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82年至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各民族跨省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各民族跨省流动人口的性别结构变化特征具有差异性,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多有所下降,人力资源禀赋持续升级;多数民族跨省流动人口的流向较为稳定,并且多从所属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地向相邻省份或东部地区省份流动;多数民族跨省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整体有所扩大,城-城流动比例明显上升,流动原因呈现经济化态势,流动时间趋于长期化。各民族日趋频繁的跨省人口流动使得民族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与各民族全方位的互嵌更加成为可能。今后应把握机遇,在促进民族团结、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与构建民族全方位互嵌格局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总结规律、探索经验。40年来的人口流动过程中,我国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完善了工作体系、创新丰富了工作手段、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借鉴了国外经验并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中国人口流动的历史过程中,还产生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出了我国人口流动的规律。人口流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力、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了区域均衡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了中国人口结构和布局,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人口流动未来会出现新特征:流动方向上出现人口回流趋势且城城流动增加;超大城市的人口流入趋势放缓;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增大;少数民族及外籍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应统筹安排好未来的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以面临人口流动的新形势、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作为区域人口数量机械变动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区域人口的特征,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特征及趋势进行正确把握,有利于提高人口管理的科学性,人口决策的正确性.在分析云南省迁移与流动人口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云南省迁移与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省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机制,合理引导迁移与流动,提高云南省人口的现代化程度,加强人口管理的科学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已有的关于西藏人口流动的研究多使用局部调查或统计资料,难以反映西藏人口流动的全貌。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西藏与全国比较的角度,较全貌地分析了西藏流动人口的规模、地区分布、流动目的、受教育程度、性别结构、生育状况等。研究发现,西藏呈现人口净流入,但流动人口规模不大;流入人口来源地比较集中,带有明显的"地缘性"特点;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净流入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流动人口生育水平低于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5.
户籍制度改革使得人口流动加剧,必然会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严峻挑战,要求社会保障制度随之做出变革。在关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同时,应关注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流动老年人,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老年人由于自身的流动导致在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社会保障上陷入参保但待遇享受受限的困境,其权益受损。为保障流动老年人的权利,最根本的举措在于完善基于公民权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在整合现有社会保险制度并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商业保险作为基本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从而进一步保障流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跨省流动与省内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2005年10月初进行的932份四川、广东农民工问卷调查,发现跨省流动和省内流动农民工在来源地、性别、年龄特征、文化程度、职业分布、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影响因素、生活费开支、年收入节余、工作期望、分项指标工作满意度、留城意向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总体工作满意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该研究不支持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同时提出了农民工流动的“双拉力”理论。  相似文献   

7.
运用人口生态理论,对浙南青田地区跨国人口流动的典型案例进行长时段的个案考察可以发现,该地域人口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推动了人口跨国向海外流动寻求生存之路,其数量与规模大致经历了"出国萌芽——出国高潮——出国低谷——出国繁盛"变迁的轨迹;随着青田地域与海外各国境况的变迁,青田跨国流动的人口结构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其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有利于实现青田跨国流动人口群体的生态平衡与整体素质的提升;青田地域跨国流动人口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之影响,体现了人口生态系统的和谐,发挥了"以侨为桥"的现实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人口移民在海外的壮大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过程,在人力资源配置领域中表现为由计划配置到市场配置的路径变迁过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日益表现为社会人口大规模的市场化流动,这是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所必然内含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特征就是失业人口日益显形化、流动人口规模日益扩张、人口流动空间日益拓展、农民市民化主导、流动人口家庭化。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人口是中华民族人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近三十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的发文量、核心作者、主要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少数民族人口研究主要包括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镇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民族关系等主要议题。发现少数民族人口研究存在微观数据分析较少、研究学科时间比较单一、动态研究有待加强等不足,未来学界应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民族互嵌结构、少数民族人口现代化方向精耕深耕,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大规模快速流动以及家庭、宗族等传统社会微观组织单元的削弱和单位体制的解体,社会管理须构建和强化新的微观组织单元来实现个体组织化。社区作为国家与民众互动的基本界面,既有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多种社会政策需求,又有丰富的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资利用,因此是创新社会管理首选的微观组织基础。我们可以借鉴能促型国家的理念,激发社区、居民的潜能,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提高社区的组织化水平,从而以社区夯实社会管理之基。在操作上,可考虑以支持家庭发展的社区社会福利递送为抓手,同时打造社区面向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的平台,实现社会管理的上游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