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认为,经过“改土归流”后的百余年努力,无论是从儒家文化视野还是从土家族自身的民族认知方面看,土家族都已“脱蛮入儒”,实现了华夏认同与社会转型。这一文化认同与社会转型是由国家的制度安排促成的。正是有了这一转型的社会基础,才使土家族在20世纪的现代征程上走得比较主动与自觉。  相似文献   

2.
在媒介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媒介决定论和社会文化选择论。媒介决定论认为新科技带来新的社会文化形式;而社会文化选择论则认为先有社会文化语境的潜在"召唤",然后才出现相应的科技形式。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媒介决定论似乎占据主流,但是文化选择论对媒介决定论又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新媒介的出现应该是在科技的进步和文化"召唤"的合力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化必定要借助或是通过一定的“物”才能传承给后人。纵观人类文化的传承,无论是作为民间尊老爱幼的习俗文化,还是作为“齐家治国”的儒家文化,或是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文艺复兴,还是我国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其物质而言,无一例外地要存在并通过一定的“物”来“彰显于世”,让人们接受和认同。这就是“文化媒介”。  相似文献   

4.
[摘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实现从“自在”向“自觉”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必然。实际上,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文化碰撞交融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史。中华民族认同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民族观的文化土壤之中,儒家文化中的“天下观念”、“大一统”思想、“用夏变夷”、“华夷一体”等观念和“仁”与“礼”等精神是古代各民族建构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5.
文化本位论是陈寅恪文化史观的核心,它是否有体系一直是学人争论的问题。通过研究,认为它有“文化”本位论、中国文化本位论、儒家文化本位论三个层面的含义。这三个层面所体现的从文化角度研究历史、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儒家文化精神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等思想,对陈氏的史学方法与信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于“民族”、“族群”的理解和研究。主要流行着“客观文化特征”派和“主观认同”派两种对立的理论模式。但“民族”、“族群”的概念有些类似人类早期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分类,是把一个连续谱作一种主观的切割,尤其是在中国或亚洲东半部的广大区域和悠久历史中,族群的认同与分辨极为复杂,确实很难用单一分类的观念就可以说明清楚。王明珂先生以羌族为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所超越的有力的解释架构。  相似文献   

