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朗肖的空间生存论指出,文学空间是一种生存体验的深度空间,是抵达人之生存深度的体验空间。他的观点与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优先权的生存存在论原则不谋而合。由于空间构筑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之生存存在的场域,那么个人对于自身存在空间的选择对其实质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位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女性,伍尔夫深深体味到了父权制的社会机制对女性的轻视和压制,因此她试图通过达洛卫夫人生存空间的自主选择为女性开辟一条突围"他者"身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理性是建构社会合作系统与良序社会的核心理念,政治公共空间则为公共理性的展开提供前提条件。"制度——核心行动者"分析框架为考察当前我国公共理性与政治公共空间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范式,依据这一范式的公共理性构建呈现为以执政党为核心行动者推动民生政治、公民政治与共和政治的进路,政治公共空间构建则体现为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在不同领域作为核心行动者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空间研究备受学界关注,家屋空间作为社会空间的一种表征形式,在社会事实与文化意义的构建中,沟通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认知与实践,养成个体人观,体现在地社会结构和教化运作模式,塑造行动者对自己地位与角色的认知,并借此再生产地域社会原有的认知及社会权力结构.透过此一再生产,原有地域社会及文化意义得以续存.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的生存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人的焦虑是生存性和本体性的。时间危机、自我空间压缩、风险忧虑、判断和选择疲劳、自我认同危机、生存意义的迷失是现代人生存焦虑的重要表现与根源。在现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彻底解决生存焦虑的问题,但每个人可以通过拥有存在的勇气、锻炼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做诚信的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在流动中构建别一种意义的本体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经济性干扰使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诸如被资本挤压、规划失衡、华而不实等现象,带来了公共空间与人际交往的割裂。健康城市理论主张人与城市要素之间互相支持,建立可持续关系以构建优良的人居环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把握健康城市建设的三个维度,贯彻需求为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规划前提,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互联网思维,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并健全公众决策机制,使公共空间真正“源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国城市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公共空间是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与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同,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能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事实上的单向传播(灌输)模式,使双向对称传播(互动)得以落实,从而真正成为公民与政府、政权政治与政权外政治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即通过体恤民众,满足民众的精神诉求,培养民众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沟通协调中促进政府与公民相互间的了解、理解和信任,争取公民对政府的自愿合作与对政治的自觉认同,在社会上树立起公共精神品格,使自身成为引导民众、促进民主的"文化场"。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更为关注人本身,更有利于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尊重需求与认同需求;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着眼于让公众舆论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更有利于满足公众政治参与的需求;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更为关注人的生存与处境,更有利于公众缓释精神压力,增强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7.
人口流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人口流动对社会文化中人际传播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一种生存与适应的策略,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构建了新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他们有不同于其它社会群体的生存方式、行为规则以及关系网络等,这一社会空间使人际传播产生了全新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农村贫困实质是缺少自由、缺少生存发展机会与能力的可行能力贫困。传统的反贫困政策以问题为导向的补缺型公共治理,其直接的目标指向于生存意义上的经济贫困,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凸显不足。发展型社会政策是一种与发展理念及目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政策模式。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而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嵌入为我国农村扶贫开辟了社会政策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认识和理解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区分以下四个层次:作为日常生活中具体、生动的儿童个体的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留守儿童群体;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公共意识;围绕留守儿童而形成的社会支持行动体系。四个方面具有时间上的线性关系,并且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逻辑链,同时受到权利和义务所关联的社会正义原则的约束。但在实际过程中,四个方面往往存在逻辑上的断裂,从而构成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行动体系的内在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四个层次的逆向回归,并以留守儿童的真实性作为社会支持行动体系的成立前提,而社会公共意识层次可以作为行动的参考和行动合理化的来源,但不能成为对社会支持行动体系的劫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乡土小说生存或毁灭叙事模式中所谓的生存,是指乡土小说对美好乡土社会的继承、向往和营造;而其所谓的毁灭,则是指乡土小说对破坏乡土社会行为的批判、背弃和决绝。生存或毁灭叙事模式的运用,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即乡土小说在为人们描画一个永远被回忆、幻想和守望的毁灭的乡土社会的同时,其虚构、想像和前瞻性叙事,又为乡土社会的生存,预留了必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作为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化的消费观念和模式,跨越了民族与文化的界限,具有全球化的趋势。