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认证制度"对培育和发展房地产经纪业,搞活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房地产经济人制度建设中的监管范围、业务范围、资格认证、机构设立、佣金、违规行为以及风险基金建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经纪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结合行业与区域的特点,对特许经营与直营连锁这两种商业模式在苏州房地产经纪业的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直营连锁能够相对良好地适合苏州目前的房地产经纪企业和苏州房地产经纪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规模化成长和快速的成熟;苏州本地的经纪企业还没有能力和条件发展自己的特许经营,尚且需要在自身的规模、规范及品牌等多方面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小房地产经纪企业而言,虽然建立了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及企业的WEB站点,但其中大多数仅停留在“网上黄页”的层面。因此,必须结合中小房地产经纪企业发展实际,建立以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以电子商务系统为依托,以电子商务技术为核心,兼顾传统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构建具有中小型房地产经纪企业特色的电子商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历程与经验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问题,认为应立足于我国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一般特点和优势特征,以及所存在的收益与风险。对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发达的二级市场;加快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监管;培养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纪产业是媒介农村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动的重要桥梁和通道,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农村经纪产业主体逐渐由以"牙人"为主的单一买卖双方的中介,演化为具有行业自律规范和特征的"牙行",发展到现代逐步具有产业特征的以经纪人、经纪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的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现代流通产业。本文沿着历史演进的脉络,分析了我国农村经纪产业的发展变化轨迹,指明了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我国农村经纪产业的主体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中的银企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金融的逐渐展开,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也在逐年增大,并且其逐渐演化为影响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的综合性结果。银行与房地产企业的博弈过程影响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其博弈结果影响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水平。文章通过建立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阐释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模式,并提出对策,以防范化解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从而保障房地产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内涵、组织框架和种类,探讨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优势以及运营模式,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和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政策建议:推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时机选择必须适当;税收优惠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明确发行主体和发行场所;健全交易与监管规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托企业信用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纪学是研究经纪活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现代经纪学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经纪法制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纪法制是中国民商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纪法制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本文在分析与经纪人有关的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经纪法制的源流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对中国古代经纪法制的利弊作了粗略的评述。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逐步建立的今天,对经纪人的立法与司法活动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业务为切入点,界定了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的内涵与特点,建立了基于VaR方法、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状况和房地产发展状况的CB-REFL-VaR风险评价和衡量方法,以不良贷款率、备付金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房地产业贷款所占总资产的比例、中长期贷款比率、净拆入资金比率等建立指标体系,并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样本,进行了CB-REFL-VaR方法实证检验,计算得出VaR值。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年度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值较大。提出具体的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防范与处理措施,包括稳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房地产信托,完善房地产金融工具体系;发展金融市场,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完善房地产金融的体系建设与立法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从商业地产开发中商业与地产脱节的主要表现入手,分析了由此带来的问题,并从强化开发商的商业经营策划能力、确定好商业地产的市场定位和业态组合、大力引进“订单地产”模式、规范售后返租营运模式、拓宽商业地产资金渠道、适时引入专业中介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现状分析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调查研究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以执业律师为主体的第三方金融市场制约机制,实现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政策性抵押贷款保险机构,规范房地产贷款合同,合理补偿金融机构管理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房地产金融市场服务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房地产市场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量、房地产平均销售价格以及国房景气指数等指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剖析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和投机炒房。提出了适当加大土地、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抑制投机需求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和环节中都可能存在风险因素,因此要对房地产开发的整个过程实施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管理、实时监控分析、实行风险点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提前提出解决预案,以便对出现的风险事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化解风险,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的实现。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的全过程预防,主要是加强全过程管理、建立预警系统以及针对关键风险因素制定后备措施.面对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全过程控制,要求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保留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研究并借鉴了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国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构想。主要旨在解决三方面的问题:我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房地产证券化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产品结构失衡、价格偏高、住房二级市场发育滞后、物业管理落后、购房纠纷频繁等诸多问题 ,提出规范市场秩序 ,加速结构调整 ,挖掘市场潜力 ,扩大市场容量 ,加强金融监管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北海市房地产业存在房地产炒作、建设项目小、资金周转不灵、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房积压问题严重、产权关系不清晰等主要问题。至此 ,盘活北海市房地产业应采取如下主要对策 :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为重点实现商品房市场的供需动态平衡、从源头把关建立有序的土地供应机制、在流动中重组和优化配置空置房、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我国在个人房产保有环节与流转环节的税收调控政策(分别主要为房产税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效应(包括房价调控效应、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调节效应两方面)、法律依据及实际税收征管中的操作难点与障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下一步我国以税收政策调控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空间进行了合理预测.研究认为,只有在收入水平不变和住房需求结构不变的一般假设条件下,房产税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才可能具有抑制房地产泡沫的作用,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住房刚性需求的上升,房产税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并不能改变房产价格的上升趋势;另外,在我国现行的房产税税基下,其税收收入难以对地方政府的新增税收收入产生重大贡献,在规范合并当前的土地出让金政策之前,在地方政府层面缺乏推广房产税的动力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预警方法、建立指标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房地产风险预警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分析了未来房地产风险预警研究的方向。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思路下,将信息建模技术及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运用于房地产风险预警,使房地产预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最多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文章就调控后的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情况、价格走势和消费心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2007房地产走势进行了相关分析,供房地产管理和市场人士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