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八月第二次印刷本《老残游记》凡例二曰:“旧本《老残游记》多附有作者自己写的第一回至第十七回的原评,对读者了解本书内容颇有助益.现依据一九六二年魏绍昌编《老残游记资料》所收卷一至卷十七评语,分别补入各回.”《老残游记》之“原评”亦称“自评”.顾名思义,即刘鹗自己对《老残游记》的评语.这些评语作为对刘鹗及其作品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常为研究者引用阐释,影响颇大.但这些评语的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2.
“黄崖教案”余闻点滴─—在刘鹗及《老残游记》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严薇青研究《老残游记》,研究其作者刘鹗,就要研究太谷学派;而太谷学派第二代传人之一的张积中就曾在济南附近长清县黄崖山定居讲学。张氏弟子不限男女,不分贵践,因材施教,轰动一时。当时正值捻...  相似文献   

3.
论“新红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刊行,掀开了“新红学”历史的第一页。继之,俞平伯先生于1923年写成《红楼梦辨》。曾以通信的方法,与俞平伯先生讨论《红楼梦》的顾额刚先生特地为《红楼梦辨》作序,鲜明地提出:“我希望大家看着这旧红学的打倒,新红学的成立”。顾颉刚先生的愿望在红学史的发展中完全实现了。《红楼梦考证》、《红楼梦辨》问世之后,旧红学的余音虽不绝如缕,但是,从《红楼梦》研究的全面情况看,直到1954年,新红学始终是红学园地上的主要潮流。我们可以把红学生上的1921年到1954年称之为新红学时期。  相似文献   

4.
“作者信仰,并见于内”,鲁迅早就指出《老残游记》表达了作者刘鹗的信仰,可是这方面的研究,以前几乎是空白.近年来却显得十分活跃,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成果.但是,大多着重在搜集和研究太谷学派的资料(这一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因为太谷学派的资料相当不足),分析太谷学派对刘鹗及《老残游记》的影响,而对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如何阐述太谷学派的思想,似乎谈得不多.  相似文献   

5.
一,太谷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的最后一个学派,是儒学的不显传的一派,以儒为本,释道为用。 二、归群宝籍中不少是文学作品。 三、太谷学派文学作品中以刘鹗《老残游记》为代表,是太谷学派的传道书。 四、“作者信仰,并见于内”(鲁迅语)对《老残游记》的评价也同样适合于太谷学派其他文学作品。 五、张积中《题(红楼梦)后》是近代评论《红楼梦》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6.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一生中用过很多的名、字、笔名和室名,刘德隆、朱禧、刘德平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第529页有一个“索引”,一共收集了28个。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一些疏漏的地方需要补充,其中一些名字我们也可以根据多方资料略解其中的奥妙。 一、关于“梦鹏”和“孟鹏” 人们通常只知道刘鹗原名孟鹏。据已经  相似文献   

7.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刘鹗的长篇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自小“放旷不守绳墨,而不废读书”。他对西学很感兴趣,研究过数学、医学和水利学等。他干过医生,办过企业,并因参加治理黄河有功,官至知府。他曾上书朝廷建议借外资在山西省修筑铁路和开采煤矿,因此而被目为“汉奸”;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他向联军贱价购出太仓谷,赈济北京饥民,事后被清政府以私售仓粟罪予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卒于今乌鲁木齐。《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共二十回。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其间因故中止,十三回以后又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全书出版于1906年,署名洪都百炼生。  相似文献   

8.
《老残游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典范之作,书中对晚清山东的城市书写,特别是对济南的书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视角。学界对刘鹗及《老残游记》的研究,成果可谓丰富,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少见。在小说中,通过老残的耳目见闻,在他穿梭游走于山东的城市之间时,作者对城市风景、城市文化以及近代文明的书写,都为读者展现了当年城市生活中的丰富意象,为我们了解晚清的城市及城市文化打开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
刘鹗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的《老残游记》在近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鹗同时又是一位慈善家,庚子年在北京进行的慈善活动,表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同时, 刘鹗在政治上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谈到的《上政务处书》,写于日俄战争期间,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太谷学派“养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具体体现。过去不为人所知。研究刘鹗的政治思想,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他多才多艺,是集文学创作、音乐、数学、医药、考古、古文字学、水利等多方面才能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他的小说《老残游记》曾被胡适誉为“做官教科书”,“做学问做人的教科书”.(见《〈老残游记〉序》)鲁迅先生亦赞其“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这部小说中给读者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写玉贤和刚弼两个酷吏惨无人道的暴虐言行,即所谓揭露清官之可恶的数回.其第十六回作者自评道:  相似文献   

