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用是市场经济良好并有效率运作的根基,是经济活动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然而,我国信用管理中存在着社会基础差、垄断程度高、执业水平低、体制不确定等问题。信用缺失应采取强化政府在社会信用供给中的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尽快规范信用社会中"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大力加强执行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目前我国诚信体系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整个市场参与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建立诚信观念,重塑市场基础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市场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公共政治领域、文化生活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表现。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时诚信缺失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权威和形象,并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要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维护诚信道德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监督约束机制,建立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重建社会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和确立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4.
诚信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诚信文化应该上升到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诚信缺失的严重危害使得市场经济文化必然要以诚信建设为核心,要培养信用观念、建立信用法规、规范信用行为,多管齐下,积极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由于存在综合国力不强、经济增长速度慢、市场化程度不高、贫富差距大、人口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二元结构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需要向发展经济学寻找理论借鉴.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借鉴、运用发展经济学在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方面取得理论研究成果,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照单全收、不舍本逐末、不食洋不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设诚信社会的主要矛盾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失信行为没能得到很好遏制,各种不诚信的现象频频出现,且愈演愈烈,使建设诚信社会面临极大的困难。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本质要求与市场自发性的矛盾;守信成本高与失信成本低的矛盾;诚信道德是目前我国最需要又最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矛盾;政府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又是信用主体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而诚信缺损有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衰退;诚信缺损具有多方面成因.应着力构筑"信用政府".净化信用环境,打造诚信精品,完善诚信立法是构建社会诚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不仅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而且也自然成为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秩序中的问题,其背后是一定程度上的诚信危机。经济社会生活呼唤诚信道德的支持和维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首先需要诚实守信道德的践行。这组笔谈,分别从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素质、发达市场经济中的诚信、企业诚信以及政府信用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信用”历来被人们看重。可是在目前的中国,信用缺失日益严重。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现象包括:(1)企业信用缺失;(2)消费领域的信用缺失;(3)人际关系中的失信现象。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日益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信息不对称、自身诚信管理意识缺乏、体制转轨的影响、政府政策不稳定、法律约束乏力等;消费领域和人际关系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有:片面强调“经济人”、司法制裁不力、对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等。信用的重建已刻不容缓。信用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关系基础上的经济形态,人们之间的信用关系影响和制约市场交易的形成和发展.信用是市场要素中的一种社会资本,市场交易特别依赖信用机制、交易规则和市场秩序.信用关系和信用机制以其特定而独到的功能表现出强大的调节经济运行秩序的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缺失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了我国信用普遍缺失的化背景和制度根源,提出了健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计划经济形成的中国行政区划框定了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边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模式。当市场力量推动城市与区域的要素流动跨越行政区边界,行政区划就要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以支持市场经济集聚和规模发展。纵观杭州与萧山之间突破行政区划制约的几次区划调整,发现每一次改革都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最终拓展了杭州大都市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空间。当然,行政区划调整不可能根本解决中国固有的“行政区经济”顽症;要打破“行政区经济”的恶性循环,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无疑,杭州、萧山的实践为中国其他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路径启示,也为中国区域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已建立,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反经济信用现象",阻碍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发展行业自律的功能、建立政府信用行政行为以及专门的资信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经济信用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对信用品质和信用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信用的伦理内涵分析,要建构讲究信用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信用的伦理价值,大力建设当代中国的信用道德,大幅度地提升全社会的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透明度对企业诚信行为影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诚信原则是市场机制的灵魂和基础.本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信息透明度对企业诚信行为选择模式的影响.在一次性博弈情况下,互不信任是交易者的理性选择;重复博弈中长期交易的双方可以达成互信关系,但不能保证不同交易者在不同交易中的诚信行为.本文在参与者不固定并且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构建企业博弈模型.模型引入信息透明度参数,刻画信息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信息透明度低于一定阀值,会出现失信扩散的恶性循环;反之,会出现相互诚信的现象.因此,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高效的信用传递机制是解决信用缺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转,都是需要信用的,在社会化大分工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信用的要求就更高.可以说,信用造就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中国传统社会的信用资源是十分贫乏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信用瓶颈.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仍未实现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变。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体制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改造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以构造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和管理制度为目标,尊重农民的平等的公民权利,构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生产经营领域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主要是由于在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缺位,价值观念扭曲;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国民的信用意识总体上比较淡薄;一些地方政府失信于民,上行下效,产生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产权关系未理顺清楚;信用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对失信的惩戒机制不健全,对各种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对这一问题的治理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第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第二,建立责任政府,重树政府诚信形象;第三,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第四,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第五,健全立法,严肃执法,加大对经济败德行为的经济和法律制裁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历程、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初始改革、全面改革、曲折改革、深化改革和攻坚改革等五个阶段。经过30年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基本废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制度转型尚未完成,尤其是一些障碍改革的“瓶颈”未能取得突破。30年的经济改革成就非凡,举世公认,但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基于此,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应当不断增强对改革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本、公正、共享”为特点的科学改革观;调整改革重心;转变改革方式;提高执政党的改革能力;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张 ,促进和支持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 ,缓解和弥补西部开发的资金紧张状况 ,对提高西部地区工业整体水平和经济竞争力产生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的政府和社会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采取各种措施充分保护民营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 ,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不合理的准入限制 ,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