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疑聚着人类发展史的信息,可以为研究它产生时各民族的生活特点、思维模式、自然环境及语言特点提供宝贵资料。可以说,地名是人类发展史积淀在语言中的“活化石”。 云南史称“滇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自庄跻入滇,汉武帝降滇置郡到明初沭英随傅友德率军入滇屯田至今,凡二千三百多年,云南各民族共同开发这块蛮荒之地并创造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滇文化。云南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经济和文化是云南现代化的两根支柱,经济大省的建设与文化大省的建设密不可分,文化大省的逻辑走向应当是文化产业大省,这既与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相衔接,也与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相衔接;文章从滇文化定位、滇文化特征、滇文化结构,以及滇文化的开发等方面论证了从文化大省到文化产业大省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云南山高林密、谷深流急,古人称为“不毛之地”、“瘴烟之乡”,听来令人毛骨悚然。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滇道之难比起蜀道之难来,有过之无不及。然而,云南古代民族却在这里创造了开天辟地的丰功伟业。他们或披荆斩棘凿山开路,或伐竹剜木扎筏造船,或凌空拉索使天堑变为通途,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一条条山路、水道,建造了一座座桥梁索道,为云南经济、文化的开发,奠定了起码的交通基础。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云南民族医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医药是医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通过对云南民族医药的文化形态、特点、价值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的阐述,以期人们对之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论电视剧《茶马古道》阐释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剧《茶马古道》中,“茶马古道”不仅给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背景和舞台,而且自身也成为一个“角色”,构成一种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除了原本意义上的滇、藏两地茶马互市的经济交通要道,更多的是作为向人们展示电视剧蕴涵的民俗学价值、生命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和宗教学价值的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是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入居云南已有753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在与云南各民族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为多元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举凡云南行省的设立、土司制度的确定、儒学思想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和推广、多民族杂居格局的形成都与蒙古族入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两汉之际,是云南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转形期。在主要的交通线以及平坝地区,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甚至还出现买卖田地的情况。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就开始蜕变,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说:(东汉)“章帝时,蜀郡王阜为益州太守,治化尤异……始兴文学,渐迁其俗”。反映在葬俗上,便是滇族的竖穴土坑墓,逐渐为有高大封土的砖室墓所代替。这种砖室墓,在滇东北被称之为“梁堆”。  相似文献   

8.
试析藏族糌粑食俗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糌粑是藏民族主要的食品之一 ,它与藏民族的生活密不可分。糌粑食俗充分体现了藏族独特经济生活、生产观念以及信仰等。文章对藏族糌粑食俗及其文化内涵作了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是一个饱含、凝聚和浓缩着各类民俗事项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进入市场的阻碍因素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在政府政策介入策略、异地开发策略、器用价值与市场审美观结合策略、宣扬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非正规农村就业群体的建立,也将为云南建设旅游文化大省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29至30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的“新时期、新概念、新命题---中国西南人类学2013年论坛”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四川民族研究所、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6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就“灾难与生态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变迁”、“西南通道与学术思想”、“藏边社会与文化”、“跨境与西南民族关系”、“人类学的田“与实践”、“医疗与传承”、“历史人类学视“中的知识”、“记忆、宗教与政治”和“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的电影与社会变迁”九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掌握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2005级参加军训的1534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民族、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不同方面存在差异,针对差异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民族剪纸是流行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品及美术品。这类艺术作品反映了云南民族的生活情趣、宗教理念、思想情感,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寄寓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云南民族剪纸实质就是云南的民间剪纸,它如同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一样具有民俗性、实用性以及变异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饮食为生存之根本,但对人类来说,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类生理方面的需要,还能满足精神及维护社会秩序之需求。云南新平花腰傣的饮食除提供基本的生存活动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能量外,还有交流信息、彰显社会地位、强化社会人群的民族认同感、表达情感、化解社会矛盾等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任务是运用哲学所特有的方法,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作总体的根本的存在论把握和发展论建构.它的建构既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理解和透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根本途径.构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设想,不仅有相当充分的文化类型划分依据,以及来自民族学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而且存在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是由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并应随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变化而调整。云南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高起点、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现有工农业基础优势 ,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 ,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 ,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历经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首先是解放后各少数民族得到真正的解放,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民族关系格局;其次是改革开以来,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民族关系新的格局和特点.深刻认识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现状,是我们处理好民族杂居地区民族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坚持绿色兴农,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是民族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剖析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点与组织特征,从制度变迁和比较利益增加视角阐述了民族山区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降低交易成本、缓释信息不对称、增强技术供给等方面提出民族山区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对策,以期以绿色发展引领民族山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面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变化,呼吁建立活性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机制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现多元服饰文化共存,保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和云南旅游大省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文化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文化品类多,内涵丰富。深度开发丰富的少数民族手工文化有利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植根于少数民族生活中的一些手工艺品类,遭受自然的破坏和人为的丢弃之后逐渐消失。品牌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足,设计、包装欠缺;传统手工技艺被淡化,文化内涵被误读以及工艺失传;面临着强烈的文化冲击等,成为制约云南少数民族手工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发展对策就是要建立民间艺人保护机制,妥善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