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卡夫卡和狄更斯表面上很少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在、深层上却是互相关联的。他们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对家庭一社会冲突主题的关注。卡夫卡称他的《美国》是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不折不扣”的“模仿”,是从狄更斯那里借来的梦,箱子意象、无罪者负罪、父母形象的投射是两部作品共同探讨的问题。比较研究是一个双向阐释的过程,卡夫卡的《美国》受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启发,而从《美国》的角度来反观《大卫·科波菲尔》,我们对狄更斯的作品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讨论了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双关语及其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关语是语言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格,它能使语言简练、诙谐,具有多功能的修辞效果。本文试从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合作原则角度,对双关语的使用和理解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段,英语中的双关语可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句法双关。在英语写作中,双关语能增加语言的幽默感和感染力,提升语言的趣味性,增强语言的讽刺效果,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作品的文学水准。  相似文献   

5.
巧妙地运用双关语是增强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双关的理解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个 人的广博阅历、细致观察和丰富想像。贴切且新颖的双关可以使事理深入浅出,褒贬鲜明,又不失幽默。文章从 双关语的概念淡起,分析双关语的形成、应用及效果,以此展现其丰富内涵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幽默语言从其社会功能来看,它主要是能引人发笑,产生乐趣;从其语言特征来看,修辞格尤其是双关语常用于其中,而双关语又是其中最常见的。双关语是幽默的主要载体,许多幽默语言就是建立在这种双关语的基础上,因而往往令人费解,耐人寻味,喜剧效果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双关语”作为一种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具有简洁、含蓄、情趣、意境的功能。众多学者对此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电影中“双关语”的研究还薄弱。鉴于此,笔者对英语电影片名中“双关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了电影片名中“双关语”的辨认途径和理解过程,以期抛砖引玉,为陵领域的“双关语”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双关是说话人利用语言文字上谐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语言单位具有表面和内里两层意思的修辞手段。从语用的角度看,说话人运用双关语发送信息和受话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在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受话人能够透过话语的表面意义理解双关语的内在含义。在双关语的解码和语义呈现过程中,认知语境里的新旧信息互相作用改变了读者的认知环境,产生了新的语境意义。双关语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恰当地运用双关语可以使语言音韵和谐、生动幽默,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收到良好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借助怪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19世纪伦敦的都市变迁。它是异化的空间,腐败和罪恶的滋生之地和畸形人物的诞生场所。本文从人物塑造、背景刻画等方面分析狄更斯《荒凉山庄》的怪诞表征,探讨其深层意蕴,认为它不仅成为狄更斯揭露现实、批判现实的有力的艺术手段,而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恰如其分地传达了狄更斯对伦敦人民生存困境的焦虑。  相似文献   

10.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具代表性、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语言特色。人物语言的口语化是狄更斯构建该作品语言风格的主要技巧之一。从语音、语法和词汇3个层面分析了该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口语化手段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所起的功能和作用。口语化的创作手段不仅揭示出人物的社会属性,而且还反映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斯向来被视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然其作品明显具有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品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乃至作家整个创作受到基督教信仰重要影响。长期为人所不知或忽略的《我们主的一生》为此提供了重要依据。此乃狄更斯专为自己孩子所作私人文本,在其去世64年后方始发表。该作品清楚表明狄更斯熟悉圣经,特别注重基督教信仰中仁爱、宽恕、谦卑,并相对淡化公义和审判等教义。这与其作品所体现的“以善为美”、“团圆结局”、“恶人悔改”等模式及温馨人情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管小说作者身份如何,都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带入创作,形成了维多利亚时期文坛一道特别的风景,其中卡莱尔、迪斯雷利、狄更斯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人的作品,标志了19世纪早期的英国浪漫主义向19世纪中晚期的批判现实主义转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创造都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智性掘进,被视为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卡夫卡,其作品中巧妙的意象构思,独异的框架结构,仍有前人留下的痕迹.他富于创造性的地方是把前人作品中潜在的趋向明晰化,拓展出一片新的文学天空。卡夫卡的《变形记》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狄更斯的影响,而真正的影响是一种创造,卡夫卡跟随前辈文学大师,走出了完全只属于他自己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4.
说“到家”     
"到家"是汉语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两种同形异构形式。本文重点讨论意义虚化的"到家",通过分析"到家"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以及"A/V到家"结构的特点,得出结论第二种形式的"到家"已经开始词缀化,并重新确定了"到家"的词类。本文还分析了利用"到家"的双重意义构成的双关用法。  相似文献   

15.
散文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增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的重要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重要散文篇目的思想内容、结构与语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散文主题的表达方式、结构与线索的设置、语言文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才能获得散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题材的选择深受英国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影响。狄更斯和老舍分别把创作定格在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伦敦和北京,并把下层市民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反映现实黑暗,揭露社会问题,并加以批判、抨击。  相似文献   

17.
两个世界的争夺——《雾都孤儿》两种文本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典小说《雾都孤儿》和其银幕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认为影片同原著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从《雾都孤儿》两种不同的文本中,可以看到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缩影,体会到善与恶两个世界的争夺。两种不同的文本都透露出善与恶这两种力量对主人公的“教育”作用,而“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了狄更斯演讲集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具体例子证明 ,狄更斯的演讲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狄更斯作品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状况、尤其是小说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演讲还为研究狄更斯的文学观提供了有用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所有作品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都堪称是最完美之作品,体现出他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运用一系列的艺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长短句并用、人物的本色语言、重复与对偶等等,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