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惯自在调整与习惯的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习惯在社会制度构造中一般有"习惯自在调整"和"习惯法律化"(包括"认可式""嵌入式"两模式)两种形态。基于国家法调整的限度,"习惯自在调整"模式拥有充实的社会基础。传统社会向来重视"习惯自在调整"模式对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这一模式饱含着诸多有益于当代社会主体私权保护的优异品性,蕴涵着"法律伦理主义"的价值取向。当然,中国古代依赖血缘组织的特有社会结构表明,社会调整既需要习惯自在调整,也需要习惯的法律化。"习惯法"和"嵌入式"的"习惯成文法"等两种习惯法律化模式,既能够表彰习惯的法律意义,使得法律制度认同、融会优异习惯规则,又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行动模式和法治化的体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它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具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法律调整方案的安排虽看似一种主观的立法活动,但对于法律调整手段的选择并非完全能够由立法者随意而为,它既受到社会利益关系构成的制约,也受到这些手段的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功能范围的制约。对法律调整技术手段的科学选择,只存在于与这些制约关联的一个适当空间。要确立并实现一定的法律调整目标,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利益构成状况的要求和法律调整技术手段的特点来选择运用这些手段。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法规"的基本性质属于社会法和软法。但是由于我国宪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特殊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对党务的调整必然影响和涉及国务。从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又同时具有一定的国家法和硬法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依法领导国家,依法执政。依法领导和依法执政既要依国家法律,又要依党内法规。但党内法规应服从国家法律,国家法律优位于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一般调整党的组织、活动与党员的权利、义务,在某些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领域,党内法规也调整国家公权力和社会公权力关系。因此,党内法规也应纳入国家统一的违宪、违法审查机制,以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必须加快政府转型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法制化进程,增强政府议程与公共政策备选方案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加强基层自治组织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公民监督社会管理行为的法律程序,依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改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方式,必须实现民族事务法治化,要求民族事务管理者按照法律化的方法、手段、步骤与程序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民族事务的复杂性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迫切要求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目前,民族事务法治化所需要的完备法律体系和有效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具备。今后,应当重点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依法规范经济开发、自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依法处置突发事件与合理利用本土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校已然成为学校管理的要求。依法治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人本法治"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应深化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应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依法管理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法律制度存有缺失,影响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必须符合事业单位法律特征的要求,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注重法律适用的平等,注重法律的价值取向,依法确保程序的正当.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法概念和调整对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重新确立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保证政府干预的正当和适度的法律形式,从性质上看属于"二次调整"的法律,是对民商法规范的经济关系的再次调整和矫正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干预等管理行为而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以"经济管理"一词概括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最为科学、全面、系统,依汉语语义也是最适宜的。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依法规划问题已经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①,学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不论法治实践还是理论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依法规划的问题上都存在一个偏向或者误区,即将依法规划基本上定位为对城镇规模、城镇结构、城镇选址等规划上,这些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