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是有效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多是由政府自上而下供给,农民缺乏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表达机制,使得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始终与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甚契合。在解决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问题上,林达尔均衡模型和蒂布特模型分别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方式,为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前,我国可以根据现实国情,对林达尔均衡模型和蒂布特模型进行改良,通过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农民合作组织等措施来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作为“政权末梢”的乡镇政府也开始思考自身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侧重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纵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轨迹,乡镇政府集权式的制度安排并没有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新情况又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挑战。作为问题域的研究,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逻辑语境,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新情况,并在这一语境下对乡镇政府职能作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乡镇政府往往偏重于政治控制和行政管理职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作为“政权末梢”的乡镇政府也应开始思考自身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侧重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纵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轨迹,乡镇政府集权式的制度安排并没有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新情况又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问题域的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逻辑语境,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新情况,并在这一语境下对乡镇政府职能作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而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需要理论创新。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理论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恰巧为农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个人偏好和集体偏好提供了理论支撑。然而,这些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文本与现实的悖离。对这种冲突做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上,尝试建立以"农民参与,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协助"三维一体的、与我国本土相契合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乡镇政府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乡镇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但受财力不足和体制不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既影响了其自身存在的义理性,也制约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明确乡镇政府事权,落实乡镇政府财权,健全需求表达机制,拓展公开产品融资渠道,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以促进乡镇政府改革。  相似文献   

6.
王玉龙 《南都学坛》2004,24(1):109-112
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开始并继续朝着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向调整的过程中,只靠国家出资、农民集资、农民部分集资加上国家财政支持等的乡村公共产品提供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的公共产品生产需要。只有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倾斜、农业承包经营大户的资金注入乡村和农村小范围的集资等形式,才能建立共同向乡村提供公共产品的新机制,即"乡镇政府———社会经济实体———村民"三者有机互动的乡村公共产品提供新机制,即村民的适度参与、乡镇政府服务性功能和社会经济实体市场化的进入。提供公共产品资本收益和乡村公共产品时还应注意审批的规范化和全局性、工程招标的竞争原则、依法规定出资人的财产权和受益权。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民主恳谈实践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安排上作出了积极的、比较规范的探索.它充分显示了,倡导平等对话为农民真实显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奠定了基础,鼓励公共参与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所需的信息沟通提供了动力,实现理性沟通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民主决策破除了技术上的障碍,促进偏好转换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条件.泽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新视角,值得人们理性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公共产品供求矛盾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公共需求不断增长是公共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产生源于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的垄断、政府能力不济、官员腐败而导致的供给效率低下,以及社会环境变迁公共事务的快速增长,公民对公共产品消费的需求刚性、需求偏好等因素.要化解矛盾,除了合理引导公民理性的需求外,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打破政府垄断,推进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质量和数量;调整公共产品的结构,保证重点、公众紧急需要的公共产品的优先供给.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状、形成机理与目标模式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忽视广大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从而引致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的失衡,而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必须把农民的需求偏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函数的内生变量,现实最佳的目标模式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公共产品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民间组织、私人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乡镇政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完善自身公共管理能力、提升政府回应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全面促进我国乡镇政府的内部和谐、全民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就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体制在以后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了延续和继承,使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而摆脱困境的帕累托最优选择是根据农民的需求意愿或偏好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本文在公共物品需求偏好显示扭曲机理及相关机制设计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的民主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产品较强的外部性导致消费者对其偏好的隐藏,税收被看成是公共产品成本的补偿方式,良好税制的的设置有利于公共产品的偏好的真实显示,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公共产品偏好显示的困难实现是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前提。中国税收制度的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实行了分税制。不过,分税制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本文通过对"第二价格法"的拍卖机制、克拉克税收激励机制分析后,对完善当前的税收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功能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与乡镇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监督和维护不力、在乡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乡镇政府功能缺失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体制、机构改革滞后、管理方式陈旧等.特别是农民自身对乡镇政府的服务诉求意识不强和诉求能力低下,造成了乡镇政府缺乏自觉、积极地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意识.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创新乡镇政府管理模式、完善农民监督机制等才能弥补和加强乡镇政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与乡镇政府行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乡镇政府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工作。目前乡镇政府能力弱化集中表现为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其原因在于乡镇与上级政府关系缺少合理规定,乡镇政府财政收入与职责不符以及乡镇政府体制本身的不合理。加强乡镇政府能力的办法在于加强民主,建立合理的财政制度以及对乡镇政府的职能、机构等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乡镇政府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乡镇政府的未来应定位于服务型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日常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可以从调整乡镇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合理配置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改变旧有的资源分配模式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产品投资为主线,通过调查南京市城乡边缘区农户对政府公共产品投资现状况的评价和农户对政府公共产品投资期望偏好,比较和分析了农户对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不同类型公共投资的需求强度。结果认为,在过去5年间南京城乡边缘地区的乡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相对较多,对与农民自身生产、生活和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公共产品投资偏少,从满足农户偏好出发,政府有限的资金应当重点投资于社会保障型公共产品和公共属性越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对农村道路、排灌系统、饮用水供给设施和医疗服务投资。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公共产品供求均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以深圳为例,重点探究市民公共需求的结构特征和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市民公共需求正在由单一的生存保障型向生存保障与发展享受型多元并存的格局转型:当前城市公共产品总体供给水平较低,供给结构失衡、布局不合理、民本理念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如何切实坚持以人为本,把准市民公共需求的内在规律,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成为时下摆在城市政府面前一道迫在眉睫的议题.  相似文献   

18.
以苏北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分析苏北地区乡村关系的现状,指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效果不明显,村委会对乡镇政府仍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必须推进培育民间经济组织,增强农民及村干部的主体意识;加强乡镇之间、村庄之间的合作交流,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绩效评估及政绩考核等进行明确定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应该改变以往"一包揽"的管理方式,积极吸引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参与供给。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是农村社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该领域的研究在当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深入和完善。文章从需求、供给、供给机制、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几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问题的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梳理,并进一步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论文在以湖南和云南两省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10多个乡镇、100多户农户作了专项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走访进行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农村乡镇公共产品供求严重失衡,尤其是"软"公共产品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乡镇政府财力有限;行政体制滞后;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缺乏有效的供求沟通和决策机制;缺乏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