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色域隐喻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颜色域是人类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颜色域隐喻义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于隐喻化过程中。本文通过对颜色域隐喻的意义及产生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 ,认为颜色域隐喻的相似点是人们在隐喻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指出认知能力在隐喻使用者创造隐喻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隐喻的相似性理解,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比较语言。语用学派认为隐喻理解是言语行为,要经过语用推理,才能得以理解。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与人们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相一致,不需要复杂的语用推理。基于以上各派的研究,认知语言学派提出隐喻语言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类语言的概念体系之一。认知语言学派的观点符合我们认识世界的现实,认为隐喻的认知方式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隐喻的相似性并不是必然的、预设的和推导出的,而是由人们的心理认知创造的。这一解释合乎人们日常理解隐喻的认知心理过程。认知理解过程依赖的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图式和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对语法隐喻,人们有多种研究和界定方法。由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可以推出,语法隐喻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合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体现。意义渗透到语法结构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之间的转化。把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对语法隐喻,人们有多种研究和界定方法.由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可以推出,语法隐喻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合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体现.意义渗透到语法结构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之间的转化.把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网络语言的产生是隐喻和转喻思维的结果。施喻者突显了始源域和目标域在某一点上的相似性,或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用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从而成功地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即两个认知领域的结构映射。认知是形成隐喻这种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科技英语中广泛存在的隐喻表达的生成也正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空间映射、再经过概念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爱情作为人类体验深重久远的感情之一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其隐喻表达在人类口头与书面语言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英汉爱情隐喻跨域映射可分为“爱情域与具体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和“爱情域与抽象域之间的跨域映射”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修辞格的隐喻近二十多年来受到认知语言学派的挑战,让人们对语言有了重新认识,即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方位隐喻中的“上下”域的隐喻拓展意义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模式。隐喻的本质就是喻源域与喻体域这两个观念域之间的跨域映射。文章以格林童话故事的中译本为例,根据隐喻理论中的意象映射概念,采用心理分析的手段,来解释说明童话故事中隐喻翻译存在的误译或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10.
映射是把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联系起来,以具体的或熟悉的概念理解抽象的、陌生的概念所形成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是通过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映射机制的特征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隐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本草纲目》药名复音词汇的隐喻命名涉及到认知主体的各个认知域,尤其是草部类药名词汇的隐喻命名具有典型性。文章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考察草部类药名复音词语的认知域(始源域)特征,分析各个认知域的使用频率,构建隐喻命名形成的等级范畴次序。  相似文献   

12.
在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基于COCA语料库,对"希望"(hope)隐喻进行研究,考察其始源域的主要构成,探求希望隐喻的认知理据。结果表明,"希望"隐喻的主要始源域有:光和火,细小和绵长之物,水和风等流体。希望概念的隐喻映射是以人们对始源域的体验和认知为基础的。"希望"隐喻植根于文化之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通常把拟人视作最典型的本体(实体)隐喻,称为拟人隐喻,从而认为隐喻和拟人都是基于体验性和相似性的源域向靶域的映射。在认同隐喻和拟人都是不同概念间跨域联结的心智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隐喻是喻体(源域)向本体(靶域)的静态映射,本体、喻体在字面上兼具;而拟人是将本体融合在拟体中,非人本体被活化在拟体人中,并不显现,源域中拟人之体代其行事,从而得出结论:拟人是基于“转喻人”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论文从认知角度讨论了汉语中词语的隐喻投射,并根据隐喻认知的原域和目标域的理论,详细的分析了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词语的隐喻投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上下"域方位隐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传统修辞格的隐喻近二十多年来受到认知语言学派的挑战,让人们对语言有了重新认识,即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方位隐喻中的"上下"域的隐喻拓展意义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命是植物”的隐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的,人们往往用具体的、熟知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结合隐喻理论,分析汉语中“生命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所体现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隐喻和转喻是传统语言学上的修辞手段,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在色系和源域上体现出的一致性,也说明了隐喻、转喻是人类共有的基本认知方式。人类通过源域到颜色域的映射,来获得颜色认知,同时精准地描摹颜色,细分颜色间的差异。在颜色认知的过程中,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也承载着民族的某些特性,通过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源域与色系的对比来帮助了解语言背后的民族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顺利进行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和英汉互译活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隐喻的推理机制 ,来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论述了隐喻推理的一般理论 ,并分析隐喻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机制。强调了隐喻推理机制中两对话域对话、选择及整合的开放性、双向性、流动性、渗透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论述隐喻推理机制的心理空间流程图式 :对话、渗透、限制性 (多 )双边选择和概念整合 ,从而找到一条全面而有效的方法来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多年来,隐喻的传统修辞受到了认知语言学的挑战,使人们对隐喻有了新的认识.隐喻并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方位隐喻中的"前后"域的隐喻拓展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英隐喻认知方式对比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隐喻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更是人类感悟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由于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有着类似的看法和感受,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隐喻呈现出跨文化的相似性。又因为各民族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语言隐喻在认知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作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隐喻认知的心理基础、认知结构和认知模型等方面对汉英隐喻的认知方式进行对比考察,从而揭示汉英隐喻认知方式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