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均势战略是大国按实力均衡原则构筑的国际关系体系。自1721年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以来,这种均势战略逐渐被广泛应用,延续至今。对1815~1914年间欧洲大国均势关系体系作了历史的考察,展示其均势结构形态(即五大国均势、不稳定的三极均势和二极集团均势)的演变轨迹,分析影响均势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多种均势结构的差别,探索此间欧洲国际政治关系体系的运作规律与特点,于今仍可为鉴。  相似文献   

2.
“均势”或称“权力均衡”是西方古老的外交准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欧洲的历史中,特别是17至19世纪得到了实践,而且一直影响至今。均势及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稳定了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3.
均势是个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操作复杂的国际战略,从近代以来它一直为西方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所推崇,因为他们相信均势能够给“自然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带来和平愿景。本文对国际国内学术界关于和平与均势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均势的功用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关于均势与和平互动解读的得失作一个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之父修昔底德在其历史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展现的国际政治冲突逻辑、安全两难、同盟和均势等国家间行为,揭示了修昔底德对国际关系一般原理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权势竞争的深刻理解,指出其对当代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以及大国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影响深远的传统理论之一,特别是在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典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一书中首次对均势理论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使均势理论深深地扎根于现实主义范式的土壤之中,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转型期间,世界各国或地区力量理智地运用传统均势理论的“合理内核”以权力制衡抵抗霸权,并促进多极均势格局的形成,从而使均势理论在新的条件下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均势概念的由来历史悠久,在17世纪中叶的欧洲得到广泛的讨论和应用,随着一战后国际关系学科的建立,均势这一概念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更深层次和更系统的理论解读,均势的内涵也因此趋于精细化、复杂化、模糊化,导致对均势内涵的理解至今尚未存在一个认定的解释标准。本文从梳理均势的渊源和均势的内涵着手,首先厘清均势概念的由来,随之阐述均势在国际关系(政治)中所被赋予的丰富内涵,并从国际体系的、国家的和二者中间的三个层次角度塑造一个理解均势内涵的基本模式,试图以此规范对均势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俞正梁教授1943年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国际政治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全国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建设项 目“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国 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大学兼职教授。 俞正梁教授一直致力于从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是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开拓和国际 关系学科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之一。1998年俞正梁教授主持召开的全国国际关系理论讨…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对国际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际安全进行宏观思辩和理论思考时 ,现实主义强调 ,在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下 ,每个国家都面临“安全困境” ,结果国际相互作用的本质必然是冲突。虽然安全困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但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亦有现实主义学者指出 ,安全的获得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 ;理想主义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 ,其关于国际安全最通常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体系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增强和平理论和民主和平论 ;革命主义主要有马列主义以及受马克思著作影响的非马克思主义者 ,其代表性观点有列宁帝国主义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论和世界秩序学派的世界秩序论。  相似文献   

9.
维持全球霸权是美国的最高国家利益,而国家实力对比是影响美国全球霸权目标的最大变量。当前,美国曾经的军事霸权、先发制人、单边主义不仅与国际环境格格不入,而且与美国变化了的国家实力不相对称。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霸权增添了“制度”、“以退为进”、“均势外交”的内涵,即霸权均势。新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实施和调整都离不开霸权均势原则的指导,霸权均势原则的应用对亚太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现实主义流派的两大支柱之一。均势是国际政治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 ,许多国家都有意无意地运用均势原理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西方均势理论的合理内核 ,以加深我们对当代国际政治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亨利·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的均势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考察了均势的基本理论特征,还追溯了均势的历史,总结了均势的历史形态。一、基辛格关于均势理论的历史分析基辛格认为均势概念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政治理论家思想。基辛格承认启蒙思想家的均势思想的理论合法性,却认为他们将均势结果说成了是均势原因,将结果与意图混淆。认为整个18世纪欧洲王国进行无数战争,却没有丝毫证据表明它们有实现国际有序的自觉目标,均衡在各国扩张权力的无序争夺中逐渐显现。英国加入欧洲大陆强化了最初均衡,当初英国是欧洲唯一愿意、并有能力维持欧陆均衡的国家。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均衡原则设计国际形态的理论准备,在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掀起了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激烈角逐。一时间“均势”不断被打破,局部战争不断出现,国际危机也随之不断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列强又掀起了一场缔约结盟的热潮,那场被称为“外交革命”①的国际关系争斗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美俄关系又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美俄两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还关系到日本、英国、朝鲜的利益,特别是关系到中国的权益和命运。日俄战争的结果打破远东国际关系的“均势”,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形成了“均势”;日俄战后俄国追求的是与美国重建友谊而不是联日拒美;美国在争夺东北亚的斗争中失败不是由于日俄的联合抵制而是美国人自食恶果;中国清王朝以夷制夷的方针再度破产。  相似文献   

