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外语教学法的引进与课堂“中心”说的形成。任何人无论是学习一种语言还是接授一种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某种教学法。教学法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又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观的形成。英语课堂教学“中心”说.是指在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s-centred)和“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s-centred)两种不同的教学观。从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们主要形成于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法流派。  相似文献   

2.
FonF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克服了“以意义为中心”和“以语法形式为中心”两种教学法的不足,强调在交际性课堂里注重意义的同时也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从而把两种对立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实证研究表明,与单一关注形式或单一意义的教学方法相比,FonF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它能促使学生把更多新的结构融入他们的语言系统并加以运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性,还能提高其语言使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以形式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使教师系统的语法讲解与任务教学相结合,目的是既为学生提供交际的机会,同时又唤起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介绍了“以形式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的特征和理论依据,重点研究它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全面了解传统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的可能性,改变为学习语法而学习语法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长期拘囿于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着追赶国外“最新教学法”的现象,将外语学习和教学简单化、模式化,忽视了学习者和教师的认知与情感。Kumaravadivelu首次提出了“后方法”的概念,提出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能性三个基本参数的外语教学原则和十大宏观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结合三个基本参数转化成特定的教学措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微观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后方法”教学理念主张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一方面关注对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注重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与创设。教学法研究的重点从“法”的拘囿转向人的自主和自由。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5.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我国“放管服”改革的一大创新,但是其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知。步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政府改革的指导原则。在公共行政实践创新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沟通,表征了政府对人民服务效能的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承诺,克服了政府本身的“索取”欲望。在公共行政理论创新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试图融合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长期争论,兼顾政治与行政、公平与效率、私利与公利的二元价值。要巩固和升华改革成果,让“中国话语”在公共行政领域落地生根,仍需探索“以人民为中心”与“以领导为中心”、依法治理与柔性治理、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之间恰当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传统的教学法需要改革。本文论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及在我国怎样借鉴,并谈谈在临床医学见习带教中运用该教学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弊端及对策分析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着普通高师大学英语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习得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扼杀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主体先行综合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适合于普通高师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和“折中主义教学法”为理论依据,吸收了现有教学模式的合理成份,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起源于杜威。通过探讨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从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入手,在结合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超越西方“人本主义”话语的实践悖论和中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情怀,继承和接续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人民”底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彰显和中国共产党“人民初心”的实践表达。其中,“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主线相互贯通,将人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维度互补,时间跨度涵盖,发展向度承继;“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人民”逻辑,批判西方“物本”逻辑潜隐的发展界限、人的异化难题以及资本的基因缺陷,保障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推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间关系的真正和解。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主体的根本动力、人民共享的根本目标和人民评判的检验标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创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政治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阶段:"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历史地勾勒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和教育理念的变迁,这对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探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理念,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践法,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技巧两个侧面,仅就“归纳整理”及“练习巩固”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得出:(1)有利于实现发展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2)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有益的联想思维能力;(3)有利于激发兴趣,强化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4)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词学批评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现代化”特色批评观念不断更新,批评意识不断增强;批评主体逐渐大众化、国际化、组织化;批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加多样化;批评格局变中有定;批评方法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批评标准走向多重化;批评体系逐步健全;批评范畴、批评话语也有新变。总之,20世纪词学批评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析晚清理学学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概括出晚清学术的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晚清理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征:继承性、致用性、融合性.其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晚清理学学术思想所延续的仍然是理学传统的思维方式,并恪守程朱学说为其主要的思想资源.其致用性主要表现在晚清理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契合,其融合性主要表现在晚清理学的学术兼容.  相似文献   

14.
林刚 《南都学坛》2003,23(2):56-60
明清英雄传奇章回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明清英雄传奇章回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明清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明清英雄传奇章回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社会现状,阐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英语教学的独特性,提出借英语教学之契机,利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主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从"上善若水"看老子的处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以"水"喻善,并从"道"与"德"的关系阐述水的品格,进而论述圣人的德性,体现了老 子的处世哲学。本文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其处世哲学的根本主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应用领域中重要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电子政务的主导作用以及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点人手,论述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调与互动。  相似文献   

18.
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文学的大家族里,马伯乐是独特的"这一个"他既是"看客"、洋奴、守财奴、寄生虫,又是一个奥勃洛莫夫式的多余人,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可笑可鄙又可怜.萧红对"逃难"题材的深掘、对黑色幽默手法的出色应用、对人生存状况中可笑性和滑稽性的洞察,使<马伯乐>成为了一部未完的杰作.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中国科技考古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用科技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考古三大刊近十年(1995-2005)所刊登的科技考古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并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分析认为近十年我国科技考古事业发展较快,文献数量一路攀升;但虽有篇数的“量”变,却缺乏“质”的飞跃,所以现阶段我国科技考古事业仍然处在所谓的“发展后期”;分析预测在2005年之后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我国科技考古发展规律是一种有益尝试,但方法需要改进,即要结合被统计的文献内容,更要关注被统计之外的科技考古动态,以期尽量客观。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三个代表"和"三个文明"的内涵及联系,以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及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