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神思》篇“虚静”说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神思》篇“虚静”的语义本于老庄哲学认识论的虚静说。刘勰以之论述作家创作的艺术想象活动 ,是对老庄神秘的直觉主义审美观的转用。其文学理论意义即在于揭示了作家展开艺术构思活动所应备有的主体条件 :“虚静”就是要求作家临文创作应实现由生活态向审美态的转换 ,排除世俗尘杂而生成审美心胸 ,在由“虚静”心态所拓展的艺境之中 ,凝神结虑 ,驰聘文思 ,从而创造出妙造自然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涉及相关的四个问题 :其一 ,何为虚静 ;其二 ,为何要虚静 ;其三 ,如何进入虚静 ;其四 ,虚静有何功效。虚静说本是老庄、禅宗参禅悟道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 ,古典美学的虚静说与老、庄、禅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直观是需要得到充实的意向,它也意味着对于"对象"或对象性形式等的原本把握。范畴直观意味着以下步骤的统一:直接地"一下子"感知到对象;在对这"同一个"对象的感知的基础上转变目光,意指那不同于素朴感知之对象的某些非实在因素,并使实项的材料获得质性规定;以实项材料对非实在的因素等进行"代现",从而让新的对象显现出来。在这里,范畴形式、事态等都成了自身给予性。普遍对象不是意识的实项材料,也不是意识的功能;对某某种类等的意指(这一特殊的立义行为)的进行和一般对象的成立是同时发生的。普遍直观意味着一般概念的意向获得了明见的被给予性。在此视野中,胡塞尔现象学的更深考虑可以得到猜度。  相似文献   

4.
"消极能力"(Negative Ability)是济慈最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之一,"消极能力"说体现的是诗人对创作主体的创作状态的思考."虚静"说首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后为文艺批评采用,也体现了对创作主体的创作状态的思考."虚静"理论与"消极能力"说颇为契合,以作为哲学概念和文艺批评术语的"虚静"理论审视济慈的"消极能力"说,不仅可以阐释济慈"消极能力"的内涵,还可以为该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抽象主义绘画是现代派艺术的代表,是廿世纪绘画发展的重大突破,但在我国尚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抽象在绘画中的意义和地位,其次,论述了抽象主义绘画的本质是它的无对象性,并指出绘画的主旨是创造美,必须以直观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性。这种美不应当是思索出来的,应当是由感受而得到的。文章认为绘画观念的刷新将为艺术家们释放无穷的能量,可以使绘画艺术有重大的突破,产生现时代的杰构。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看中国古代文论中虚静的动态心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若从西方文艺心理学角度探求虚静的心理动态机制,就会发现,是虚静中的动静相宜、个性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心理,虚静与醉并行不悖的心理机制,虚静与梦求同存异的心理特征等,共同构成了虚静的动态心理的价值与意义。虚静的动态心理,为构思创作提供了活跃的思维和广阔的心理空间,是创作构思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虚静”在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从文艺心理角度来探讨由来已久,“虚静”有自身特有的两个心理层面:主体有意识的心理抑制与主体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虚静”对于人类审美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虚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期,“虚静”这一文化现象就已经形成。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返本复初,他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圆圈。道家所倡导的虚静观对国人心理影响甚重。正是这种虚静思想的影响才形成了华夏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虚静”观对绘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和对艺术意境的创造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也正是在虚静观的积极作用下才使得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普遍带有幽静、清雅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思维除了通过对象性的方式获得其所指与内容外,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对象性的方式生成自身的意义与内容;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从“有”看世界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则是一种从“无”看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所能看到的只能是现成的“有”的世界,而非对象性思维则可以看到非现成的“无”的世界;本质上,对于非对象性思维来说,它既可指向现实性,也可指向可能性,从而使得现实性范畴产生了破缺,打开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与常规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创作的非法则性和作者的平民身份。目前的网络文学面临的问题有:写作心态和写作立场问题,“超文本性”真正实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被常规文学同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的造型观是意象造型,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产物。“意象”是指绘画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物象相互融合,交织而成的艺术精神。“似与不似之间”,对形与神的总体把握,是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逍遥游》是《庄子》的总论,集中体现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逍遥游》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至人无己;拔俗;无用之用。通过解读《逍遥游》文本,力图挖掘其对于当代中国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的某些启示。首先论述画家如何通过“待道”的途径实现“无待”,达到至人无己的生命境界。其次论述艺术沦为俗务的种种表现以及拔俗对于具象表现绘画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将具象表现绘画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实现其无待逍遥游。  相似文献   

13.
“默会”既是一种知识类型,也可理解为一种知识习得方式。其诸多特点,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绘画艺术的主体性特征,绘画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都表现出强烈的默会性,同时,默会也是美术知识传递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命题。对于艺术创造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 ,刘勰和马利坦所持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二人都认为在创造活动中艺术家自我和外物之间应当互相制衡、融和统一 ;二人的理论分歧主要源于他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各不相同 ,仔细辨析两位文论家观点的异同 ,对于我们开阔研究视野、多角度地把握艺术本质、全面揭开艺术创造精神活动的奥秘 ,都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商品装潢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在装潢与展示中如何利用和发挥造型、色彩、绘画、书法等美术手段,并强调了美术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美术与装潢、展示之间密不可分的主体和载体的关系以及美术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布莱克的诗画艺术演绎了一种率真质朴的风格,呈现出自然写真的诗意与画境,纯美的想象在其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其画境中的色彩基调是再现诗意的视觉表征,色彩镜像由表及里地映射出诗歌的主题、思想、意境、隐喻及象征内涵。他的诗歌富有伦理教化作用,充满对善与恶的审度,追求心灵升华,表达他对世界大同的愿景。从《天真与经验之歌》到《神曲》,体现出返璞归真、爱憎分明、向往美好的创作主旨并成为布莱克创作思想的一条主线,前者由诗歌艺术趋向绘画艺术,后者由绘画艺术回归诗歌艺术。布莱克的创作之途可谓“诗心入画”,将视觉审美意象融会贯通,实现了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交融。  相似文献   

17.
新文人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实践形式,既是对传统文人画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人画的扬弃。新文人画在创作题材、表现技法和审美旨趣三个方面展开了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换。通过对新文人画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换的认识,可以加深我们对新文人画的理解与体认。  相似文献   

18.
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风格即其人"均说明了艺术家人格与创作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人格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研究却很罕见,显得更为迫切、重要。以梵.高为例,分别从题材选取、色彩运用、笔触线条使用等方面探讨艺术家人格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认为艺术家人格影响艺术创作具有普遍性,人格是探讨艺术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绘画的空间表现问题是艺术创造以及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绘画主体在具体的视觉对象与个性化审美心理的基础上运用多重绘画技法实现对"空间事物"的艺术再现.为此,本文对绘画的多重性空间表现的论述,不仅有助于深化空间表现理论的理解,也有益于空间意识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活动是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正是由于园林艺术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它与其它意识形态艺术的明显联系和区别。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也与古典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受绘画理论思想的指导。园林艺术是融入了各类艺术形式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对于空间艺术专业而言,如何汲取并应用古典园林艺术的布局及空间处理手法,服务于现代的空间艺术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