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R&D投资评价的期权博弈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投资具有不可逆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传统的净现值法由于忽略了R&D投资的期权价值,从而低估了R&D项目的价值,而目前利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价企业R&D投资时又忽略了竞争对手战略行动的影响。基于此,结合实物期权方法和博弈论的期权博弈方法成为评价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企业R&D投资决策问题的最佳工具,不但分析了R&D投资的期权价值,而且还将战略互动纳入到模型中。案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实物期权理论和R&D投资项目中的期权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期权定价模型分别对R&D投资项目中的延迟期权和增长期权进行定价,从而得到R&D投资项目的收益现值在决策时点的临界值,以此作为企业进行R&D项目投资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D是中国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用实物期权方法对R&D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能够适应R&D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借鉴Geske(1979)提出的复合期权模型 ,本文对R&D项目进行了实物期权分析 ,将R&D项目看作一个复合期权 ,建立了R&D项目的投资评价模型 ,对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然而溢出效应的存在却是无法避免的。利用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的方法,可以对存在溢出效应情况的企业R&D行为进行建模,并反映溢出效应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R&D项目的溢出效应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都将降低R&D项目价值及其成功的概率。研发过程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都将提高R&D项目的价值。然而,前者会提高项目研发成功的概率,后者则会阻碍项目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复合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价R&D项目投资已成为目前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对R&D项目投资的基本评价方法———贴现现金流法 (DCF)已越来越不能适应R&D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而实物期权方法以其能够灵活评价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项目未来的增长机会的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鉴了Geske提出的复合期权模型 ,将R&D项目看作一个复合期权 ,建立了R&D项目的投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对投资期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中NPV法的不足,指出传统NPV法低估了R&D项目的投资价值。对R&D项目投资决策的离散状态、连续状态和两阶段状态,分别运用期权理论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IT投资的实务期权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IT投资的实务期权分析思想 ,概述了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分析了IT投资项目的特点和种类 ,以及IT投资中多阶段R&D项目的实务期权链。  相似文献   

8.
在对R&D项目投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R&D项目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归纳为三个随机过程,得出了R&D项目的投资评价模型及最优投资原则。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对R&D项目的投资决策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北京除外)1998-2004年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各地区R&D强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其决定因素也不尽相同。基本结论是:决定各省R&D强度的因素与初始R&D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初始R&D强度水平下,R&D强度决定因素也不同。R&D强度较高的地区,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政府补贴和人力资本存量;R&D强度中等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提高R&D强度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R&D强度较低地区,GDP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增加都能提高R&D强度。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可以提高R&D强度,但在不同区域其弹性略有差别。由此得出的建议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中国各省份应制定差别化的科技政策目标及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0.
R&D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R&D资源的支撑,R&D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河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高校R&D资源的投入力度,R&D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目前高校R&D资源配置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R&D资源配置亟待优化。首先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河北省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R&D资源配置的特点;接着从R&D人力投入、R&D经费投入、R&D物力投入和R&D投入的科技产出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高校的R&D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从高校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优化R&D资源配置,提高R&D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