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歌唱有四个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其中最根本的是呼吸,它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歌唱的呼吸主要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纯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式呼吸。如果要做到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呼吸,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相似文献   

2.
声乐演唱的自身乐器即歌唱的“本钱”,是歌唱的原动力和内动力,也是歌唱的前提条件。歌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演唱自身的一种“悟性”,即“用思维去唱”、“用心去感悟”。歌唱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歌唱适度感的把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声乐技巧课不同于其他的课堂教学,由于课程安排是“一对一”的形式,所以“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歌唱从技巧的形式上日益完善,形成了歌唱艺术。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在短短的五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检查作业、教授新课以及布置作业等教学内容,声乐技巧课的优化设计便是上好一堂声乐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歌唱情感冲动的审美意义与理智思考赵景华歌唱是以人声为物质材料的最感人的艺术。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取来歌里唱,胜似笛中吹”。追溯到远方时期,人类有了语言之后,最先出现的是歌唱(自然的歌唱),而乐器是在歌唱出现之后,以歌唱伴奏为目的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古今许多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在盛赞小提琴家的精采演奏时,总是以歌唱性作为最高的褒义词来使用。如评价伊萨耶:“他的小提琴真好象在唱歌”;评论萨拉萨特的演奏“类似花腔女高音”、“迷人的歌唱”;海菲兹是“用小提琴唱出舒伯特《圣母颂》”;克莱斯勒“有非凡的歌唱性”,他的小提琴“不仅在优美如歌的旋律段落时它歌唱,就是在经过句时它也在歌唱”,甚至干脆称赞他是“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歌唱家”了。类似的赞  相似文献   

6.
“气者,音之帅也。”“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艺术的一切技巧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有关,气息的力度、深浅、缓急往往会影响到歌唱的音色、音量、音准、音域等。正确的呼吸,能为自由优美的发声奠定基础,铺平道路;有准备、有计划、有节制的气息运用,能使歌声圆润动听,富有感情色彩。呼吸是歌唱的生命,气息是歌唱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歌唱语言的艺术创造基础是歌词;歌唱语言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鲜明的形象性;一个歌唱者必须在歌唱语言方面有高度的修养,重视语言与声音的完美结合,才能在歌唱时达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歌唱艺术的高境界作了阐述,就歌唱的“声”促“情”,“情”传“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从两个方面浅述了如何在歌唱艺术上达致高水平-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   

9.
歌唱的整体性是指歌唱时要有脑、身、心各个器官的配合,通过各方面的协调运动来取得歌唱的最佳效果。“单纯技术性歌唱”方法不但对歌唱技巧的训练有所阻碍,而且破坏了歌唱的平衡与整体协调性,因此在训练好各种演唱技巧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整体歌唱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歌唱中的“Legato”是指歌唱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声音的连贯与流动。这是对歌唱声音的一种审美要求。本文从气息的支持、喉头的稳定以及咬吐字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同歌唱中的“Legato”的关系。“Legato”既是歌唱技术娴熟的表现 ,也是音乐修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歌唱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语言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歌唱者语言的优劣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特点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使演唱富有艺术感染力,就成为一个歌唱演员必须弄清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理论,将此理论应用于舞蹈教育并提取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作为全篇理论依据,探究此理论下的舞蹈教学期待属性,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特殊性与其对应的期待视野,并借助“视野融合”观点从“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应用环境”、“评价反馈”四个层面展开讨论,透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油画教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师范院校美术教学的目的是提升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审美知识结构。对于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来说 ,眼界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 ,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如果说技能训练指的是一个“点”的话 ,审美知识结构所涵盖的就是一个“面” ,是文化素养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确立全新的课程观念,即课程目标多元化、课程结构多样化和课程内容现代化实用化。新课程观念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结构,重建师生关系,强化人际互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面向 2 1世纪的外语教学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的提高 ,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应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开拓者。因此传统的“师资培训”将逐渐被“教师教育”所取代。“教师教育”的目的是确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使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科研者”。在这个过程中 ,反思性教学由于侧重于教师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评价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已成为外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高师运用微格教学的几点阐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格教学是一种系统的训练方式,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它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重新思考微格教学技能的内涵、特点.微格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训练模式,要求学生开展试教活动.同时还要把握微格教学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7.
师者之境界     
教师是对社会上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称呼。不称从事教的人为教者或教民,而在教后面置“师”字称为“教师”,以与普通的“人”或“民”区分开,是整个社会对教者特意的、专属的尊称。“师道尊严”与“王道尊严”和“父道尊严”并列为三大尊严,而“师道尊严”的产生并不具有先天的社会条件,而是建立在“师者”具有知识丰富、精神高贵、智慧宽广深厚和风范优雅适度的前提下。同样作为师者,存在着教学能力上的层次之分,由低到高可以形象地划分为东西境界、房子境界、院子境界、田野境界、正反境界等五个层次。师者应该在做人、认识、教育三方面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尽量地上升到高层次的境界,以对得起“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以"做"为核心,具有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给当今的教师教育以启示和指导,推动当今的教师教育进行以实践为取向的教育改革.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发展实践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要突出师范性,创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深化与实习基地联合办学,重视运用在实践中研究和反思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师院校中,与教师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是面向未来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为应对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质量的要求,高师院校应从课程架构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教学的强化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但这种认识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知识、教师、学生的性质不同以及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原始社会 ,其“教学活动”充满了神秘性、情景性、仪式性的特征 ;在古代社会 ,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 ,其全部任务就是去阅读、记忆、背诵、复习和再现先贤先哲们的知识 ,师生关系紧张、对立 ,所以教学呈现出绝对性、专横性和神圣性的特征 ;进入现代社会 ,其教学活动越来越表现出科学化、标准化、模式化的特征。基于以上诸种教学的不全面性 ,所以到了后现代社会的教育 ,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应该建立起一整套旨在激发、保护、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大胆探索的新理论 ,提高课堂教学的问题意识 ,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知识”和“地方知识” ,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 ,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开放性、探究性、批判性的特征 ,并通过具有这种品质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