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说:“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心有很深的同情”(《老舍选集·自序》)。又说“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怎样学习语言》)。大杂院是北京的贫民窟,寒苦出身的老舍常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对大杂院的描写,来反映“苦人”——城市下层劳动者的命运。抒发自己对社会的观感。《柳家大院》便是典型的篇什。熟悉生活并不意味着认识了生活,老舍认为一个作家“最要紧的”。是要“在平凡的事情中看出意义”(《事实的运用》)。《柳家大院》写的是王家小媳妇的惨死,但作品的深刻  相似文献   

2.
胡同情趣     
我是从小在北京东城区小细管胡同里长大的,这个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南宽北窄、曲里拐弯的小胡同,胡同南接什锦花园,北通魏家胡同。我家住的9号院是胡同中间偏西的一个大杂院,  相似文献   

3.
“龙江对我来说,是一首美丽的童谣,一个五彩的梦幻……”爸爸呡了一口清茶,眯着双眼,娓娓讲述着他童年时的龙江江畔的生活趣事:捞浮萍,钓鱼儿;大人们在溪边洗衣、淘米、小伙伴们光着腚在水里嬉戏、打水仗……一幅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图。  相似文献   

4.
轶文 《社区》2005,(21):58-58
提起我家老宅院里的那棵大枣树,真可以说得上远近闻名。甭说一个胡同的,就连相邻几个胡同的老街坊们也都对它的“高大形象”印象颇深。站在胡同口,用不着踮脚,就能望见它那耸入云端的树冠。对于这棵枣树,我也只是偶尔说起,并未日有所思,它却常常奇怪地走进我的梦中。我家旧居位于北京西城辟才胡同内梯子胡同5号院。那棵参天拔地的大枣树就矗立在小院中央。树腰粗得两个大人都抱不过来。记得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大枣村就这么粗。大人们把这棵寿高百年的大枣树称做“老寿星”,可在我眼里,它始终像是一条血气方刚的汉子,雄姿英发,蓬勃峥嵘,一枝一…  相似文献   

5.
怀念老街坊     
我是一个老北京人,50年代生人,生长在宣武区牛街地区一条普通的小胡同的大杂院里.在牛街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绝大部分是回民,我也不例外,也是回民. 我们这条胡同叫吴家桥四条(当然,还有头条、二条、三条,在这里就不说了),我们这个大杂院是5号,在这个大杂院里住着七户人家.您想,本来不大的院子住着7户人家,那热闹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6.
江菲 《社区》2004,(5):46-48
“一个人得了小病就把他杀了吗”华新民逛院子,特别要看看厨房和卫生间,还要拍下来。她要让那些攻击四合院的人看到:四合院不是又脏又乱,而是安静又舒适的。人们为什么不去想四合院变成大杂院的根源?她不停地问我:如果四合院依然像以前是一家一户的,怎么会有私搭乱建?如果人住多了,有关部门重新安置,又有谁会愿意一家几代挤在小窝棚里?老人们回忆,解放前,胡同里是没有公共厕所的。院门一关,四合而居,家家有一口上水井,一口渗水井,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有的老宅院的澡盆和厕所已用了近百年。“文革”中大批人口迁入这些老院子,房子不够住,于是…  相似文献   

7.
阿细 《社区》2008,(14):60-61
一张合作社包点心的黄草纸,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市里林立着无数高楼,三环边儿上24层的那一幢里有我的家。我是个大杂院里出来的孩子,楼里住的又大都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当初刚搬进来时,我戏称这楼是“青年楼”,还兴冲冲地和老公说可以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甩甩扑克,周末一起爬爬山。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的大杂院很有名,但随着城市街区的改造,不断崛起一片片高楼,如今这样的建筑已越来越少了。大杂院逐渐成为京城的孤品遗留在老城区。朝外86号大院当年北京有数不清的大杂院。就我所居住的朝外大街,胡同里一大片一大片的灰平房都是一个连一个的大杂院。一般一个院子住着五户以上的人家,通常就被称为大杂院。有人写过朝外的椿树大院。那个大院确实很大,住着几十户人家,但不是朝外最大的大杂院。最大  相似文献   

9.
耀忠  秋雨 《社区》2012,(6):47-48
电影《剃头匠》讲述的是在北京胡同里,一位老剃头匠敬大爷的故事。这也是靖奎老人的真实生活故事。电影里的敬大爷原名叫靖奎,敬大爷从12岁学剃头,干了80多年,至今仍住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过着北京城内最底层最普通也是最平淡的生活,这一年已经94岁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务周到,深得老主顾们的喜爱。现在每天仍旧骑着三轮车上门给顾客理发,沿着一条单调平淡的轨迹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年少的记忆里,多是一些五彩缤纷的欢快事儿,偶尔有片愁云掠过,也很快会被一阵风儿吹走。但我一看到夏季里低飞的蜻蜓,愧疚的感觉便一点点弥漫开来。那还是在我孩童时,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我屁颠屁颠地跟在爸爸和大人们的身后去水库钓鱼。大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竿,我则欢喜地看天又看地:天是那种明澈的蓝,倒  相似文献   

11.
他们自制了一张“结婚证”,是用20世纪80年代通用的一种奖状做的,上面写着“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白头偕老,挑战传统”。他们给自己营建了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只有那些可以理解包容他们的人:双方的家族、个别老同学、大杂院里的部分邻居,还有圈子里的少数朋友。只有在这里面,他们的婚姻才是安全的。为了纪念“结婚”20年,他们专门照了相,这在当年是不可想像的,正如新华社在一篇同性恋报道中所指出的:一个以隐秘为特征的时代结束了  相似文献   

12.
嘴馋的教训     
孙椿岚 《新少年》2009,(11):45-45
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小女孩儿,别看文文静静的总被大人夸奖,但我有时候也调皮,还贪吃,除了上课和睡觉之外,嘴总是不闲着。比我大几岁、已经知道“臭美”的姐姐叫我“天吃星”。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对灾难的“翻译”,表现了一种漫不经心的徐缓。日本人则直截了当、咄咄逼人得多。我小的时候,就对礼堂里的“太平门”三字百思不得其解。问了大人,说那是一扇平日里用不着的门,不用管它就是了。  相似文献   

14.
    
