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风"与"水"之喻是中国诗学中一组意蕴特别丰富的象喻,常用于艺术品评和理论探讨.描述作品风格和审美鉴赏的境界,揭示艺术创作的奥妙,说明文艺的源流、传播和功能等,不仅形象地表现出中国艺术的特点.而且隐含着与自然的亲和力、原初的生命力和深刻的人格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淮南子》将"水冰"之喻引入生死之辨后,王充、张载与船山都对其进行了义理阐释,形成了严密而系统的气学脉络.王充以"水冰"有别喻生死不同:生如水凝为冰,死如冰释为水,生不能不死,如冰不能不释,死后不再有知,如冰释不再为冰.这一说法批判了谶纬迷信的流行泛滥,同时也遗留了宿命论和价值根源缺失问题.张载借"水性"喻人性:水凝...  相似文献   

3.
数字特技对电影的长驱直入,使传统特技对电影的作用由"缝缝补补的针"变为"开天辟地的斧",并且对电影本体论进行了解构.数字特技使电影的本性--"奇观"得以彰显."奇观"的高难度极致状态有令人振聋发聩的美学效应,又具有"语言叙述"的叙事功能,更有象喻与点题作用.奇观与虚拟美学血肉相连,符合并满足消费时代的受众需求.所以,数字特技对电影本体论貌似颠覆性的解构实质是革命性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的生命化批评集中体现在《体性》和《风骨》两篇中,刘勰认为作家个性决定作品的艺术风格,建立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论,并以"气"喻作品风格的清明爽朗,以"骨"喻作品内容的劲健端翔,建立了以"风清骨峻"为评文准则的风骨论。以人喻文的生命化批评方式表明文学作品同人一样具有生命的属性,充分传达出刘勰对作家作品的审美感受,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子因水、陀螺、草木等"象"而悟道的同时,巧妙地用寓象于言的方式而喻道."象"既是老子悟道的途径,也是老子喻道的载体.其思想之所以如此深刻而又独具特色,很大程度上便在于其对"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老子借此而通往智慧之境,构筑起他匠心独运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方东树的"魂魄"论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认为方东树的"魂魄"论诗是对中国传统诗学"象喻"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宋代文学批评文献数倍于前朝,但梳理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关宋代文学批评话语特色的研究还不多;从民族"象喻"思维特性出发,系统审视宋代文学批评的话语特色,则几乎没有见到.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潘殊闲教授新近出版的《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一书,可谓独辟蹊径之作.  相似文献   

8.
人物品藻作为深具中国文化意蕴的品评行为,在由政治性的实用选择趋向人格观照的演变中,实现了魏晋六朝文论思维尚意重神的审美之维,凸显了趋向"人"本位的审美认知色彩。情性之争的投射,促使士人去发掘山水所包孕的人格追求,炼就士人追步自然人格的生命情结,人物品藻所推动的山水之思,彰显了士人独立人格建构力度,从而形成魏晋六朝文论思维的自然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9.
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注重启示和象喻,倾于"言外之意"和"境外之象".诗和禅都与悟、智慧有关,它们关注宇宙、自然、人生态度、审美理想,本文从心灵体察、意境创造、审美特征探讨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荒原情结"来自作者草原的故土原型,故"荒原"的美学风格源于该特定地域所给予作者的审美心理定势。"荒原"作为人类古老家园,是以其游牧民族文化传统之根的象征性世界进入作家的创作领域的,作家对这一空间寄于了巨大情感和理性认同。"荒原"之所以与现代"草原"之意象有所区别,是因为它代表着原始自然,不仅是超自然神秘力量的象征体,而且是沉默古战场的象喻,也是作者知青岁月之隐喻。"荒原"情结浸润着作者对自然精神与生命奥秘的诗性解读,也是人的生命言说的原始辽阔语境。  相似文献   

11.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有不下30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对巴蜀文字的音义推测,可以分析研究巴蜀文字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两种本子在长期传抄过程中都难免产生误字、衍字、倒文、坏字。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凡遇误、衍、倒、坏之字则皆不从,而必择无误之字从之,而不论其为今文、古文,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校勘精审、错误较少的《仪礼》,并流传至今。本文尽索《仪礼》中郑玄所不从之误、衍、倒、坏之字例而一一考辨之,以明郑玄之所以不从之由。  相似文献   

13.
应科学认识繁简字,繁体字并非个个合理、见形知义,简化字的一些理据也是合乎汉字构字规律的。传统的书法艺术并不排斥简体字,不能片面认为繁体字好看、简化字不好看。恢复繁体字,需要大众重新学习掌握,需要电脑字库、工具书等进行改动,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也不符合汉字演变发展的历史规律。繁简字应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娴熟运用各种反讽,将小说主题,即当时社会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将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生动逼真地塑造出来。  相似文献   

15.
汉字教育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命题。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和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加强汉字教育的实质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同一性的认知和归属感的建立过程。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汉字教育是遵循共同的汉字文化理念,通过大众媒介将汉字的文化意义还原为日常生活内容,在汉字文化系统的背景中对汉字进行文化的解释与教学,使学习者能够对汉字所蕴藏的文化因素进行选择、创新和构建,获得汉字文化群体认同感,建立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汉字文化认同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研究,既是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文化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日本平安时期的古辞书《新撰字镜》收录了许多汉语俗字,是俗字研究的重要材料。由于作者是用汉文撰述,中间不乏中国文献中失传的文字,而在抄手笔下又不时出现一些俗字,有不少因字形接近而混、不辨正俗而混或因抄手笔误而发生的讹混,也有因书写变异造成的同形字。依据《新撰字镜》的文字材料,不仅能与敦煌、碑刻等出土文献中的俗字进行比较研究,还能补充中国大型字书中的一些失收字,有助于汉语文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汉字在不同时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正体字和副体字。简化字是繁体字按照文字规律演变的结果。书写和阅读采用不同规范的汉字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具体梳理“衍”、“抛”、“澍”三个俗字意义的基础上,利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进一步比较其与相对应的正字“行”、“挽”、“漂”的语境差异后发现:俗字“抛”、“澍”的义项与其正字“挽”、“漂”基本对应,“衍”则只对应于“行”的名词性语义;在具体运用时,俗字的出现频率也远没有正字高,它们一般出现在相对单一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19.
语言文字的本身是中性的;汉字的拼音化方向符合世界文字发展规律;拼音化与“两个凡是”无关;现实生活中广义的拼音化在扎实推进;拼音和汉字并行不悖;不提拼音化方向的负面后果是否定拼音化方向的论调甚嚣尘上,研究拼音化的论文发表困难重重;拼音化的进程与社会思潮和行政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沉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丧葬作为人生礼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得到栽蓄与储存。分析部分汉字,可以从中挖掘出史籍语焉不详的古代丧葬文化信息,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丧葬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