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江苏为例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势力对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价格,且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势力越强,贷款价格上浮比例越大,但始终低于政策规定的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的影响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农村信用社市场势力密切相关;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水平和营运能力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基于此,在实现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增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金融机构必须提高定价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构建包含预期因素的银行间利率向银行存贷款和债券利率的传导机制,运用NARDL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即期银行间利率向市场利率谱系的传导效率取决于其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传导效率;中国银行间利率向短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与美国、欧元区相似,但向中长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相对较低,部分利率传导存在短期正向非对称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国银行间利率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影响衰减较快,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建议增强即期银行间利率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影响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银行间利率的波动性、提升银行间利率传达货币政策意图的能力和对未来利率走势进行前瞻指引等。  相似文献   

3.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作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关键手段,最大特点是引入中期借贷便利(MLF)作为“利率锚”。以LPR新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运用OLS、TVP-VAR模型验证以MLF为“利率锚”的有效性,构建VAR模型探究市场化“利率锚”的最优选择问题。结果表明:LPR新机制下从贷款基准利率到MLF政策利率的“换锚”改革仅仅实现初步市场化,“利率锚”的市场化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尤为重要;从基准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比较分析Shibor、Repo和DR 007三种备选利率,确定DR 007为市场化“利率锚”的最优选择,加深“利率锚”市场化程度,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率变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可以认为:当前利率总水平符合中国经济状况,央行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暂缓放开存款利率情况下,积极调整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双轨制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具有市场化利率渠道和管制利率渠道两条途径。将2007年央行正式推出Shibor作为分界点,把利率市场化进程划分为利率市场化初期和深化期两个阶段,运用VAR模型,分别对两阶段中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各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及其在两阶段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强于市场化利率渠道;从对物价的影响上看,利率渠道较信贷渠道发挥着更重要作用;深化期较初期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市场化利率渠道有效性有所提高,信贷渠道有效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也趋于市场化。如何建立贷款定价机制,制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是各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加赢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入手,着重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利率走廊体系得以初步建立。本文通过对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DR007比较适宜作为短期基准利率;现有利率走廊体系可以较为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意图,引导短期利率的变动;但受利率走廊体系不完善以及央行中长期货币政策操作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动有所加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有所增强,短期利率通过国债收益率曲线可以较为有效地进行传导,为利率走廊体系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探寻目前利率传导机制效果弱化的原因很有必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还处于初步阶段,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无法使利率大幅度下降,且由于银行贷款供给和利率呈正相关关系以及我国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对利率不敏感这两个因素,使得利率下降未必会引起实际投资和消费提高,所以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动态分析:1993-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2007年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具有不断弱化的趋势.这是适应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国有银行改制与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银行业竞争程度和金融创新水平提高也是导致信贷渠道弱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0.
利率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倚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解释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的同时,提出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广大社会公众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合理、反应塑造市场化的微观经济主体等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对策,以最终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产品的定价等方面论述了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利用隐含期权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等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照国外金融市场确定基准利率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目前管制利率下,以无风险、市场化和反映整个社会资金供求为标准,衡量并比较了金融体系中各类利率承担基准利率地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以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基准,并对利用银行间现券市场的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长期基准利率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和低利率政策。1978年虽然开始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一直对利率予以严格的管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必然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实行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方面,提出个人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8年来第一次加息为出发点,分析了作为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之一的利率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和在此过程中的法律调控问题,认为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将实现利率结构比较合理的利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浅谈利率市场化的利与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管制利率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近年我国正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顺利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就必须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了解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认真分析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市场竞争、无风险利率对实物期权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标的资产和利率服从跳-扩散过程下的期权定价模型,获得了存在潜在竞争对手情况下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若忽视市场竞争、利率变化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将会造成投资项目价值的不合理估价,进而导致决策错误。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和实践考察均证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当前改革中的主要难点有:经济运行主体行为非市场化,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经济环境、监管体制的不完善等.改革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基准利率的确定和放开的顺序及路径.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改革应当采取渐进式、增量式,引入市场竞争模式和机构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实际利率与投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通过构建模型,并利用我国1984~199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实际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结果说明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所阐述的利率一投资关系在中国并不成立,实际利率的降低有利于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约束政策比金融自由化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金融约束论强调政府的作用不是为了替代市场,而是为了增进民间部门的能力,以懈决协调问题和克服其他市场不完善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的利率自由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是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对经济活动起导向作用。而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 ,利率受到严格管制 ,不能反映资金的供求 ,现行利率制度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 ,这一问题日益突现 ,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推行利率自由化势在必行。同时应该认识到利率自由化的实行必须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 ,这又决定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必须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