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出生性别比出现罕见的"六连降",但下降趋势缓慢,出生性别比偏高态势依旧明显。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影响妇女地位而影响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从而影响出生性别比。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使得男孩偏好依旧存在,从而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缩小男女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上的差距,男孩偏好终会减弱,出生性别比也将会回归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对湖北鄂州、黄石、仙桃三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性别偏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育龄妇女仍存在一定的男孩偏好;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和“传统文化”为性别偏好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育龄妇女文化程度越高越不会具有男孩偏好;受“传统文化”影响越深的育龄妇女越具有强烈的男孩偏好。据此,从弱化生育性别偏好角度探讨了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部分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可见,当地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已发生变化:数量追求减少但生男偏好依旧强烈。这是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促成性别比偏高的还包括社会、经济、现实以及医学技术手段被滥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据此提出解决性别比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正面激励为主,疏管结合,标本兼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天门市(县)的调查,认为女婴漏报,溺弃女婴均不是这里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在考察了孩次出生性别比、中期人工流产性别比和对比B超诊断仪广泛使用前后的出生性别比后得出的结论是:B超诊断仪的滥用造成了天门市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升高。这一结论也应当可以用来解释大量与天门市同类型地区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性别比偏高态势的基础上,利用1982年以后的人口普查及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了出生性别比的年均增长率,并据此进行总体及分类比较,认为:2000-2005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在持续上升过程中已呈现出减缓趋势,这种减缓由城市化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婚姻市场调节以及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及合理的制度安排等因素促成,是男孩偏好“真性弱化”和“假性弱化”交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原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流程图,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作了系统分析。提出并区分了“时点出生性别比”与“时期出生性别比”的概念。认为,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政策因素不是主要因素,性别选择技术是主要原因,性别比偏高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两点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自然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持续攀升,泉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为了解泉州市现阶段出生性别比的真实情况,泉州市人口学会在2011年6月底就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本文统计了传统观念,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科技因素对泉州市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并对制定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桂北地区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组选择桂林所属的8个县(区)的7个乡、21个村、1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多生孩子已不再是育龄妇女生育的目标,对孩子的质量和男性偏好要求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主要表现在二孩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不单是经济问题和养老问题,主要是人们的观念问题,一些政策法规的导向也是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且持续偏高,一般认为,这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何者为主要因素却有很大的分歧。笔者认为,虽然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因素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直接相关,而且是诸多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偏严的生育政策是中国出生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生育政策、经济状况对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幅度大、增长快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对生育政策、经济状况与出生性别比相关关系的分析,得出:(1)以生育政策率为1.5~2.0作为分界线,生育政策率等于该值时,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出现偏高的态势;高于或者低于该值时,逐渐趋于正常值域。(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处于3 000元时,出生性别比最高;低于该值时逐渐上升;高于该值时逐渐出现下降的态势,并趋于正常值域。(3)生育政策、经济因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有限,出生性别比偏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提前而性教育相对滞后的现象,该研究根据对淄博市6所高中高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对高一学生在生理发育、异性交往程度、恋爱程度、异性交往的制约因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等五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可供参考的性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性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文明的教育。受社会多元性文化影响、学校性教育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问题制约,当前大学生的性文明状况令人担忧。加强大学生性文明教育亟需关注大学生性尊严教育、性责任教育、性健康教育和恋爱观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这一主流教育渠道的正面教育作用,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性文化领域存在着古代性禁锢思想和西方社会性革命、性解放思潮的冲突和交锋。大学生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性文化的性禁锢思想影响,由性禁锢引起的性无知表现在对性生理的无知而引起的性心理困惑及不懂得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又渴望西方性解放思潮的自由,由性解放引起的性无知表现在对性道德原则的漠视。在这样矛盾的文化冲突中他们矛盾地选择着,严峻的形势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别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审视法律及公共政策合理性、正义性的理论标准。社会性别理论使原本看上去正义的法律,经过性别分析就可能暴露出一些不正义、不公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性别意识和性别角度应是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关键方法。法律、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应以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重新审视现有就业法律及政策,在制定和修改时应溶入社会性别意识。作为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也同样应有性别意识,应针对女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良性的外部环境,达到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性别分层的角度对妇女劣势地位的表现以及人们对妇女错误的认识态度进行描述,综述了妇女地位变化的过程;分析得出性别分层中妇女地位的变化现状是社会选择、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及主体情境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男女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是很不相同的,这会从大众传媒的内容中得到反映,而大众传媒又会影响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影响人们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文章以杂志中的男女形象的不同来分析杂志中的性别建构,尤其是对女性的性别建构,并探讨这种性别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的“性”问题及其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青少年中存在着性生理成熟提前与性知识缺乏、婚育年龄推后以及两性交往与早恋等一系列“性”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并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辅 ,改变目前的薄弱环节 ,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了“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它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的性别角色量表,并探索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特点.研究一根据5 000多名被试对中国人人格量表项目的反应挑选出男女被试有显著差异的项目,经过因素分析建立了各由30个项目组成,分别由七个和六个因素构成的中国人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并据此将被试划分为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研究二则比较了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表明在中国被试中双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女性化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最好.这一结果与Bem关于双性化的假设是截然相反的.本研究从中国文化与性别角色的关系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中国文化是女性化文化,同时又是反男性化文化的假设,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性"文化有着良好的传统,其在文学艺术的表现中一般分为"变态的性欲描写"和"文学的性欲描写"两类,<聊斋志异>则属于后者.<聊斋志异>中的性欲描写含蓄、蕴籍,少叙述而多形容,且与异性间感情的发展相伴以行,它既是男女爱情激流的涌现,是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又是小说艺术氛围所不可缺少的,不能以"低级庸俗"将其完全抹煞.特别是那些歌颂爱情的小说中的性欲描写,更是绘声绘影,仪态万方,多姿多彩地展现了中国性文化的美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