在屋内撑伞会长不高的。大人们都这么说。其实伞怎么会在屋里撑开呢?那纯是儿时纯真幼稚的举止,尽管这样,可从此也不曾在屋内撑过伞。伞,注定是在雨中撑开的。一把油纸伞,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悄悄走进我的心。小时候就渴望有一把伞,可那时,全家仅有的一把伞根本轮不到我。只有在晴天,在屋里偷偷地撑开,陶醉一番。那一种快乐的滋味换来的结果是大人的“在屋内撑伞会长不高的”批语。大人们是无法理解那种心情。心里想着长高,心里也想着有一把伞;终于到了懂事的时候,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把伞。那把伞陪伴我从家的雨巷中走出,走进了学校。“出门别…  相似文献   

15.
儿童节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记忆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幸福与悲伤对一个孩子来讲,曾经是多么惊天动地不可磨灭的诗篇。五十年代:以延安第二保育院为前身的六一幼儿院对孩子的保健护理有着一套严谨的制度。四十年后走进“六一”感觉都变了。只有西南角的一栋老房子没有变,青石板的屋顶,灰墙绿门窗,古朴典雅,亲切熟悉。四五岁的我只能看到柏树墙,桃树林的环抱中,隐约露出1/3的房屋轮廓,显得十分奇特,伸头探脑地想弄个明白。大人们连忙制止:那是隔离区,不能去。见我似懂非懂又告知,就是小病房。以我当时的见识,对绿荫环绕的病房当然新奇。每有机会从此路过都会多看几眼,可惜的是柏树墙蜿蜒曲折,桃、梨树层层叠嶂, 看清里面是难上难——探求的欲望却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里有几位受到小观众喜爱的主持人,鞠萍姐姐,小鹿姐姐,还有“花姐姐”曾媛。“花姐姐”每天傍晚出现在《大风车》里,甜甜的笑容,柔柔的声音,善解人意的话语,连大观众都觉得舒坦。“花姐姐”还在每周末直播的《风车转转转》里通过热线和小朋友对活,与演播室现场的小朋友讨论各种问题,童言无忌,小朋友的实话实说往往比大人们来得更实在更直接,曾媛也给人一种如鱼得水无拘无束的感觉。 虽然与少儿节目里的童真童  相似文献   

17.
歌珊 《社区》2009,(21):56-56
孩子收到压岁钱后,妈妈们犯愁:如果强行剥夺其对金钱的处理权,担心对孩子以后“钱”途不利;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又害怕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或许我们应该向美国父母学习:4岁的孩子会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花钱.8岁时会和大人一起讨论财经问题,“大富翁”来自“小财主”——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8,(6):4-6
所谓奇人,在古代又被称为“异人”。顾名思义,“异人”也就是有异于常人的人。异人传闻,古已有之。凡读过《山海经》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神话集里面一共记载了30多个怪异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里分别生活着不同类型的人种。其中有“大人国”里的大人、“小人国”里的小人、“白民国”里的白人,还有生活在奇肱国、互人国、无臀国、结胸国、枭阳国、凿齿国、三首国、长臂国、玄股国、毛民国、儋耳国、一目国、一臂国、三身国、羽民国、贯胸国、劳民国等各色各样的奇异人种,这些国家大多数是以其人种和奇异之处而被《山海经》的作者命名的。  相似文献   

19.
高国春 《社区》2002,(20):30-30
今年全国高考要求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让考生写出自己是如何待人处世的。这个题目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深深思考。小时侯,我住在一个大院内。那个时侯日子虽然很苦,但邻里之间却亲热的像是一家人。若是赶上谁家做好吃的,邻居们也都要尝个鲜。院内有一棵老树,每天傍晚树下便坐满了男女老少。大人们拉家常,小孩们捉迷藏。要是有谁家的小孩哭了,就会有人去抱一抱,逗一逗……一次我父亲外出,不巧又赶上母亲生病住院,我们兄妹4人只好被送到邻居家去住。那家人硬是让我们睡床上,他家的大人、孩子却睡在地上。现在想起…  相似文献   

20.
笔者的一个表妹去日本有8年了。去年7月回国,虽已回来了半年,但早在日本形成的“走路匆匆,吃饭匆匆,说话匆匆”的习惯还是丝毫没改掉,刚回来的那段日子,特别看不惯先生和孩子在周末的那长长的一个懒觉,觉得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因此不管先生大叫“家里没有生活气氛”,也不管孩子大嚷“妈妈不懂感情”,周末上午还是骑着自行车到自己的公司里去了。表妹对笔者说:“他们要睡觉就睡吧,我利用他们睡懒觉的三个小时,做好了几件事再回家,他们也只刚刚起床呢。”她感慨地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