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政治资源:政治发展的内在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资源是政治现代化启动和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消耗政治资源的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政治资源的配置影响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形态。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资源配置是变革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发展参数。社会转型时期 ,既有政治资源的配置结构有所松动 ,出现分散性发展的倾向 ,而其既有之高度集中性也愈益显示某些弊端。因应形势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有必要引导政治资源配置作出适应性调整 ,促使其向合理性和适度社会倾向性变革 ,并增强自身开发、掌用政治资源的能力 ,确保党在政治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政治资源的配置是指一个社会中政治资源总量在各个政治行为主体、各个不同的政治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政治资源的配置关系到政治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兴衰成败,政治资源的配置格局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政治形态,是影响政治稳定和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公共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预算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实质上就是政治冲突。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影响公共预算资源分配的关键变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权力被广泛地运用。预算过程分配着决策权力,预算是权力的体现,预算过程中做出的资源配置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运用与控制。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公共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一个制衡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民主政治程序。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的民主性明显不足,为了达到政治民主化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预算改革,推进预算民主。实行预算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权力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资源配置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它会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路径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探讨服务型政府建设及政治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配置低效、无效、分配不公正等问题,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行动层面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资源是政治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治资源会发生量上的变化,或是增加或是减少,对社会变化过程的政治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保持政治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治资源是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基石,而农民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成为政治资源配置的"边缘人"。本文从政治资源的概念与范围界定入手,阐述了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而从应然的视角对农民工参与政治资源分配做出合理判断,最后提出了保障农民工参与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拙见。  相似文献   

8.
预算资源配置领域有一个经典的"科依问题":"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决定将资金X分配给活动A而不是活动B?"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预算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前者认为应该根据决策者间的政治互动来配置资金,后者认为应该通过理性计算来配置资金.双方都尝试在各自的框架内排他性地解决所有的资金配置问题.其实,根据预算活动的价值特征不同,可以将预算活动分为价值不可比的异质性活动和价值可比的同质性活动两类,在异质性活动的资金分配中政治标准具有优先性,在同质性活动的资金分配中经济标准具有优先性,而"政治理性化"可以成为融合预算资金配置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互动形成的合力推进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资源;市民社会是政治发展的间接动力资源。在当代中国,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也是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的配置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将直接决定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民主党派政治资源合理分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中国政治发展、政治进步的应有之义。民主党派政治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应当利用好有利资源,实现政治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要加强民主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推进民主党派队伍的壮大和素质的提升;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提升参政党意识;积极探索民主党派资源优化的措施,加强政党文明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发展过程。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两个途径,同时也是政治现代化得以实现的两个途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表现为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政治改革由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两方面组成。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身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状态,是由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每一个部分的作用都不一样,其中属于核心、价值层面的政治理念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髓,对政治文明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仅仅是生产关系 ,人们普遍认为 ,政治经济学还要研究经济体制、经济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 ,但各种论证都很牵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科学 ,理所当然地要研究、揭示经济规律 ,即生产关系发展运动的规律。研究资源配置等问题 ,并没有超出生产关系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政治信任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政治合法性基础,而政治生态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文化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生态的建构有赖于政治信任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相似文献   

15.
简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政治文化发挥着极大作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是民主化进程的精神动力,落后的政治文化则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障碍与阻力。因此,回应世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冲击,联系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实际,满足政治文化变革的根本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理念变迁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政治层面,政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影响或制约着其他两个文明的发展进程。政治理念是政治文明的潜在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从政治理念入手。通过分析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五个理念变迁即政权合法性理念变迁、权力归属理念变迁、权力运行理念变迁、权力控制理念变迁、权力指向理念变迁。  相似文献   

17.
宋宏 《东方论坛》2014,(3):19-24
政治正当性意指对政治秩序的道德评价,关系到政治统治的稳定性。古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大体上,首先经过殷周之变,西周的政治正当性奠定在了天命论的基础上,统治者有德才能受命于天;其次经由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剧变,儒家的心性论将政治正当性的基础进一步落实于个人内心的德性修养上,并以此与天内在相通。先秦时代的政治正当性大体奠定在天、君、民三者的相互关系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治认同是民众对政治体系支持认可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政治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必备资源。政治认同的生成,不仅需要获得认同主体心理层面的认同,还需要使认同主体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在实践体验中加深政治认同感,最终达成心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平衡。基于心理层面的生成路径包括制度塑造型路径和政治社会化型路径,基于实践层面的生成路径是指政治参与型路径。制度塑造型路径、政治社会化型路径、政治参与型路径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在政治认同生成过程中共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关系到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文分析了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归纳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