11.
《老残游记》清官批判思想之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鹗自称 :历来小说“有揭清官之恶者 ,自《老残游记》始”。其实 ,《老残游记》对清宫的批判 ,一源于司马迁《史记》以及历代史书中的《酷吏传》 ,一源于李贽评点杨慎《党籍碑》之文章。李贽“君子而误国”、“清官之害大”的思想 ,以及对程朱理学的非议 ,对《老残游记》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玙姑与逸云:新旧裂变时代的女性——兼论刘鹗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着力塑造了玙姑与逸云两位女性。要充分研究《老残游记》的思想内容,探讨其艺术特色,必须研究玙姑与逸云这两位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一册《明湖居听书》一课,最后描写了一位“梦湘先生”对王小玉说书的观感,真切地传达出了小玉的鼓书艺术给听众的美感享受。为什么作者要让“梦湘先生”说出这样一番话?他是真有其人还是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呢?我们知道,刘鹗的《老残游记》在艺术上历来以其“实地的描写”(胡适语)、“科学的写实”(阿英语)而为人称誉,这篇课文中的主角王小玉便是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在济南名震一时的鼓书女艺人。同样,这位“不到三十岁光景”、“湖南口音”的“梦湘先  相似文献   

14.
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我国近代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著述繁富.是集文学创作、音乐、医药、数学、考古、水利等多方面才能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笔者平日研读《老残游记》,对其表现的爱国和忧民思想何所感悟。刘鹗《致黄葆年》信中有云:“弟固未尝知天.弟固未尝不信天。惟其不能知天.故竟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之安危.匹夫与有责焉。今日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忧民思想。这一点,是贯穿他整个一生言行的主要方面.也是贯穿《老残游记》全书的一个重要方面。小…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他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刘鹗的《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的确,这部小说在艺术性上很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譬如选入中学语文今年秋季教材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写王小玉亦即白妞唱大鼓,读了之后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我们就看看他怎样写的吧.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国内发表和出版了一些同刘铁云有关的文章和著作。关于《老残游记》的风景和人物描写的研究,有王明庸的《<老残游记>中的叙景状物》(《新闻战线》一九七九年六期)。由魏绍昌编的《<老残涟记>资料》中所收的蒋逸雪的《刘铁云年游》,经作者亲手修订,题目改为《刘鹗年谱》,一九八○年六月由齐鲁书社以五十八页的单行本出版。据我所知,蒋氏这是第五次对年谱进行修订了。还有郭群一、王少华介绍《老残游记》卷十一的六张手稿的《读<老残游记>手稿》(《随笔》九集,一九八○年七月),这篇文章对在香港《大公报》上登载的有关叙述作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明湖居听书》选自《老残游记》中的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的下半回。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1857—1909)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1906年,书中借老残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以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这里反应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他坚决维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此,《老残游记》是部暇瑜  相似文献   

18.
刘鹗《老残游记》蜚声中外,研究日盛,而他的《铁云诗存》则至今很少引起研究者重视。刘鹗诗中时弊民瘼,自身困厄,恋乡思亲,友谊艳情,登览题咏,考古雅玩,海外见闻等,无所不见。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是晚清历史的一份诗性见证。  相似文献   

19.
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在内容与思想层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结构,其空间书写呈现出为作家心理"代言"的特点,因此探析《老残游记》空间结构是理解小说文本的重要视角.小说空间结构主要可分为三层:一是小说中包括山东五府等景观空间、桃花山洞房等居室空间在内的真实空间;二是包括梦境空间和地狱空间在内的虚拟空间;三是通过主人公行为和意...  相似文献   

20.
<正> “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王国维《点绛唇》一、冰山应效 1905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其中第一次提出“天才”说;1907年,王国维发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提出“古雅”说;1908年以后,王国维在陆续发表的《人间词话》中,又提出了他最著名的“境界”说。上述三篇文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一直是举足轻重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第一篇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和近代科学方法来评价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论文。《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则被认为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专论(叶朗《中国美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