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日语中的漢语词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日语漢语词来源、词性、结构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与中文的汉语词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性及特异性,对于正确的认识理解、掌握运用日语中的漢语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词、格助词、敬语等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i韵尾的汉字共 15 7个。除去 10个古入声字 ,归纳出了其余 14 7字的日语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以为母语是汉语的人记忆日语音读词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4.
本着据义定字,据音定词的原则,可以考释出能够代表陕北方言语词的若干本字。由于时、地的不同,这些本字的读音与陕北方言语词的实际读音并不都是完全一致。只要语义一致,语音符合音变规律的,即可定为本字。  相似文献   

5.
日语里有不少汉字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因读音的不同,有的词在语义上有细微的差异,有的词截然不同。这类词很容易引起误读或语义上的误解。本文在分析汉字和汉字词各种读法的基础上,从语音方面研究了同形异音词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因不同的读法而产生的语义的不同和用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整体上看,日语辞典中ラ行词条在语种构成上、数量比例上、音韵变化过程上,以及和语词的音节结构、规则上都与ア、カ、サ、タ等其它各行的词条的性格不同:ラ行词条数量少;至今没有和语词(日本固有词);只有汉语和外来语词;而且现有的ラ行词都是平安时代和之后传入日本的。针对这些特点,考察其形成及变化的背景,应用同化原理和忠实性原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信息资料、例词及数据,可以论证"ラ行音不能置于和语词头"之规则的成立。  相似文献   

7.
刘凤芹 《东方论坛》2011,(5):102-106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词是汉、日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交集。通过对日语报刊中常用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596个日语常用汉字词中,相同的比例最高,占67%,相近和相异的汉字词占33%。这是由日本的汉字政策、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等原因形成的。而根据汉字词在整个日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可统计出不懂日语的中国人阅读日语报刊的可懂度最高仅为44.4%,可见日语词汇系统中的汉字词已积淀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日语拨音音节汉字的音读与汉语音韵的对比研究──兼论研究日语汉字音读的意义刘淑学谈到日语汉字的音读,人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日语汉字的音读与汉语读音相近。由于汉字传到日本的年代不同,而有吴音、汉音、唐音之别,是比较复杂的。“读音相近”不是科学的结论。对学习...  相似文献   

9.
日语当用汉字多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如“人”字,音读为jin或nin,训读为hito。音读与汉语的读音有直接的关系,目前为中国学生编写的教科书多未涉及这一问题,偶有提到者,亦太简略,既未能排除汉族学生母语的干扰,又未能很好利用日、汉读音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的日语学习。本文通过当用汉字日、汉读音的比较,试图弄清二者的关系,揭示其间的对应规,希望能对提高日语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方面的参考。中日两国人民在公元前三世纪即有交往,到公元三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神武天皇、中国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AB/BA式异序词。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全部异序词,发现每组中的A1和A2、B1和B2的读音有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意义方面有相同、相近、相关、无关等几种类型,不同的意义类型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且与词性、结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语的发音有“音读”及“训读”两种。本文浅谈汉语音韵对日语音读及训读形成的影响,兼论及汉语对日语语汇变迁所发生的作用,并进行中日词语同字异义略比。  相似文献   

12.
汉字词汇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汉字词汇使日语和汉语的关系格外密切。日语的汉字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在字形和意义上的关联,从词汇学研究角度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类:字形不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13.
江苏方言中留存着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古今意义差异较大的古语词,这是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各方言所存古语词具有地域差异;二是不同方言间古语词存在挪移与交融现象;三是各方言对所存古语词作了部分的书写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改变;四是一大批口语色彩浓厚的古语词其本字尚待探求.  相似文献   

14.
从联绵词看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字和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字是音形结合的书写符号,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就联绵词而言,承认它是由字构成的词,但它的字形又与词义无关,而是"因声表义",可以说,联绵词的形音义关系集中反映了汉语字词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东乡语借入了大量的汉语词。汉语借词不仅丰富了东乡语的词汇系统,同时也给东乡语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东乡语语音和语法向汉语靠拢。挖掘借词藏在暗处的效用比描写它在明处的作用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语言借用经验差异,并且为汉语和日语今后的英语词汇借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汇现代化是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汉语词汇现代化主要在普通话层次进行,其方式主要有借用、创造新词和旧词新用三种。术语的科学性与通俗性是一对矛盾,两者尽可能完美统一,而两者结合碰到困难时,也可采取变通的办法,即两者共存分用。词汇现代化进程中要处理好语言现代化和文化西方化的关系。词典编纂应该反映词汇现代化的内容。关键词:词汇现代化; 语言规划  相似文献   

18.
任何语言都需依托于自己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差异的标志,而语言又像镜子一样将这种差异反映出来。因此,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其语音、语法、词汇等体系,更意味着要学习目的语(targetlanguage)所反映的思想、风俗及社会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学习其“内在语言”。词汇,尤其是实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最终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英汉实词对比,不仅能反映出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别,反过来这些差别也能加深我们对英汉词汇的理解。通过考察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本文总结了五种实词对比方式,旨在探索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外来语的产生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语占其各自语言总词汇半数以上,而汉语中的外来语所占比例却很小,这一差别应归于中华民族,英吉利民族及大和民族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字特点.本文试图对中,英,日语言文化中的外来语形成的途径作一下比较探讨,以加深对外来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