓”的“浮”当为“汪”的俗字之误;《脉解》“所谓甚则跃者”的“跃”当读作“旭”,《说文》训“行不正”;《素问·至真要大论》“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的“白”当训大,“白血出”犹白汗出,即大出血。  相似文献   

10.
《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和《德充符》都有提到“安之若命”。通过梳理《庄子》一书和“命”有关的思想理论,发现“命”不仅与“德”相即,而且还具有流变、无待的特点。“安之若命”语句的重点不在于对“命”的屈服与顺从,而在于强调面对人生困境时,人应当采取转化消解的态度。“安之若命”凸显了“德”将“心知”转化为“真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店儒简非常重视“命”,主张人们要知命。要知命首先就得“知天、知人、知道”,“知天、知人”就是要“明于天人之分”.“知道”主要是了解“人道”。其次要知命还得“知博”,“知博”就要博学于礼。最后知命要“无必”,即不固执。知命的目的是“知行”,要知行首先就得按礼的要求行事,其次还得明于天人之分,最后还要有智慧。知命的主要途径是“反己”,反己还要具备“闻道”、“知本”和“恒心、恒志”等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郭店楚简《六德》诸篇零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简中《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及《六德》等4篇文献,竹简形制基本一致,内容都是儒家学说。本文对这4篇原有释文重加审视,在字形辨识、辞义解析和句读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成之间之》19号简“宜”读为“仪”,《性自命出》62号简“毋”下一字释为“谴”等等,以期在更大程度上恢复文本原貌,为其思想内涵的探讨提供新的基础或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上博《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处于混乱状态的原因很多,但由竹简“留白”所引发的简制之争是其关键。我们认为《诗论》“留白简”与“满写简”之间不存在“简制”上的根本差异,《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工作应该在依据“文义”及《诗论》作者“评《诗》思想”的大原则之下进行,同时需要充分兼顾“句式”、“文例”、“篇名组合”、“竹简残断类型”等具体因素,不断认识和把握其思想脉络,这是《诗论》更深层次研究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诗论》“满写简”与“留白简”之争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诗论》“留白简”、“满写简”现象,引发学者众多的思考。由最初的“留白”处原本有无文字之争,到探讨和阐释其形成原因,进而发展为竹简形制之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然简制之争涉及29支竹简的编联原则和《诗论》文本面貌,事关者大。辨析各家论说,实际上,在《诗论》“留白简”与“满写简”之间并不存在“简制”上的实质性差异,二者当属同一篇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上博简和清华简中有一些读作“迩”的“逐”,可分析为从“定”“豕”声.新公布的《清华七》“逐”有一异体作“(邃)”,应源自甲骨文“(爨)”.“(爨)”,从“犬”“埶”声,在金文中省去两手形写作“(猌)”,皆读作“迩”.因此,战国文字“逐(er)”的声符就是由甲骨文“(矍)”一类写法省简而来的,先省作“(邃)”,再省作“逐”.“(邃)”声符上面部分由臼和(l)两部分构成.(l)系“木”的省变,“豕”系“犬”的讹变.  相似文献   

16.
《诗经·卫风·氓》,弃妇之辞也。末章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即上文所言之“及尔偕老”,谓“总角之宴”时新婚夫妇白头相守之约誓也。“二三其德”之夫将此抛却脑后,弃旧迎新,故诗人述旧而为此刺心之论也。“旦旦,”曰”言其恳恻款诚”。准诸上下文义,郑说不误,然旦字向无“恳恻款诚”之义。释文曰:“旦,《说文》作悬。”《说文·心部》曰:“怛,也。从心,旦产。或从心,在旦下。《诗》曰:信誓悬悬。”悬为怛字别体,其义与诗辞之“旦旦”大不相类。今案“旦旦”应读作“沓沓”。上古沓读透母益…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竹书《民之父母》篇中的“勿”应该读作“物”,从“言”从“午”从“又”的字应该释为“语”。论文还就《容成氏》篇的“密”字与古文字“审”进行形体上的比较分析,以期避免因二字字形相近而产生误识。  相似文献   

18.
《庄子.大宗师》中“简”字释义历来歧见纷出,主要归为三种观点。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数处提到了“简”,其义为“不以小害大,不以轻害重”。此义和《庄子.大宗师》中“简”的意义极相符合,只不过在《庄子.大宗师》中“简”用为动词。简的“不以小害大”义是由其本义“大”引申来的。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中萧颖士《江有枫》诗辨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正确传承中华文化,本文对《全唐诗》收录的萧颖士《江有枫》诗进行了辨析,确认其中的“息”字系“愬”字之误,“英”为“瑛”之误,“幕”系“幂”之误,“鸟”为“乌”之误,它们均属后人传抄或刊刻中出现的错误。“槭”应读作“sè”或“shè”,正字应作“欇”或“色”,“槭”是作者据当地方音“sè”或“shè”误写,或“槭”、“欇”为通假字。字书、辞书认为该诗中的“槭”读作“zú”、“cù”或“qī”,皆误。  相似文献   

20.
龙绍讷(1792——1873),字廷飏,号木斋,晚号竹溪,贵州省锦屏县敦寨乡亮司村人。自幼丧父母,从小与其兄相依为命,过着艰苦的乡村生活。八岁启蒙读书,于学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很快就打下了扎实的汉文化基础,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十七岁“出应童子试,冠一军”,四十五岁中举人。中举后,由于看破红尘,不愿趋炎附势,鄙职不赴,自决回梓课徒,致力乡学,自我作古,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代表作有《赋得一月得四十五日》、《蕨粉赋》、《黄瓜菜赋》、《杉君子传序》,以及《村居杂兴》、《亮川八景》、《厦村八景》等。作者在这些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