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如何翻译语言符号中的文化信息这一问题,从符号学角度进行了例证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体系本质上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语言符号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不可能完全传达出来,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地优先传达符号的某层意义。言内翻译多见诸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意义的翻译;指称翻译紧紧抓住符号与其所指进行翻译;语用翻译则突出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意义包括概念义、附加义、语法义、文化义和搭配义。两种语言符号对译有五种常见形式。在两种语言符号对译中,欲反映原语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信息,就应着重体现附加义和文化义。语言符号对译与言语翻译的主要差异在于有无具体语境(或情境);而同属言语翻译的双语词典例证翻译和语篇翻译之间的差异主要是:(1)具体语境(或情境)的大小;(2)体现语用和形象的表现力不同。  相似文献   

3.
文化信息符号是以散点式结构方式广泛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文化信息符号的语用翻译表现在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方面.本文以林语堂先生所译<浮生六记>为案例,详细描述并分析了文化信息符号换码过程中语用翻译的运用,进一步证明运用语用翻译方法阐释原文言语意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的语境和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语境"是翻译研究实践中一个重要概念,指双语相关语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符号内因素,还包含两种语言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翻译中的歧义现象普遍存在,语境可以消除歧义,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利用语境也可以制造歧义,取得修辞语用效果。所以提倡运用翻译语境观,从语用的角度处理翻译实践中碰到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语用语言对比与翻译强调翻译中不能望文生义而应注重原文语用用意的传译;社交语用对比与翻译强调应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即从一种语言符号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翻译过程改写现象的必然,一是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改写现象;二是英汉语言所在不同文化系统间的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改写现象。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影响决定了翻译改写的性质,在翻译实践中,改写是经常出现的,有时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语用差异与语用等效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转换,必然涉及到语用问题.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探讨了语用等效翻译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求得语用等效以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语用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等效理论,它对于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语用翻译观指导下的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译文能否为英语语言文化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本文就这两策略进了分析和探索,以便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本文就这两策略进了分析和探索,以便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新兴的一种语言,它具有一般语言所不具有的特点.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简要论述了网络语言的构成、网络语言的语用特点及网络语言与语用原则的关系,最后简要探讨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所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依循语用学研究的5个维度,即整体分布情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语种和语料来源,对2008—2010年间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目前国内语用学研究呈现出学科融合多元化、研究方法实证化、语用研究本土化和语料来源多样化的多维指向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国内语用学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方面存在着诸如“石化”现象、语法失误、语用失误等共性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英汉两种语言及其差异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此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以从语言的差异性入手 ,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际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英语和汉语跨文化视角的词汇入手,分别研究了它们在语义上的并行、空缺、冲突等特点。以此为基础通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种语言的语义进行对比,发现其结构上、语用上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通过对比找到两种语言的等值成份或结构,才能从原语得出目的语,因此词汇的对比研究对外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语用失误系语言运用中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的错误。作为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它对于我国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用失误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频频发生与语言能力中心论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长期的主导地位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 ,引入语用学理论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亲属称谓的翻译与语用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亲属称谓不但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亲属称谓有许多共性 ,也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人们的语言交流带来了一些障碍。本文简要分析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所存在的差异现象与原因 ,并且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亲属称谓的汉英互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言人与语言生态环境唇齿相依。“语言人”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已被现代语言学者们广泛使用。作为语用主体的语言人在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语言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在:语言生态环境决定语用主体的动态趋向;语言之间的竞争决定语用主体的语用活力;语言生态变异决定语用主体的语用变化。关注语言人的竞争与合作,关注语言人的语言态度等,是语言生态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它源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社会交际等因素的模糊性。回顾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语言模糊性与语用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模糊性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语用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起了推动作用,而语用学研究的实质是对语言模糊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汉语的"是"和英语的"be"均为这两种语言中的高频词。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是"和"be"在语法功能以及意义方面有相近之处,这表明两者有共性,且这种共性存在于它们所蕴涵的思想内容之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对认识世界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种语系国家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价值观、思维模式等对各自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语言交际被认为是明示一推理的认知过程,研究的重点是话语的理解,其唯一标准就是话语的关联性。明示-推理过程中是以发话者的交际意图作为基础、受话者去推理识别这一交际意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