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大班幼儿的视角探究幼小衔接,采用“马赛克方法”,选取三所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幼儿园的 66 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学”为主题进行自由绘画和说画,并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的认知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与小学在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节奏、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三方合作:幼儿园用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的准备,小学积极做好接纳儿童入学的准备,家庭配合引导有序做好儿童入学的准备,三位一体使儿童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家庭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和家庭的教育倾向,对儿童入学后能否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以及儿童今后的成长,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根据我国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对儿童的25项个性品质和家庭教育倾向等33项进行调查,以使幼儿园和家庭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小学和幼儿园在管理体制、学习时间、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幼儿在向小学阶段过渡时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实现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是幼小衔接的主要目标。幼儿园体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体育课程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之后的小学教育阶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教师-学生评定量表〈T-CRS-C〉》2.1中文版与《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问卷》,考察了兰州市安宁区215名一年级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适应状况。研究表明,一年级流动儿童总体适应良好,但在行为控制与同辈社交能力方面适应较差。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任务取向、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一年级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与就读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家长较高的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担任班干部、就读Y小学与K小学积极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思想作为中国化新教育的独特创造,既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原则的吸收和借鉴,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离异与回归、对近代我国学前教育现实问题强烈关切的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陈鹤琴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生活为主要素材,通过儿童的生活来帮助儿童适应目前生活需要,进而不断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课程还应进行调整来适应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现实性、儿童作为课程活动主人的主体性、整体联系与灵活变通的兼顾性等实践品性。当前我们应积极借鉴陈鹤琴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思想,加强课程活动中对幼儿生活世界的关注关怀、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活化方式的融入水平、注重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积极建构与整体引领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幼儿园不仅要针对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要面向儿童开展有关“家庭生活”的教育。美国幼儿园普遍开设了针对儿童的家庭生活教育课程。以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公立学校的幼儿园为例,其家庭生活教育课程具有体系健全、结构清晰、内容呈螺旋式排列、配套资源丰富、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等特点。我国幼儿园课程虽然也有“家庭”相关的内容,但相对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美国幼儿园家庭生活教育课程对我国幼儿园完善“家庭”教育课程的体系与结构、内容与资源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幼教小学化是学前教育实践中一个长期存在但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粤西三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幼儿园设备、环境布置、幼儿一日生活、园所管理等方面具有小学化的倾向。针对小学化现象,从三方面分析了原因:一是用小学资源来办幼儿园是导致幼教小学化的直接原因,二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较低,难以胜任开展与幼儿相适宜的活动,三是家长对孩子知识学习的需求使得幼儿园突出了小学化倾向。本文从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培训、监督管理和挖掘农村幼教文化资源方面,提出了去小学化的政策建议和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量表,以西安市某小学510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幼小衔接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特征及现状。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良好,呈中等水平,但在年龄上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女孩的学习适应性高于男孩。并以幼小衔接断层理论为基础,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提出对策:外部包括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内部指儿童自身方面。在家庭方面,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培养一年级儿童的独立性和毅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学校方面,幼儿园加强与小学的交流,增强一年级儿童对小学的向往;小学要布置适合儿童的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衔接环境;在儿童自身方面,一年级儿童要树立自主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家校合力,培养一年级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宝阳幼儿为例,从幼儿心理需求为中心,通过对室内生活、学习和公共区域等三个方面及整体色彩的分析,深入地探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今天,我国愈发强调“深度学习”“高水平发展”和“高阶思维”的养成,儿童哲学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方面有着巨大潜力。然而,目前在幼儿园实施儿童哲学课程,还缺乏清晰的模式与指导策略,因此,为推动儿童哲学课程在幼儿园的深入应用,应在梳理幼儿园实施儿童哲学课程价值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探索儿童哲学融入的策略、刺激物的选择与效果评价,以推动儿童哲学在我国幼教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实施后,教师的角色有时更像是一个"点拨者"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他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幼小之间的“衔接点”——儿童入学适应能力的培养。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转变的过程是渐进的。幼儿园大班可以向小学的教学形式逐步靠拢,但要避免“小学化倾向”。此外,幼儿园和小学都需要进一步认识游戏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必要在小学低年级引入幼儿园以游戏为中心的指导方式,发挥游戏在“幼小衔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迁儿童在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适应问题。针对随迁儿童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学习适应和文化适应等问题,运用家庭功能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游戏作为最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方式,必然居于课程中的基础地位。游戏不断进入并居于课程中心位置的过程,即游戏课程化。游戏课程化是为了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与发展,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模式和幼儿教师培养的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他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核心。这一理论对儿童早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打破了传统教育囿于课堂和书本的教学方式;让儿童在操作中学习,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的、灌输性的教育模式;让儿童学会“终身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社会需要;让儿童快乐学习,尊重儿童生长规律,关注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子很快就要上小学了.我不知怎的,竟隐隐有些担心,担心他是否会喜欢、适应小学的生活.上幼儿园的儿子真是个快乐天使,他爱幼儿园,爱老师,爱上学.在儿子的心目中,当个"小学生"可是极神圣的.我真怕现实会惊醒了他美好的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中面临的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以及促进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的策略等方面对近六年来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能为这方面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于2021 年12 月12-14 日在福州召开。200 多位海峡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与教 师齐聚一堂,围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引领新时代学前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 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未来挑战以及建设高质量课程、做好0-3 岁儿童发展与保教服务、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积极探索学 前融合教育、开展基于专业认证的教师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大批工人下岗,经济收入没有保障,催生了大量贫困家庭的产生,生活于贫困家庭环境中的儿童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山东省聊城莘县和临沂费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所幼儿园的身心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从性别的角度来看,贫困家庭男孩的身体发展水平总体上高于女孩,而女孩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优于男孩。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街道中心幼儿园儿童的时间认知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县实验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的儿童,社会交往水平显著高于县实验幼儿园儿童,街道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县实验幼儿园儿童;街道中心幼儿园儿童的龋齿个数显著少于县实验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儿童。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理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历来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客观存在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幼儿游戏放任化”两种倾向,在矛盾分析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指导下,辩证分析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重视不同游戏中的学习重点与游戏间的连结性、丰富游戏材料及完善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