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香港中小学师德问责制采用的是以学校问责为主、校外问责为辅的问责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培养制度和师德评价制度,形成了问责主体多元化、问责对象专业自主化、问责过程程序化和群体参与的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度体系。在借鉴香港中小学师德问责制的经验的基础上,内地应该加强非师范生职前培养、加强问责手段的实证性和科学性、重视学校问责的作用和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问责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寻求师德问责体系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师德问责制是我国高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进路之一,也是解决师德失范问题的制度利器。本研究采用政策文本挖掘的办法,运用ROST CM软件对89所高校发布的且现行有效的师德问责制相关政策文本的基本特征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情形、问责程序、问责方式维度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阐释,反思我国高校师德问责制中可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之处,并提出完善制度设计,形成专门性和体系性的师德问责条例;细化规定,增强制度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问责效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师德建设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师德建设的现状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确立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育人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的成败主要在于教师的基本素质,为此师德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师德建设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改革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标准评估体系是对美国教师认证体系的创新,它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该标准对我国制订教师专业标准有着重要启示:重视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成立一个优秀教师认证的专业组织;为认证优秀教师制定一套可操作的程序和标准;制订标准需要充分研究,立足长远。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完善行政问责制必须做到:坚持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强化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规范问责客体的范围,科学界定责任;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问责制法律体系;推进行政文化建设,形成问责的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师德现状看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具有紧迫性。师德建设要坚持主体自律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原则,要形成正确的师德意识、确立师德规范体系、探讨师德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重视师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整个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的师德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21世纪的需要。因此,在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时,一方面要对传统师德教育内容进行扬弃,以新的教育观念和要求去认识它,理解它,丰富它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根据21世纪的需要,增加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新内容,以确定21世纪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培养21世纪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9.
张宝俊  宁教 《金陵瞭望》2005,(17):19-20
“爱祖国,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国土的农村;爱人民,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作为一名乡村学校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立大志.做小事,办实事.坚持把小事做到极至,力争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了这一信念,在乡村默默耕耘了24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情况,从教师的视角对辽宁省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高等学校师德的总体状况良好,广大教师敬业爱岗、职业认同感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高等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对师德考核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必须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建立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专业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应从翻译专业教师职业化、推进翻译专业教师教育培训、建立科学的翻译专业教师职称评审与考核体制等方面,促进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稳定的教师职业忠诚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忠诚最显著的特征。然而,当前教师职业忠 诚度在教师队伍中整体上呈衰减态势,有的教师甚至发生职业疏离与异动,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学校管理缺乏对教师的人 文关怀也是其重要的一种原因。领导者确立新的教师观与教师管理观;无私地放弃自己某些特殊权利;智慧地践行多种人本 化管理措施,是学校管理提升教师职业忠诚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推出的《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框架》界定了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四个发展阶段,描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十二项专业实践活动及其具体要素。完备的专业发展内容、反思性的专业发展方法、责任驱动的专业发展角色为其鲜明特点。这一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内容全面、要求具体,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亦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认同作为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在学界往往界定不清。这与以往研究者在概念结构分析中重"归纳"轻"演绎"、重"认同"轻"职业"有关。从职业社会学视角来看,教师职业既指教学情境中的工作角色,也指社会生活中的阶层身份。因此,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了工作角色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双重内涵。区分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内涵,有助于推动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自2012年颁发至今,关于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见。教师立场是一种实践立场,强调对教师力量持信任、欣赏和期待的态度。以教师立场检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发现其中存在编制思路忽略实践逻辑、内容架构有待优化、实施过程缺乏反馈机制等问题。为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从教师立场出发,本文提出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编制立场从理论逻辑转向实践逻辑;内容架构从统一标准迈向分类分级;价值形态由静态文本化身动态工具。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政策,经历了恢复重建时期(1978-1984年)、改革发展时期(1985-1998年)、改革深化时期(1999-2010年)和内涵式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建立了以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质量为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体现了不断追求以教师为本的政策价值取向,形成了以政策工具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体系,反映了以教育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政策要注重建立权责分明、统一协调的政策作用机制,坚持多元化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估环节,完善教师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政策在注重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促进各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新时代高校教师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采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问卷》对西北连片特困地区1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随着教龄和职称的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大专学历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最高,中专其次,本科最低;(3)女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略高于男教师;(4)主课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高于非主课教师;(5)建校历史越长,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越高;(6)13-24个班级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最高;(7)城市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明显高于乡镇教师。  相似文献   

18.
对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中的热点议题。各种教师专业发展取向所表现出来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有逐步"偏离文化"的趋势,因此对文化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认为,教师知识来源于教师所处的"教育生态"背景,教师专业身份的获得依附于其所处的"教育文化生态",教师专业发展处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中,是整体性发展与文化双向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教师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有所加强,教师待遇也有所改善,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通过对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的深入调研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发展意识和动力不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偏弱和后劲不足,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尊师重教氛围较为淡薄。为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需要重建教师职业信念,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需要重构教师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升;需要不断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引导教师有序发展;需要加强育人文化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对贵州、河南和重庆3省市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在不同教龄、职称、学校类型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促进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