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健康成年人晨尿尿酸肌酐比值的调查,探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间的尿尿酸肌酐比值有无差异;并确定晨尿尿酸肌酐比值的参考值范围。方法经过知情同意后,394名健康成年人进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标准调查问卷、体格检查、空腹生化测定和空腹晨尿尿酸肌酐比值测定。结果 (1)394人的晨尿尿酸肌酐比值为(0.273±0.071)。(2)其中男性115人,尿尿酸肌酐比值为(0.26±0.06);女性279人,尿尿酸肌酐比值为(0.27±0.07)。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120.05,认为女性和男性尿尿酸肌酐比值有差异,女性高于男性。(3)按照年龄分22~35岁组、36~50岁组、51~64岁组、65岁及以上组。4组人数分别为209人、101人、62人和22人。4组晨尿尿酸肌酐比值方差分析结果均P0.05,不认为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成年人晨尿尿酸肌酐比值与年龄无关。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尿尿酸肌酐比值有差异,女性大于男性。本研究得出的晨尿尿酸肌酐比值参考值范围为女性0.15~0.45;男性0.15~0.4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老年干部前臂远端1/3和1/10部位骨密度(BMD)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特点,为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2 309例健康人前臂远端1/3和1/10部位的BMD,其中有492人测定了血清睾酮(T)或雌二醇(E2)水平.年龄范围40岁~89岁,按5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大,BMD、T(男性)和E2(女性)均逐渐下降,OP患病率则逐渐升高.其中男性60岁~69岁年龄组BMD呈快速下降(P<0.001);女性50岁~74岁年龄组BMD呈快速下降(P<0.001),50岁~54岁年龄组E2呈快速下降(P<0.001).在50岁~54岁女性前臂远端1/10比1/3部位显示更高的OP患病率(P<0.01).前臂BMD与T水平(男性)、E2水平(女性)的下降呈密切正相关(P<0.01).经年龄标化,中老年男性和女性OP患病率分别为16.57%和44.19%.结论性激素水平与OP患病关系密切.同时测量前臂远端1/3和1/10部位BMD有助于OP的准确诊断.中老年干部尤其围绝经期女性,是OP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性(RR值).方法回顾性研究50岁以上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重点观察主动脉瓣的钙化情况;分析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与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结果≥65岁组与50~60岁组,按年龄分组后男女性别及有无高血压,有无冠心病各组间比较,主动脉瓣钙化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是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性(RR值)分别为6.159、2.238、2.511、2.584.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使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健康体检指标中代谢综合症的各个组分(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血尿酸)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962名居民健康体检中发现各项体检项目均正常者22人占2.3%;肥胖者占57.7%;高脂血症占57.3%;高血压占22.9%;糖尿病占15.9%;高尿酸血症占12.7%;糖耐量异常占7%,其中肥胖、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最高;年龄在(40~60)岁阳性检出率最高(高尿酸血症除外);男性与女性之间在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阳性检出率差异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健康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干预、健康指导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糖脂代谢相关变量的情况及相关风险的评估,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因果关系提供初步的调查线索。方法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且持续服用治疗剂量抗精神病药至少6个月以上而以往无代谢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6个病房中进行筛选,符合条件共170人,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身高,体重,腰围,用药时间,糖尿病家族史)、最近一月的血脂水平(HDL,TG)、空腹血糖和血压等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较女性更易罹患代谢综合征(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更易罹患代谢综合征(P<0.05);而药物之间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引起代谢综合征或加重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大五院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UA)、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对2000例体检者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性别、年龄分组,用酶法检测体检者血清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UA、TG和TC水平总趋势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50-岁年龄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血尿酸男性平均值为381.5±86.3μmol/L,女性为308.3±67.5μmol/L,各年龄组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G和TC各年龄组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尿酸、血脂水平与年龄因素有关。随年龄增长,尿酸血脂水平升高,30岁以上年龄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提示年龄从30岁开始预防痛风和动脉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前列腺增生症患病(BPH)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男性MS患者59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及结论健康男性老年人55例,比较两组对象BPH患病现况及各项前列腺相关指标。结果老年MS组BPH患病率为63.64%(3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18.64%,χ2=9.70,P0.01)。老年男性MS组的IPSS评分及PV值也显著差于后者(P0.01)。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BPH患病率明确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对南宁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在2004年南宁市7917名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数据评估分析基础上,随机抽取其中两个社区的500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随访四年。每年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确定发生的CVD和死亡事件,作为终点事件。结果完成随访人群483人,代谢综合征(MS)组人群的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为11.5%,非代谢综合征(Non-MS)组人群的发病率为5%;MS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是Non—MS组人群的2.45倍(95%CI:1.23-4.87),经Cox模型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MS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度是Non—MS组人群的2.29倍(95%CI:1.10—4.77);生存分析得出MS组比Non—MS组人群增龄性发生心脑血管危险有显著性增加(P=0.01),随着MS组自然病程的进展,心脑血管的风险递增。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随着自然病程进展心脑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长期体育训练对人类生育性别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庆阳市及周边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者生育子女性别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仅男性一方或夫妻双方均常年从事体育训练,其生育子女中女孩显著多于男孩(P<0.01);而仅女性一方常年从事体育训练,其子女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进行体育训练的男性,由于体内环境的变化,所生育子女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密云地区19609例正常人骨密度测量,分析本地峰值骨量、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0P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d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远端桡尺骨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检测结果按性别,十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男性0.626±0.078 g/cm2,女性0.507 ±0.063 g/cm2.男女峰值骨量之间进行独立的样本t检验P<0.05,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峰值骨量,男女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男性70岁,女性60岁以后下降明显,女性早于、快于男性.各年龄段前臂远端1/3处桡骨(RADIUS)BMD要高于尺骨(ULNA)、兴趣区的(ROI)BMD,这种趋势反映了前臂远端以桡骨为主要骨的BMD,与总的前臂远端BMD数据相差不多.各年龄段OP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密云地区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明显正相关性,患病率从50~59岁开始增加,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