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研究探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浪漫主义艺术影响力深远,影响范围广大。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界的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研究译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学界对其深入研究。回顾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浪漫主义艺术主要研究方法及以德、英为代表的国别研究,对于中国学界了解浪漫主义研究方法的进展和缺失并从而激发新的研究兴趣和视角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艺术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然而,作为专门的美学研究,我国则落后了几个世纪。尽管在20世纪,我们已建立起中国的美学学科,但面向21世纪。中国的美学向处去:是继续沿用西方的美学研究模式发展下去,还是根植于本民族的艺术土壤,发展自己的美学,这是中国美学界面临的世纪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主观性、情绪化、自我表现等西方浪漫主义文论中的核心原则和要素出发,将创造社文学创作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然后大体分析中西浪漫主义文学的区别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在第一和第二个十年过渡期中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英美分析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在西方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流派,在美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其内部,普遍存在对艺术批评的极端怀疑。他们质疑批评原则的普遍有效性,将批评最终归结于个人的趣味爱好,坚持批评的取消主义。然而,这种批评怀疑论存在种种理论困境。事实上,批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是西方美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中一位重要的美学家,王国维则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正是通过王国维的努力,“从此西方的‘美学’、‘美育’等概念以及叔本华、康德、席勤、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文艺观点,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所接受.”王国维早期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于1904年发表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等重要的美学论文中.由于这一时期也正是王国维沉潜于叔本华的哲学中为之陶醉并以之“为伴侣”的时代,因此,在他的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叔本华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鲜明印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前后,爱尔兰戏剧文学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一个典型“样本”,经由沈雁冰的译介而首次进入国人的期待视野。但由于当时时代的认知局限和社会启蒙过程中知识分子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译介者对新浪漫主义的“前沿性”的认同或偏好往往受制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族群的文化集体意识。由此,虽然沈雁冰在介绍爱尔兰戏剧时强调其新浪漫主义特质,但其文学观始终在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之间摇摆。这并非完全是对西方文学认知不足之表征,而更多地暴露出当时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学的现代性的期待视野与新浪漫主义文学本身的反思现代性的视界之间的错位,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中国本土化语境中模仿和借鉴西方民族文学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7.
卢梭不仅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西方的浪漫主义之父。他提倡情感的美学思想既是对启蒙运动理性思维背离同时也是对其的延续与升华,因而可以说卢梭的浪漫主义是一种理性的浪漫主义,在他的美学思想里,感性和理性在矛盾中交融。本文对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体系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成仿吾是创造社的主要干将和文艺评论方面的代表人物。留日期间,他借助"日本之桥",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摄取、输入与移植,形成了重视写实与抒情,以文学改变社会为宗旨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并为创造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叶是尼采思想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鲁迅、梁启超、王国维是当时介绍尼采思想的主要人物,他们了解尼采的渠道主要来自日本。如同日本当时对尼采有不同的理解一样,鲁、梁、王对尼采的态度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鲁迅在接受尼采过程中明显地体现出“精神的”特征。之所以这样说,除了在把鲁迅与他人比较中能够看到其独特性外还在于:鲁迅特别重视尼采思想中主观的、精神的内容;在鲁迅那里,“精神”和“个人”一样构成了“物质”、“多数”的对立物;鲁迅的“个人”和“精神”是表与里的关系;鲁迅期待精神界之战士出现,用“精神”破“和平”、“萧条”,建立“人道”、“人国”。  相似文献   

10.
庄子美学思想历来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西方美学思潮的传入,国人在对庄子美学的阐释上大胆借鉴西方美学理论,开辟了庄子美学的新天地。“天人”说是庄子美学思想中的核心观点,对于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精神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近三十年来,学界对于庄子“天人”说的考察基本上是从哲学层面入手,从美学上进行的专题性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诗歌中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就其本质而言意象是属于诗歌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诗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性的意象来抒情表意,而意象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浪漫主义诗人施展超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大量具有崇高美的意象。崇高是西方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它是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1的一种美学形态。崇高的自然意象主要是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海洋、汹涌澎湃的波涛、晦暗恐怖的死亡、黑夜等。从美学角度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意象多为高山、大海、狂风、暴雨等,体现了西方崇高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学界普遍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开创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先河,学术研究多侧重于二人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侧重亚氏对其恩师的批判性,较少研究二人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从而导致美学思想发展认识上的断裂.本文从真、美、善以及符号表征等角度分析了二人美学思想上的诸多相似点,指出西方早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连续性,纠正断裂性的认识,弥补对美学思想进行简单化贴标签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认为创作没有外在的目的,同时强调个性主义,表现出了基本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在19世纪西方画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鲜明强烈的个性、新奇多变的题材、表现力丰富的色彩,一扫古典主义绘画的僵化、教条,给19世纪的西方画坛带来强烈的震撼,并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述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影响,并指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西方浪漫主义传到中国,中国人从自己的现实问题着眼,对西方浪漫主义进行了有选择的接受。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领域内主要表现为个性主义的追求和情感主义的泛滥两方面。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时代女性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使人将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时代女性的独立追求及其命运与中国近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浪漫主义进入中国,便加入了个人独立、女性解放和民族救亡的重奏中。孙舞阳和章秋柳是茅盾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浪漫主义在当时处境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方哲学界的新实在论运动在中国得到积极的回应 ,并形成了中国的新实在论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金岳霖、冯友兰和张岱年。中国的新实在论者与其说着意于西方新实在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毋宁说更着意于新实在论思想在中国的创新 ;他们基于中国的哲学传统 ,对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采取了“划界”的处理方式 ,强调哲学应面对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承继20世纪50-60年代“实践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李泽厚于20世纪70-80年代对其“实践论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被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用“外在自然的人化”和“美是自由的形式”来考察“美的本质”;用“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和“积淀说”来论述“美感”;用“从形象出发”和“三层面”来分析艺术.走向“充实和完善”的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不仅表征了20世纪中国美学“从介绍转向理论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也使得李泽厚本人成为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首要代表.  相似文献   

18.
在卢梭及其著作那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解体迹象,更能够发现19世纪艺术审美范式的转换镜像.19世纪西方审美范式的转换,就美的自身规定性而言,表现为从审美功利主义向审美自主性原则的转变;就艺术活动的自身规范而言,表现为从古典的原则性向现代的主体性的演进;就美学范畴和标准而言,表现为从追求"素朴的"优美转而推崇"感伤的"崇高.在卢梭那里,存在着古典的、浪漫的两种美学话语及审美原则的矛盾、交流和转换,他不仅直接开启了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运动,而且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世美学的根基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德国浪漫主义以民族文化的建构为诉求,以审美为路径将自然转化为与主体紧密联结的"他者",从而使其民族精神具有外在的现实性。在这一思想进程中,德国浪漫主义自然观坚持美学的认识论特征,着力探寻人对自然审美感知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这种模式与环境美学具有内在的联系。两者基于美学作为感性学的理论共识,彰显了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连续性和美学理论的自律性,对我国环境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2 8年梁实秋与郁达夫的“卢梭之争” ,涉及到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处境这一重大论题。双方对卢梭的不同评价代表了中国文化内部对卢梭及西方浪漫主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即儒学主流文化的否定性批判和贫士文化的肯定性接受 ;卢梭和西方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尴尬处境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内在构成所决定的 ,郁达夫所代表的肯定性接受体现着时代的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