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绿色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破坏.若国家或者地区长时间的生态经济不协调,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遏制经济发展.文章在界定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构建34项指标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主成分和熵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经计算,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中游,各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破坏.若国家或者地区长时间的生态经济不协调,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遏制经济发展.文章在界定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构建34项指标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主成分和熵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经计算,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中游,各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经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同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破坏.若国家或者地区长时间的生态经济不协调,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遏制经济发展.文章在界定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构建34项指标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主成分和熵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经计算,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中游,各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GRAY)对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比较筛选评价指标,构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Delph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资料,对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南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北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尤其是安徽省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排名处于最后,对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评价方法是综合性的,评价必须准确可靠,兼顾适用性和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完备性、可比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选取能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采用综合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年各县域经济27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偏弱.  相似文献   

6.
发展城市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对城市生态经济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3个设区市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株洲、湘潭、岳阳、娄底、张家界等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好;常德、郴州、衡阳、怀化、永州、邵阳、益阳等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差.并对这种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湖南省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是安徽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模型量化分析2010—2020年安徽省农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子系统间发展不平衡性,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多数地区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优势,同时建立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统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与2012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经济密度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2016年安徽省总体上土地生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少数城市达到基本安全状态;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略高于2012年水平,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提升,部分城市降低.今后安徽省应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打造生态强省.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省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省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城市群经济圈带动区域发展,促进湖南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应是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结合1987年至2011年甘肃省部分数据,测算出甘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甘肃省生态经济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来考察甘肃省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建立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兰州市为例,定量估算兰州市2008-2012年生态、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而探讨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类型总体上属于中级协调水平,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在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严守生态红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这将为兰州市及其他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对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1.614亿元增长到2015年15.498亿元,每公顷耕地的补偿则由38.3元增长到263.7元;耕地生态补偿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和各地级市呈现出"中心城市低,周边县高"的空间格局;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主要受到生态赤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且三者对耕地生态补偿呈正相关关系;耕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进行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对保护耕地生态,提高农民耕地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农民权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为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共识。在总结和梳理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遵循数据的客观性、代表性及可得性,构建基于省域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经济发展效益和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效益3个二级评价指标、9个三级指标和39个四级指标的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甘肃省2012-2017年历年绿色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动态评价和实证分析甘肃省14个地州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州市绿色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地区间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提出甘肃省应从完善绿色经济发展制度保障体系,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产业支撑体系,建立绿色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和强化绿色经济发展绩效考核体系等方面,着力推动绿色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设计,应以狭义金融生态环境为口径。设置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完备性、系统性、持续性等原则。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成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法制水平、信用水平三大因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通过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值的大小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口号,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与此相关的11个指标,对安徽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作出综合评价分析,得出了安徽省各县份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情况以及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据此提出优化当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政府应加大统筹力度,各县份应抓住自身特点发挥优势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障碍因子,以安徽省为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法测度其生态安全水平及时空演化趋势,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安徽省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呈现以合肥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极化现象明显。经济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不足和生态安全响应机制不健全是其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安徽省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在对安徽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旅游经济密度指标、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与全国比较的基础上,评价了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态势,探讨了制约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安徽旅游经济效益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调很可能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文中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构建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重庆市为例证,运用AHP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原理出发,运用PREEST系统模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初步评价了1996-2005年期间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状况.通过回归拟合和协调指数计算,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在建立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程度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在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治理、生态文化等四个一级指标方面都排名居首,而生态环境指标排在末位,长沙市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任重道远.株洲与湘潭两市生态文明程度差别不是很大,湘潭市略呈优势,但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城市,株洲、湘潭两市在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