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文鲜祖德,阎裕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一是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关系,二是农村居民在全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中的状况,也就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一、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农村居民集团内部个体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社会收入分配秩序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行业垄断问题,官员贪污腐败问题,灰色收入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等等。导致了目前收入分配领域秩序混乱局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超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承受能力,利益摩擦和社会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对此,笔者提出构建新型公平收入分配关系的思路,以期达到互助共享、平等共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历来都是财务管理研究的重点.但是在中西财务管理中,主要都是探讨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分配关系,而有关企业与资金第二供给者--债权人之间的分配问题,一般少有人问津.本文试对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以分配权的法律配置为核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配权是一个国家社会分配制度的核心内容.分配权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特定配置模式和运行机制构成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从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入手,确保分配权在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和规范行使,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对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毛泽东、邓小平作为新中国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分配思想。两代领导人的经验教训和探索成果,对调整我国当前的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工业企业中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分配关系的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对三者分配所得进行统计核算的基础上的,即一定时期内工业企业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提供的可分配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进行分配,形成三者分配的数量关系。为此,必须首先搞清楚三个问题:1、三者分配的对象,即分配总额,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样的总量指标;2、三者分配所得的划分原则,即采用什么原则来划分三者所得的收入;3、三者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本文利用江苏资金流量表和相关统计资料研究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对江苏收入分配中存在的3个重点问题,即劳动力要素所得份额低于全国并持续下降,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能力不足的问题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构建江苏合理分配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在这种分配关系中,权利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积累的社会财富,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税收是为了扩大社会再生产,满足社会消费需要占有剩余产品的一种形式,它体现着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企业分配论     
国有经济的按劳分配反映哪些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或者说它采取什么 样的实现形式?这是经济学界久有争议,悬而未决、且实用性颇强的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古典学家的简单的纯粹的分配形式,即社会对劳动者的直接按劳分配,到今天的“两层次分配论”和“三层次分配论”可以看出理论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完善。但是,无论是“两层次分配论”还是“三层次分配论”,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现实经济关系。因此,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求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现阶段特点的按劳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正因为如此,它也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理论是否成熟,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学习和研究收入分配理论,对指导我们搞好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着重大的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调整和变化后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是否公平,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收入分配不公?在多元化的分配格局下衡量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究竟怎样判断和评价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不公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危害?它是怎样产生的?应该怎样消除?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认识迥异,甚至认识是模糊的,尺度是混乱的,结果形成了人人都对分配的结果不满意,都认为自己在分配中吃了亏,助长了能捞就捞和盲目攀比的心理。看来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正在困扰着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对待。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直接表现,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即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分配,特别是公平分配,是自人类文明史以来就存在的永恒的历史命题,它引起了历代劳动者和仁人志士的密切关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被打上了各种各样的印记,始终是进步人类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宣告了剥削制度的终结;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首钢分配的特点。在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中,首钢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利益必保,财政收入猛增,截富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企业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分配关系中,首钢的主要特点是多创多留,自主经营。在职工个人之间的分配过程中,首钢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包、保、核到个人的体制。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分配?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费品分配并不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即由一定的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仅看马克思的两处论述便可得到明晰的认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只是生产工具分配的“进一步规定”。“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产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确定了。”(《马恩选集》第2卷,第98、99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分配通常指的是产品和价值的分配。产品分配的形式、理论基础及其对应的分配关系不同于价值分配,从而不能把价值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关系同产品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关系相提并论。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需要同促进市场的完善和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乃至于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收入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分割的比例如何界定,这不仅是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更是全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重大经济实务问题。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流行观点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误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人的分配难以得到较为公正的解决。一、方法论上的误区技流行观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存在着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风险收入等多种分配形式,按劳分配在诸分配形式中居主导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问题是新形势下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改革破除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却出现收入的贫富差距,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分配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化解收入分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国际对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研究探讨了调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分配模式的潜在空间,提出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总体方向,即宏观分配格局应向居民倾斜,微观分配模式应缩小贫富差距。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源起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彰显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在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和新古典边际生产力论之要素贡献决定要素分配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思想及其分配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特定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性质及其剥削问题作了深刻剖析,也为科学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分配社会主义剩余产品的应得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以效率为目的的市场调节与以公平为目的的制度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产品价值包括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方式,是基于马克思剩余思想和分配理论的研究视角不断改善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