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奋斗了一生。囿于实际情况,他曾考虑将台湾作为反清活动的一个据点。国民政府建立后,鉴于日本占领台湾的现状,加强了与台湾的民间联系。在二次大战中,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美英承诺在日本战败后将台湾归还中国。台湾资源调查委员会筹划收复台湾的具体工作。1945年,国民政府收复台湾。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促进台湾回归祖国的实践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时刻关心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一直把台湾作为他从事革命事业的重要根据地;他多次到台湾,宣传革命思想,领导台湾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决心使沦陷于日本铁蹄下的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实践,不仅唤醒了台湾人民抗日救国的民族、民主意识,而且激发了台湾人民的革命斗志,促进了台湾抗日斗争高潮的到来。台湾人民积极投身中国革命洪流,并与祖国大陆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台湾回归祖国的伟大成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海峡两岸人民为了祖国统一而共同战斗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在从事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积极争取日本朝野人士的合作与支持。他与日本浪人首领头山满,有长达28年的交往,保持终生的友谊。文章根据中日相关史料,对孙中山与头山满的交往史事,进行了梳理,并对这类交往在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中起何种作用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与日本的交往时间最长,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曾寄希望于日本的外援上,但其结果均遭失败,不过是几度幻想而已。诸多教训使孙中山先生认识到:中国的事情,不但不能依赖日本军国主义,而且必须反对它的侵略才能办好。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与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从一八九四年组织兴中会,到一九二五年逝世,三十多年间,先后踏上日本国土十五次,居留的时间共达八、九年。他在日本渡过的时间占他革命生涯的四分之一还多。他在日本结交的朋友不下数百人。因此,孙中山对日本和日本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说日本是他的第二故乡。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生的事业和日本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海外为基地的,而日本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尤为显著。在日本,孙中山一方面广泛结交朝野人士,以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对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了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这种日本情结虽然有局限和不足,但表明了孙中山的宽广胸怀。孙中山与日本人士的交往扩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而使中国民主革命带有一定的国际性。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表明他既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位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台湾先进青年深感只有祖国强大才能解救被日本殖民者奴役的台湾,因此,他们纷纷参加祖国大陆的革命运动。1926年12月,在祖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广东的台湾青年学生在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了广东台湾学生联合会。为了更好声援台湾人民反日斗争,1927年2月5日,戴季陶应广东台湾学生联合会之邀,在黄埔军校作了名为《孙中山与台湾》的演讲。该演讲使台湾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孙中山在临终之际,不仅关心台湾同胞及其革命事业,而且还高瞻远瞩,放眼东方和全世界,把台湾人民的解放事业与世界被压迫民族、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出了联合世界被压迫民族和无产阶级共同打倒帝国主义的建议,进而为台湾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亚洲主义》是一九二四年孙中山最后一次到日本的重要演讲,也是他革命一世最后一次的长篇讲话。他以《大亚洲主义》为题,却批判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亚洲主义”,表现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家的鲜明反帝立场和他晚期的光辉思想。在这个重要问题上,日本学者有各种观点的大量论著,但是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或误解,有关孙中山传记和论著很少提及和探讨。孙中山从来不是大亚洲主义者。他讲的《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亚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主办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日至2l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大陆各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8,(6)
男人的健康唯一出路就是女人和书,这话其实是孙中山先生说的。上个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有位日本朋友问他,你平常最喜欢的是什么?孙中山说:"我最喜欢两样,第一是书,第二是女人。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章太炎写了很多文章,宣传革命排满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舆论宣传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文章锋芒直指清朝政府,对瓦解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起了很大作用.他一生曾“七被迫捕,三入牢狱”,为逃避清政府的追捕,武昌起义前曾三次去日本避难.1899年5月第一次去日本,7月返回上海.第二次是1902年1月东渡日本,于横滨结识孙中山“始定交”,在日本逗留三个月回国.第三次是1906年6月出狱即前往东京,任《民报》主编,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本文就章太炎第三次去日本的活动,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3.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十四岁就进入高等学堂学习。由于他早年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在课余讨论时事时,他曾激昂慷慨地说过: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庆应大学文科学习文学、哲学。这时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开展了民主革命活动。 1911年(即辛亥革命的一年)春天,林觉民在日本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云事情  相似文献   

14.
何立波 《中华魂》2008,(1):12-15
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杨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孙中山的小老乡,当过孙中山的随从侍卫,曾冒死炸伤参与策划刺杀宋教仁的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在我党早期革命史上,他更是一位重要人物。他是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15.
9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当时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在水深火热中的台湾同胞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不怕不识货     
苗向东 《可乐》2010,(11):41-41
孙中山从日本留学返国,途经武昌,慕名拜会张之洞。总督府前,卫士拦住他不让进。孙中山有些不悦,便递上名片,在外面等候。  相似文献   

17.
1887~1892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学习。当时,被誉为香港“华人领袖”的何启正是西医书院的创办人。何启与孙中山的这段师生之谊,使孙中山受到何启很大的影响。孙中山曾说自己“受惠于何启之教”①。过去一些学者对此有所论析②。本文认为,何启不仅对孙中山早年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他甚至充当了代言人,而且“他的许多具体建议很快进入了孙中山的政治辞典”③。但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孙中山最终在吸取何启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的基础上,摒弃其消极影响,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8.
黄朝琴是近代中国台湾能人志士之一,他和其他先驱在20世纪20年代初掀起了台湾新文化运动浪潮,在《台湾青年》(后改名为《台湾》)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开创了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先河。他们的运动弱化了日本殖民同化教育的效果,在台湾及祖国反帝反殖民斗争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警惕台湾被殖民当局从思想上“灭族”,批判日本殖民政策;提出拯救台湾需要普及民众教育;他和同时代有识之士把中华民族的身份和文化认同根植于台湾民众心里,并指出台湾民众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与日本不无关系,文章着重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日本因素对孙中山民族主义信念的影响;日本因素如何影响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孙中山民族主义中济弱扶倾的精神和"恕道"精神与日本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手,在民主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不断探求,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始终百折不挠地坚持革命。 孙中山从一八九四年组织《兴中会》起,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这时甲午战争已经爆发,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清政府军队的节节败退,帝国主义列强的虎视眈眈,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