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4年5月,章士钊在日本东京创办了《甲寅》(月刊)杂志。在该杂志上,围绕着对袁世凯帝制的批判,章士钊发展了一套系统的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他以调和论为哲学依据,认为封建专制政治好同恶异,消灭了自己的异体,违背了事物的调和律,必然导致自我毁灭。由此,章士钊具体分析了封建专制毁灭的机理。本文认为,研究章士钊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本人的政治思想,而且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章士钊从提出“废学救国”到提出“苦学救国”所走过的弯路,以及他在建国后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而尽心尽力、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较全面地展示了章士钊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曾鲲化所著《中国铁路现势通论》一书中,新发现了章士钊先生早年撰写的一篇序文,为《章士钊全集》所未收。这篇佚文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章士钊思想新的资料。它写于章氏赴英前夕,从中反映出他这一阶段的思想状况和心态。  相似文献   

4.
章士钊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报人兼政治家。他曾任《苏报》、《民立报》主笔,并亲自创办了《国民日日报》、《独立周报》、《甲寅》(先后为月刊、日刊和周刊)等报刊,借此阐发政法主张,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关注。章士钊的办报历程,向我们清晰展示了他从倡言反满革命、宣扬民主共和、鼓吹"调和立国"、主张"联业自治"思想嬗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是消洛霍夫在其创作晚期,于1956年写作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解冻”时期是苏联文学自1954年以来10多年间文学创作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时期。由于《一个人的遭遇》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安德烈·索科洛夫这一艺术形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文学创作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因此在“解冻”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很自然地,我们谈及“解冻”时期,必会念及《一个人的遭遇》,而要理解安德烈·索科洛夫形象的意义和价值,也势必会和“解冻”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学…  相似文献   

6.
王统照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总体倾向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但其早期小说也呈现出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文章从王统照“五四”时期的美学思想入手,以现代文学观念和理论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象征主义、意识流、印象主义等现代派艺术手法在他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在历史的轨迹中阐述了产生这种风格的“精神气候”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孤傲孑立、无党无派的章士钊,晚年之所以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毅然走上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道路,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着如下原因:鲜明的人格特征和强烈的正义感,是他与中共长期合作的基本品质;民主人士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章士钊与中共长期合作的思想基础;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对民主人士的关怀与重用,对章士钊的转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章士钊(1881—1973年),字行严,笔名有秋桐、孤桐、黄中黄等。生于湖南长沙,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宣传家、社会政治活动家。他出生于社会动荡,清王朝腐败的时代,加上家境贫寒,父母早逝,逐渐养成了他执着自为的秉性,并渐渐产生了对社会的抗拒,反清革命思想渐次滋长。1902年春报考南京陆师学堂,决心从戎救国。章士钊读书“用功甚苦”,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的变法维新思想及其实践刁元庆,樊协太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和外交家.至于他的思想和他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作用、地位,则鲜为人知.因此,本文仅就黄遵宪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变法维新思想及其实践略作论述.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广东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恢复西方个人自由主义的传统、防止经济生活的政治化和官僚化,美国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哈耶克坚持法治和自由市场理想,并向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的观念提出了挑战.本文展示了哈耶克批驳追求公平分配的社会正义观念、论证法治下的自由市场理想的主要思维路径,并通过分析哈耶克的伦理学论证(自由市场“在原则上是无原则的”)和经济学论证(“梯级式进步”理论)所面临的困境而指出:尽管自由市场给个人选择和个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自由市场观念不能简单地否定和取代社会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美学思想简论邹吉忠一、生平、著述及思想特征元好问是金元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史学家。就美学思想而言,早年所著《论诗绝句》(三十首)和晚年所写的一些序文,发表了他对诗的见解,并以自己的创作,开创了完全不同于南宋江西诗派的诗风和诗歌艺术美学理论,对后...  相似文献   

12.
陆耀东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撰文《“五四”时期的鲁迅与传统文化》指出,“五四”时期的鲁迅,在家庭中,作为长子、长兄,在教育部,作为分管文化工作的官员,其言行大多未逾传统文化规范。作为大学教师,他在教学和学术活动中的“反传统”,主要表现为:敢于赞许文学中的创新和在研究中敢于发表创见。作为作家、思想家的鲁迅,则激烈地“反传统”,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文化急剧转型的必需,是创建新文化的必需。他的“反传统”内涵,在社会制度、封建等级观念、政教观念方面,主要是“破除”;在文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文学观念曾经是文艺理论方面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刘再复同志这一两年发表的一些有关论文,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和建立符合我们今天对文学认识的科学的文学观念,这无疑是理论界普逼关心的重要课题。应该说明,刘再复同志的文章有不少好的、富有启发性的见解。本文仅就他文章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与刘再复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理论与实践谢增寿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重新确立了国民党的理论纲领,对国民党作了一些改造,到抗日战争时期,其政党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备。本文试就蒋介石在抗战时期的政党理论与实践作一简要论述。(一)、蒋介石认为,唯有中...  相似文献   

15.
考察现代文学的起点,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现象:即从总体说,“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新变先于文学创作实践的新变,而且文学理论的完备性和丰富性也超出了文学实践成果所体现的程度。也就是说。在现代文学的起始阶段,存在着理论先行、创作滞后的现象。如鲁迅早在1907年就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倡导张扬个性的文学,而他的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18年5月才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标志着他思想转变的彻底完成。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是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从他在莱茵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但这时,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还未彻底完成。 后来,反动政府公然查封莱茵报的事实,使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促使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完成了哲学上的转变。对此,马克思有过清楚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毕生的革命生涯中 ,十分重视廉政建设。在八年抗战期间他从多方面对廉政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措施 ,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及边区的政权建设 ,取得了很大成效。一、开展防腐思想教育 ,着力于从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坚固堡垒毛泽东历来重视思想教育和思想斗争在廉政建设中的意义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就主张思想建党优于组织建党。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当时党和边区政权建设所面临的特殊环境 ,毛泽东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防腐拒变的根本措施。他认为 ,共产党的本色是廉洁奉公 ,共…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广义的教育实践,并成功地把握了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去招导实践,他的教育理论既丰富又自成体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苏氏认为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始终。他曾说“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的精神面貌的因素。”“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第 5期《文学评论》发表了江弱水的文章《帝国的铿锵 :从吉卜林到闻一多》 ,声称吉卜林从思想和艺术上给了闻一多直接的、重大的和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从闻一多思想艺术观基本形成期的九年清华生活入手 ,进而分析其思想艺术观产生飞跃深刻变化的西南联大九年生活 ,将其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想观念和充满个性化艺术特征的新格律诗的理论与实践 ,放置到世界潮流及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背景中加以全面地展现、分析 ,得出闻一多思想和文艺观念的形成、发展、变化均与吉卜林无任何直接或特别关系的结论 ,全面否定了江弱水《帝国的铿锵 :从吉卜林到闻一多》一文强加到闻一多先生身上的种种错误和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20.
邓演达关于革命主体的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从北伐战争到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是他极其重视并努力从实践上解决农民问题的阶段。第二次出国期间,是他进行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革命主体思想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并形成平民革命理论的阶段。回国组党时期,是他的平民革命理论成熟并形成革命行动纲领的阶段。这三个时期三个阶段是连续的、不断进步的。他的平民革命理论是在实践斗争、实地考察和深入理论研究中逐步成熟和逐步完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