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马克思的亚洲社会论看五种社会形态图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正确理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所谓“五种社会形态”图式 ,关键应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一、马克思是如何论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 ;二、他又是怎样看待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三、他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所采取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通过考察我们将不难发现 :人们加给马克思的所谓“五种社会形态”图式 ,与他在这一问题的本意之间几乎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规模农民运动。关于这一伟大革命运动的性质问题,目前史学界还存在着严重的分岐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是单纯农民战争,(二)是资产阶级性农民革命,(三)既是单纯农民战争而同时又帶有资产阶级性质硗?还有人这样说:“太平天国从其革命的动力和斗争方式来说是单纯农民战争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从其社会內容来说,其根本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就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虽然作者说他是同意上述第三种意见,但实际上他却采取上述第二种意见来处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了两个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互相联系而又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论》)所以,建立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分为两步来走,第一步,就是过渡时期,实现生产资料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阶段,这个阶段是实现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建立社会主义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4.
一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农民不反对封建制度吗?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曾有这样一个论断,(?):“当一定的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之时,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里面受到损失的那些人,也会赞美这种生产方式”。[註一]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农民战争不具有反封建制度性质的同志,几乎都引证了恩格斯这一论断,作为自己的一个主要论据。这些同志说,这个原理适用于所有的阶级社会;在封建社会上行阶段,农民不是反对封建制度,而是“赞美”封建制度,文献上所说的“民乐其业”就是一个证据。怎样理解恩格斯这个论断呢?怎样理解“民乐其业”呢?恩格斯这个论断和“民乐其业”这个记载是否能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农民战争不具有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毛泽东同志关于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原理,被某些人斥之为“二元论”或“主观唯心论”,实质上这一原理是对社会革命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所作的极高的理论评价。因为不管具体内容、性质、动力、形式是怎样地极不相同,社会革命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就是消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陈旧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不断向前发展。问题在于对这种社会变革的作用究竟应当如何估计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原理正是为回答这个问题而提出来  相似文献   

6.
学术科学发展的最根本要求是理论创新.创新理论一般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所以提出新观点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创新是从实践中抽象、结晶而来,必须经过多年的实际研究和积累.历史学的发展也依赖于新观点的提出,比如:郭沫若先生用中国考古、古文献材料结合五种生产方式的论点,提出中国社会发展也是遵循五种生产方式,把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扩充成为中国社会史性质论战问题,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侯外庐先生在历史研究方面接续了中国社会史性质论战的传统,在1943出版了<苏联史学界诸论争解答>,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一种特殊的奴隶社会,把中国古代看成是和西亚、罗马古典古代并行的一个社会时代.这本书成为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的开端和过去的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延续,具有很大的创新意义;苏秉琦先生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中国文明起源是多源多线的,这种多民族多文化的观点在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已有定论的历史问题。今天我来“重评”,并不是说我要推翻已有的结论,而是因为有人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作出了新的解释,因此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论述这一问题。 左文华同志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题为《对中国近代史的一点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作了新的解释。他说:辛亥革命以前,“整个社会还是封建的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所以辛亥革命以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学习,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党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在当前继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怎样正确认识执行党的政策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过渡时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而“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指出:“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体系中,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回答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就是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我们以斯大林的这段论述,作为探讨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的理论基础,揭示满族入关前的“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俾可正确认识其社会性质,将会得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初就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中国革命"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强调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第一次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国内曾经围绕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展开了两次大论战。第一次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第二次是在六十年代以后,直至今天。这个本来属于学术理论性的问题,之所以会引起如此众多的学者和所谓学者热烈、持久的论争,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所决定的。回顾第一次“亚细亚生产方式”大论战中歪曲中国社会性质的用意,对加深第二次大论战的理解是有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第一次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国内曾经围绕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展开了两次大论战。第一次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第二次是在六十年代以后,直至今天。这个本来属于学术理论性的问题,之所以会引起如此众多的学者和所谓学者热烈、持久的论争,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所决定的。回顾第一次“亚细亚生产方式”大论战中歪曲中国社会性质的用意,对加深第二次大论战的理解是有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1986年9月初,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苏州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李新同志在苏州大学讲学时,对“中国革命史”的内容、分期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确定“中国革命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必须弄清什么叫“革命”?“革命”一词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所说的“革命”,不同于语言学和哲学上一般使用的广义的“革命”,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替代旧的生产方式,即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去替代旧的社会制度;第二,必须通过暴力而不是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性质 知识分子的性质问题,是能否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知识分子的关键问题。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党的会议上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的社会成员是三部分人,就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为工人、农民服务的。”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论断不是轻易下的。1977年5月他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文中指出: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1978年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革命史教学首先要向学生交待清楚的重大问题。但是,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因此,十分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988年3月,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印发的《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试用本)》说,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政治黑暗,经济停滞,军备废驰,社会矛盾大量积聚,预示着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试图运用辩证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论证社会革命的“历史火车头”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和平建设时期发展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作用作粗略的探讨。一、关于社会革命的涵义“社会革命”这个范畴有两种不同的涵义:即它的原义和转义。必须明确区分这两种涵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条重要原理。这个原理是十分正确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着重阐明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直接动力”、“伟大动力”等等。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也是它的动力,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理解生产方式与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近,胡钟达先生在《再评五种生产方式说》一文中提出:五种生产方式循序发展的学说,理论上只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一种未经证实的假说,实践上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事实上五种生产方式中所说的奴隶制和封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理论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误解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四种生产方式”说的原意,把它与苏联学术界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五阶段”单线发展论混为一谈,马克思“四种生产方式”说的主旨是揭示人类历史演进的一个网络系统和逻辑序列,以便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历史源流,并非给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确定一个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公有制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恩一直怀有批判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的革命倾向,十九世纪中叶,亚细亚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了公有制的生动说明,马克思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就是为了对资本主义和私有制进行历史的批判。在他的视野中,当原始公有制尚未成为一种普遍事实时,“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实际上被用来标称原始公有制,以说明私有制并非一种永恒的历史现象。这既是由马克思的革命倾向所决定的,也是符合其“历史─逻辑的方法”论要求的,同时也以对史前社会认识的有限性为依托。随着对史前社会认识的不断增加,即当原始公有制成为一种普遍事实时,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来标称原始公有制就没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