7.
原始文化基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文化基因论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论题。一是提出原始文化基因论这一观点,认为“原始文化基因”是指原始文化上的一个基本单位。二是认为文化人类学中的这个最基本的原始文化基因在其内部运动中对文化有根本性的影响。三是认为原始文化基因论能改变现存的文化人类学中的某些概念和认识,以利于更好、更准确、生动地叙述文化人类学上的一些问题。四是原始文化基因论从根本上就肯定了原始文化的现实意义,能促进我们发展更为良好的人类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化论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认为文化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它强调人的经验、价值观和能动作用。结构论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为基础,相信大众文化不是工人阶级的自由话语形式,而是一套强加的、受限制的语义,这种语义最终是由经济权利决定的。文化论和结构论因此成为文化研究中两大对立的分析模式。对此,霍尔将两种思想兼收并蓄,提出既能代表文化,又能代表意识形成的融合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的核心应该包括人们的价值观、语言、宗教、传统以及习俗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特点的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个由浅层的文化和深层的民族意识组合起来的共同体。民族与文化密切相关,民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点。文化认同可以促进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国际间真正值得注意的不再是"国家",而是植根于过去宗教渊源的"文明"。所以,文化核心在民族认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明晰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发展的历程、形态和趋势,对凝铸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意义重大。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以1998-2020年间655篇CSSCI期刊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主题文献为样本,通过文献量分析、高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演进分析和研究前沿分析,对国内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剖析。研究发现:第一,民族文化认同呈现出多学科、常态化的热点研究态势;第二,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经历了“起步→爆发→常态”的三阶段发展模式,“文化自信”是最热的前沿主题;第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是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媒体文化是社会运动和政治的再现。当今人们日益处于媒体文化的包围之中,是盲目认同还是批判性地接受,关涉到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建构起了文化批判的理论框架,批判文化产业导致传媒文化的商品化、物化和意识形态化,这一观点成为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批判仅停留于文化层面,未深入到政治领域。这项工作由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完成。他们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理论出发,认为阶级、性别、种族、民族和阶层等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成就当代媒体文化大观。因此,批判性媒体文化研究应具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媒体文化生产和政治经济学、媒体文化文本、观众的接受和媒体文化的作用。只有从这三个角度,才能采用多元的文化和观点批判性解读媒体文化,建构起分析媒体文化的框架。这种研究方法实质上是在社会的生产、分配、消费和使用背景下,阅读、解释和批评浮现于文本中各种各样的人为关系,分析阶级、种族和民族、性别和性意识在媒体文化文本及其相互交流中形成的政治表征;同时研究观众如何阅读、理解和使用媒体文化以及如何产生非主流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文化认同进行明确界定之后,以文化认同形成规律为基础的三个假设为前提建构了以基本价值观念为内容的文化认同机制假说,进而以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史中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化为例论证与解释该假说。最后,根据文化认同机制假说提出了以人格完善为基本价值内核的文化认同取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着重强调外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加强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实现的关键在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对象由被动盲目的他律客体转变为自觉主动的自律主体。文化自为以文化的反思性认知和创造性引领为核心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主体摆脱未展开的感性状态,走向理性自觉的发展阶段,推动民族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信。文化主体身份意识的确认、文化黏性的增强和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文化自为证成文化自信的内在理路。而激活个体主体性、凝聚集体主体性和锻造话语主体性则是文化自为对文化自信的主体化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伊格尔顿认为当下文化理念的剧烈膨胀与追求文化差异密切相关,而文化差异具体体现为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在追求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文化的普世性,更不能抛弃传统与历史。这一观点将传统文化观的宏观意识、崇高意识、精英意识与当代文化的微观形态有机统一起来。伊格尔顿关于文化差异性的定义,以及关于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对后现代社会可能产生的文化危机的警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化问题和开展文化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文化比较研究中存在着一种重对立、轻同一的倾向 ,甚至于把对立绝对化。这一倾向会导致文化多元论 ,导致文化的非本质主义 ,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此倾向的主导下 ,文化比较研究缺失了科学前提 ,存在着诸多标新立异、自立山头的现象 ,陷入到了互相隔绝、各自为战的状态 ,偏离了交流、融汇、整合的方向。若容此长期存在 ,则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学做出理论贡献就是一句空话。因此 ,在文化学和文化比较研究领域进行拨乱反正 ,树立文化一元论 ,是一项紧迫的课题和任务。从哲学意义而言 ,文化学的本质是人的文化 ,从而文化学只有一种 ,即人的文化学 (所有人的文化学 )。文化一元论的理念与“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实践相伴随而生 ,已经成为一面革命性的旗帜 ,将引导全人类为最终走到一起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文化继承是指文化的纵向积累和前后传递;文化超越是指文化通过创新实现由旧形态向新形态的转换和跨越.文化发展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超越的过程.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超越是目标.文化继承和文化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后殖民知识分子 ——重读赛义德《知识分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化集体无意识,改变传统文化意识的既成结构,形成新的集群/民族文化心理共同体.史蝶飞等认为当代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通过都市化的报刊阅读、旅游文化和教育选择确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位结构与身份认同.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能简单地根据收入和社会行为进行界划,也不能仅仅按照西方通行的理论看待这一现象,它受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语境的多维而复杂的影响.罗如春提出赛义德是后殖民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位系统探讨知识分子角色身份的思想家.赛义德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以流亡者、边缘人身份,打破专业藩篱,秉持业余态度,坚持社会批判,面对权势说真话,成为普适价值的捍卫者.赛义德本人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也表征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带有普遍性的角色身份及其认同期许.  相似文献   

19.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化集体无意识,改变传统文化意识的既成结构,形成新的集群/民族文化心理共同体.史蝶飞等认为当代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通过都市化的报刊阅读、旅游文化和教育选择确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位结构与身份认同.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能简单地根据收入和社会行为进行界划,也不能仅仅按照西方通行的理论看待这一现象,它受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语境的多维而复杂的影响.罗如春提出赛义德是后殖民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位系统探讨知识分子角色身份的思想家.赛义德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以流亡者、边缘人身份,打破专业藩篱,秉持业余态度,坚持社会批判,面对权势说真话,成为普适价值的捍卫者.赛义德本人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也表征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带有普遍性的角色身份及其认同期许.  相似文献   

20.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化集体无意识,改变传统文化意识的既成结构,形成新的集群/民族文化心理共同体。史蝶飞等认为当代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通过都市化的报刊阅读、旅游文化和教育选择确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位结构与身份认同。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能简单地根据收入和社会行为进行界划,也不能仅仅按照西方通行的理论看待这一现象,它受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语境的多维而复杂的影响。罗如春提出赛义德是后殖民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位系统探讨知识分子角色身份的思想家。赛义德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以流亡者、边缘人身份,打破专业藩篱,秉持业余态度,坚持社会批判,面对权势说真话,成为普适价值的捍卫者。赛义德本人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也表征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带有普遍性的角色身份及其认同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