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逻辑基础是深入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前提是准确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境遇,要求科学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设,致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以夯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使之担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系统性的培育机制、多元化的输送方式三个方面。究其原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应搭建立体的文化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巩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健全青年学子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化意义、民族意义。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缺乏科学理论支撑、文化复古主义和汉学主义倾向严重、课程设计脱离青年主体需求等问题。在新时代下,应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与指导地位,科学地选择、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构建科学教学思路,秉持知识传授和价值教育兼备的理念,探索多元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必须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必须对他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清、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偏弱等诸多问题。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准确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方位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承载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处世之道、立世之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历史教育相嵌合是增强教育生命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的题中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历史教育,必须要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厘清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它具有教育对象大众化、反映内容有时代感、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在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倡导弘扬家训文化可以更多地发挥其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行为激励等功能。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家训文化的理论研究、推进家训文化的实体建设、加大家训文化的宣传力度等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实践凝结起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育人资源,其中的廉洁思想也尤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与自信以及提高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借力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自主学习、文化场域、网络传播而展开。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大学生人格理想的实现。目前,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在高校面临着教育方式缺少实效性、群体负面效应的影响和手机文化的不良传播等实践困境。要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重要时间节点注重礼仪文化的宣传、充分挖掘新媒体对礼仪文化的作用和搭建平台载体丰富礼仪文化等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中道德素养教育、爱国精神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都是现在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高校要提高认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优势及资源优势,多方面、多形式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决定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普遍缺失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西方文化强势渗透进大学校园,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文章全面阐述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的提出将促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成长;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内容模糊、方式单一、环境欠佳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革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具体策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重要的是因为它可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一些问题,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使大学生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智慧,实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4.
水文化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水文化教育,对于弘扬传承中华水文化、宣传普及国情水情、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华夏历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积极开展水文化教育已成为社会大众教育,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立足社会实践,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加快知识获取的速度,增加情感培养的深度,强化意志锤炼的韧度,提升行为管控的力度;高校应该以教育型实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教育,以主题型社会实践突出家国情怀教育,以服务型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关爱教育,以素养型社会实践彰显人格修养教育;为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稳固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高校应明确顶层设计,注重基地建设,强化师资培养,完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与性灵、德行优先、德育模式、因材施教、礼乐陶冶、笃行精神等六个方面存在缺失。要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必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探究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重视基础文科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保护母语,爱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深入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增强其文化内容的理论魅力,继而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校园活动中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凸显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创新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智慧的宝贵财富.在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东西方文化思想碰撞交流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意义、现存问题和优化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勇于肩负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