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研经费是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资金保障,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当今高校传统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日益增长的科研经费管理的需要,制约着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当前形势及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在科研处下设科研财务科,实行二级管理模式,从而在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科发展交叉化趋势的不断增强,高校的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基于单一成熟学科范围的科研活动,而是朝着综合性、多元性发展。围绕跨学科研究和高校跨学科研究,学界产生了诸多成果,主要包括: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研究;高校跨学科科研制度的组织创新建设;高校跨学科科研评价;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等问题。梳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今后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优势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事业发展中,重点学科的发展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和核心,在重点学科发展过程中,如何持续保持和增长其优势显得尤为关键。重点学科优势积累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关键。影响重点学科优势积累的因素包括研究领域和方向、教育资源、学术团队、学科管理制度等。重点学科优势积累的基本战略有:立足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立足教育资源,立足学术团队,立足学科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高校科研管理又在高校科研工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应建立激励机制、转变观念、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科研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题,因此创新是高校科学研究的关键.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及特色;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吸引与稳定科研人员,有助于增强高校科研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研团队这种组织形式日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主要载体。文章首先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然后针对现阶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学院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其次,依据项目管理理论中的项目生命周期曲线,将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科研创新团队启动阶段、科研创新团队发展阶段和科研创新团队稳定阶段,随之针对每个阶段,从团队带头人、团队科研环境、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构建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对策。这些对策将有助于促进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稳定,并延长科研创新团队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国防特色高校具有国防优势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以河北省国防特色高校为例,研究其优势科研力量有效整合,建构各方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为最大限度发挥国防特色高校的科研优势,完善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我国科研的主力军。国家和地方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高校的广泛参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动员和组织高校广大专业科研人员承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各层次、类别的科研课题。为此,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围绕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规划来构思学校的科研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对外承接科研任务与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主线的科研发展战略关系,建立以计划管理为中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把对学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的科研课题优先纳入校科研计划。  相似文献   

10.
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师范学院当然也不例外。一九八七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指示:“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既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必须置于重要地位,积极开展”。这些年来,我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广西的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作为科研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的科研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积极支持高校科研创新,实现高校科研创新突破,提高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际调研,认定团队的领导模式、成员间联系的紧密性、团队所处的发展时期、成员的科研背景以及团队组织结构、团队文化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此探讨了目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突出问题,提出从科研创新团队产生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的营造方面作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内涵建设,实现三大转变,做到三个坚持,把握七个重点,实现发展道路的战略性转移;必须坚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充分认识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协调发展,打破学校内部、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部门之间的围墙,实现产学研结合,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高校要针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趋势,适时调整学科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在经历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队伍建设的传统模式后,应借鉴企业团队组织与发展的经验,进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以其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成员的结构特殊、稳定性与动态性组合和较强的创新性,团队内学科交叉融合,有独特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等特性成为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途径和培养、锻炼学术队伍的平台。为此,应加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将研究生培养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更紧密结合,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扶持,使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带来双赢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团队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高校无论是在创新团队自身建设还是外部环境建设中都仍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必须以汇聚学科队伍为基础、培育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谐人文环境为关键,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团队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高校无论是在创新团队自身建设还是外部环境建设中都仍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必须以汇聚学科队伍为基础、培育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谐人文环境为关键,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规范的管理制度、课题的选定和过程管理、组织成果鉴定及奖励申报、加强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等诸多方面。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管理的原理,制定高等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对科研活动进行科学分析,建立有利于科研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合理有效地管理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使科研任务的完成达到最佳程度。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与科研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科研管理水平对高等学校科研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科研团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科学技术及进行科学研究中,高等学校是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困扰高校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科研投入的渠道。无论从纵向、横向去争取科研项目,还是利用己有成果去创办高科技产业,都需要高校自身做好申报、争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相当数量科研工作较弱的高校,设置校科研  相似文献   

19.
目前,针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寻求一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新途径。信息技术促进了科研团队管理观和建设观的改革,为科研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团队能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要打破地域限制和组织壁垒,要以高校信息化发展为导向,要大力加强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资源建设,同时要提高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基础研究能力已成为高等学校原始创新力的重要标志,是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SCI作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通过对SCI论文进行奖励,有助于引导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有助于激励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的积极性,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建议SCI论文奖励政策应关注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引用的情况和奖励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