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论公益广告的人性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广告以社会公德为主要叙事内容,而社会公德又是构成人的道德的基础,因此在公益广告叙事过程中就应该处处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内核为叙事的深层指向,采取人性化的叙事技巧,最大限度地强化公益广告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公益广告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创意审美方式出发来分析和探讨公益广告叙事的功能、原则及方式的作用、地位与艺术表现形式。公益广告叙事通过有效的启发与激活功能、传播与对话功能来达到其广告主题让受众接受的目的;公益广告叙事应遵循人性化、生活化和情境化原则,使公益广告的传播摆脱生硬说教的窠臼;公益广告的叙事方式主要在思想上化抽象为具象,在情感上变生硬说教为以情动人,在创意审美上改平铺直叙为匠心独具。  相似文献   

3.
公益广告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广告,具有公益性、观念性、社会性、教育性和广泛性等主要特征。公益广告内容丰富,主题涵盖提倡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等方面。公益广告的广泛传播,对于建设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广泛而又特殊的广告形式,公益广告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我国公益广告与西方公益广告在宣传内容、价值诉求等方面既有共同性的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文章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西公益广告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加深对中西公益广告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促进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旨在传播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积极向上理念的广告。公益广告在向社会公众传播时,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传播效应,语言的运用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我们的公益广告在创作上能够充分体现出语言美,能够深入进行修辞,让广告受众在感受汉语的"精妙"中接受"说理",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旨,那么,我们的公益广告就能达到广告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和谐、意境与语境的和谐、思想情感与语言情感的和谐,真正"吟"出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公益广告不同于普通广告,它是以公益的手段向公众利益提供服务的社会广告。通过我国公益广告发布、创意以及社会参与程度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现阶段公益广告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责任、道德意识、艺术欣赏等角度对其社会功能进行归纳,并且依据形式创意法则探讨未来公益广告设计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以普通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建构现实生活,映射时代特征。中国梦系列广告在虚拟的媒介建构中使用了轻松适当的标准,对公益广告进行内容选择和文化叙事,梦娃系列公益广告活动中符号和意义生产之间的关联、传统文化元素的植入与融合以及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运用。最后提出公益广告帮助中国梦政治话语走向媒介化、生活化,也帮助避免中国梦意义生产的泛化,从而给媒介超越固有的宣传、教化等提供了可能的出路,为中国梦观念的再塑提供必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公益广告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益广告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社会政治导向性向公众服务导向性转变的过程。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我国公益广告的主题配合政治宣传重点,主要围绕政治、爱国情操及传统美德,与民生有关的主题较少;创作手法单一,缺乏有震撼力、感染力的作品以及社会对做公益广告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公益广告应多关注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各类主题;积极反映农村及边缘地区面临的问题;提高创意和制作的水平以及完善其整体的运作机制等,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和重视,促使公益广告在我国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公益广告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生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呼唤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三者互为因果的辩证发展过程中,公益广告应运而生。它以短小轻便,喜闻乐见的广告形式.服务于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它是社会发展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特别是其中的生存智慧、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等值得公益广告给予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创造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是公益广告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公益广告题材规划的操作上,受众的种种差别,决定了题材选择的多层次性;现实的复杂性,要求公益广告具有针对性,决定了主题开掘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公益广告和科尔沁民歌的内容、形式、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思想、艺术、教育、社会、伦理五点共性,并表达具备上述五点共性的公益广告和科尔沁民歌是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突显的转型时期传播和宣传新型意识形态和实现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最佳载体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传统广告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并催生出一种新的广告媒体——空间广告媒体。它多以灯箱路牌广告、车身广告以及处于发展态势的液晶显示屏广告等形式存在,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人类活动空间资源和注意力资源,关注于不同类型的发布渠道,以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拓宽了广告信息的发布空间,但是也面临着难以平衡与其生存相关的各公共关系、发布周期难以掌握、广告投放效果不确定等困扰。为此,必须注重目标受众的情绪反应,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不断增强广告的针对性和形式上的创意性。  相似文献   

12.
电视广告传播与社会各种权力系统的相互交缠,构成了电视广告多元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公共领域功能,使得广告作为电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使命和价值就不仅仅只是商业信息的传输或市场营销的工具,更可能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冲突或博弈的载体.作为广告意义结构的一个重要层次,电视广告在社会意义层面常常表现为对社会资源或公共性议题的"依附"过程.而在这种"意义依附"当中,一方面使得电视广告成为受众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建构出某种社会公共性的价值观以维护公众的利益.本文力图具体阐述电视广告传播表现出的"意义依附"的特征,进而分析"意义依附"特征所具有的合理性与风险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公益广告,对促进社会发展、改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该文参考Forceville多模态隐喻理论,从保护水资源广告创作的三个角度——水资源破坏原因、水资源重要性、污水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希望对该类广告创造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告产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广告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平衡与互动,公益广告正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广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责问。公益广告凸现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伦理规范,是广告伦理价值的重要体现。政府、企业、广告媒体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加快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用语作为公共场合的一种语言信息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通过对舟山市党政机关及公共服务行业语言使用情况的多角度调查考察,了解舟山市社会用语的特点,目的是规范社会用语,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范,并以此为个案,探索当前我国中型开放城市社会用语的特点,提出语言规范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理性:协商、公共服务与协同善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理性确立于基本道德与政治价值之最深层次,是民主社会宪政体制的理性前提,是价值多元主义的整合机制。它涵摄着协商与公共服务双重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公众的权利理性、道德走向与精神建构,决定着公权运行者的运权理性、道德姿态与政治智慧。它在实践中以协同善治为价值旨归,倡导公民社会与公权领域携手治理公共事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善"与国家正义事业。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形象广告与一般手机短信广告在目的、内容、性质和发送对象上有较大区别。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类型主要分为公益信息型、宣传沟通型、礼仪服务型及其他类型等。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热点、群众生活、公益信息和社会组织自身信息等几个方面。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形式设计要短小精悍、生动引人、把握社会公众心理、灵活运用多媒体和坚持科学广告等。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与传统媒体结合,掌握发送时间,控制成本,重视意见反馈,等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旅游广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经济时代,旅游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资源、信息的竞争,并且还是“注意力”的竞争,而旅游广告无疑将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文章通过对两年来《中国旅游报》刊登的旅游广告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了中国旅游广告的大概情况,总结了目前各类型旅游企业的广告特点,指出目前旅游广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旅游机构应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旅游广告宣传,增强广告创意,突出产品个性,杜绝虚假广告,加强行业联合营销,逐步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9.
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密切相关,优秀的公益广告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公益广告的创意要寻找新的切入点,表现要注意画面、图片的选用切合主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文化心理对广告接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司法过程是一个叙事的过程。当事人通过动听的叙事争取利己的裁判,大众以道德为名建构美德佳话,法官在人情与法理之间徘徊。法官必须在不同的故事版本之间进行剪裁与抉择,既要避免道德裁判的质疑,维护法治的权威,又要回应大众的声音,保障裁判的公信力。法官只有保持张弛之间的合理限度,才能创造出裁判的美妙篇章。法律是可以被解释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