其消费观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是不可持续的,对人类永续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威胁。可持续消费观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摒弃,它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的典型特征。以孔子和老子为例,孔子将“仁”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具备“仁”的君子应该恢复古代的礼仪制度,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和社会运转的价值标准。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一种人对于天道的认识与行动,对于天道的洞悉是人获得本质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在顺应“道”并向其回归的行动中超越了生灭变幻,得到了永恒。“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理论对空间的系统关注,空间的重要意义逐渐获得人们的普遍共识。学校空间作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权力网络结构,象征着一种制约与反制约的力量。通过区隔与脱域的方式,学校空间确立了自身训诫规则的空间构建,并与整体的社会空间相融合,作为行动者的学生则采用拓植的策略进行能动性的反抗与抵制。学校空间对受制群体的重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仅为弱势群体的生存关注和人文关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也是对教育学理论发展趋势的必然回应。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两大行政范式被概括为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二者分别存在不同的时间价值和空间选择。而作为大国家的中国在社会治理上如何认识自己,进行适当变革,则必须对两种模式进行认真对比,扬长避短,选择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治理范式。在选择治理范式的时候也要注意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结合中国客观实际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建立灵活有效而且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治理模式,提高国家效能,并且这一范式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基础性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善治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同支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善治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公共精神作为内在支撑。但就目前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状况来看,仍存在公共参与知识缺乏、公共参与意识淡薄、公共参与能力低下、公共品性亟待提升等问题。我国公共精神的生成与调适应兼顾公民个体的道德自律性与权利主体性,从构建权利义务向度的公共理性、道德伦理向度的公共德性、实践主体向度的公共能力、整体和谐向度的公私关系等方面着手,为善治社会的实现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公共领域作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中间地带,需以公共权力与社会行动者的良性互动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在传统文化遗存、共产党执政、多党合作协商的政治形态与历史背景下,社会行动者作为一种具有复杂、被动变量的社会构成,其成熟对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元社会形态下,利益多样化所形成的社会行动者主要包括精英阶层、中产阶层及弱势群体等,他们在公共领域参与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性私欲性在无法实现利益"帕累托最优"状况下导致公共领域"公共性"畸变与"搭便车"参与;社会民众政治人格在转型期形成的迷茫与偏差造成公共领域参与的失范、失效与政治冷漠;传统家国二元思维、"臣民文化"、权威人格等思维模式使社会行动者陷入公共意识缺乏、主动性丧失以及权威崇拜与追逐之危险中。基于此,社会行动者的成熟需形成以公民道德建设、现代政治人格塑造、公民文化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构建体系,以文化和制度的内外双重作用为中国公共领域构建提供独立自主、理性积极的参与主体,即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而以执政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力将是最终决定中国公共领域构建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语境下的宽容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关于自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张力中,宽容作为一种个人生活态度和社会实践方式,理应成为自由得以实现的前提。在前现代社会,宽容作为保障自由实现的功能性存在,仅被限定在个体道德领域;资本主义社会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却使不同阶级、种族、集团之间的歧视和不宽容趋向物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宽容被视为一种相互性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为自由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奠定了基础。在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构建宽容环境、促进自由发展,就需要塑造个人宽容人格,增强社会宽容共识,安排相关规则制度。  相似文献   

18.
教育境遇是特定儿童亲身经见的教育者、教育事、教育形态等构成的流动体,是儿童在教育世界中生存的实景画面与真实状态。儿童生存的主体形态是教育生存境遇,当代我国儿童教育生存境遇不容乐观。教育即“催熟”“追分”“听课”“规训”等不妥理念及其实践样态挤压着儿童的自然成长空间,儿童与教育境遇间的不适感在加深,中国社会期待一种儿童成长本位型教育境遇惠临世间。要创造出这种教育境遇,教育工作者的行动路径应是:呵护儿童“自成长力”,不断发现“真儿童”,构建贴地型教育、暴露式教育、节制性教育,构建教育服务与儿童成长的缓冲区,以及保障“教育空白区”的合法存在。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评论对弱势群体话语空间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随机性的简短评论,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以关注“民生”为宗旨,关心百姓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采取“主持”的方式来播报新闻,对新闻事件做出点评,由于这些特点,它往往被视为大众传媒时期普通民众话语权的代言人。民生新闻评论具有充分接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但它在为这一群体构建公共空间时仍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即:新闻点评只停留在事实的表象,不能真正为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言;对政府公务行为横加指责,评价不当;过分娱乐化,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想要真正为弱势群体搭建起话语空间,民生新闻评论还需要把握和调整好自己的视角,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切忌对公众事件进行娱乐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传统的《雷雨》悲剧观提出质疑,否定用古希腊悲剧模式诠释现代悲剧的学术论点,认为现代悲剧中的命运不再是主宰人性的宗教,而是人生存过程的一段逆境。现代悲剧因悲剧人物的塑造成功而获得巨大的批判力量。它主要表现为人在抗击厄运中维护人性的尊严,在摧毁旧价值观的行动中显示生命的活力。现代悲剧呼唤了开辟新纪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