13.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 ,在国际关系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然而 ,这一概念不论在语义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因为均势不是一种精确的、能够计算和量定的概念。为此 ,本文就争论中的均势论进行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湯因比断定,当国际社会形成为若干彼此独立的地方政府时,均势便作为政治动力的一个原则在起作用。在大部分历史过程中,均势不可避免地要从政治体系中心移转到外国。最初他把国际关系的领域狭窄地说成是限于独立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后来,他改变了想法,放弃内政与外交的严格区分,认为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相互渗透是常规而不是例外。迄今一直为湯因比采用的第三种概念,在性质上是两面都说到的:一种类型的国际关系是一种文明内的国际社会间关系;另一种是文明本身间的关系,这两种概念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感受。在西方社会中,存在着两种国际关系哲学思潮;一种在性质上是“理想主义”的,而在想象上是干改革运动的;另一种把政治说成是权力之无止境的争夺,湯因比把这两种思潮在自己的理论中结合起来。当他的思想反映出东西方危机在增加时,他对国际政治的研究便从理想主义转到现实主义,他建议把世界用两国缔结协定方式暂时分成俄国与美国两个势力范围。他评述联合国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使美苏可能达成合作的一种政治机构。运用均势的第一个法则一般是根据政治权力的所有衡量标准把国家发挥权势的才能平均地压低。另一个法则是,均势政策在边缘或外国要比在政治体系中心容易有效地适用和实现。第三个法则是,实践上,均势的目的在于维持一个政治体系内的秩序和保障它成员国的独立。总之,均势是任何国家寻求保持其独立的一种外交政策的普遍工具。湯因比认为,均势没有其它显明方法可以替代,明白地说,均势在集体安全制度内外是国际政治中首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虽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更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然而,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导致的“无政府状态”、诸侯争霸斗争确立的“七雄并立”格局、“权力政治”观念的兴起,以及“合纵连横”外交战略的不断实施,无不体现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国博弈和均势政治.战国时期的均势政治与近代欧洲的均势政治在表现形态、维持手段、瓦解原因上存在诸多相通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然而,这一概念不论在语义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存在着许多争议,因为均势不是一种精确的、能够计算和量定的概念。为此,本文就争论中的均势论进行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是7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国际社会中各类行为主体的对外政治和经济行为,以及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顾名思义,是“国际”的“政治经济学”,其理论脉系和方法论基础植根于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一、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词源自希腊文中的Oikonomia,其最初的内涵所指就是一种由一个…  相似文献   

18.
[摘要]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霸权主义和均势体系在国际秩序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特别是霸权主义滋生的五大均势体系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 重灾难。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超越“霸权” 与“均势”的新型国际秩序观:汲取了历史上霸权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 深重灾难的经验教训,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新型权力观;顺应 当今世界发展与变革潮流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 型利益观;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一种和而不同、兼 容并蓄的新型文明观。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未间断过对它的探索,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提出了各自对世界秩序范式的设想。理想主义把集体安全原则作为全部秩序设想的核心;现实主义崇尚以均势秩序堆护世界和平;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制度创造秩序,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是世界秩序的核心,需要发展促进合作和有助于解决冲突的国际机制安排,建立以多元行为体相互依赖与合作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在世界秩序重构的变革时代,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世界秩序范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1 2月 ,由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办的“9·1 1”事件后的国际格局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国内部分研究机构和高校的 2 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就“9·1 1”恐怖袭击事件 (以下简称“9·1 1”事件 )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冲击和未来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富有成果的研讨。关于“9·1 1”事件对未来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 ,各位学者普遍认为 ,“9·1 1”事件虽然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冲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