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西方史学界,世界史编纂已有悠久的传统,但在这一传统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西方中心论”问题。西方中心论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学术规范,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以西方的历史发展作为世界历史的主线,以西方的价值观评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并对其历史和文化造成遮蔽和误读。全球史家尽管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在具体的世界史编纂中仍未做到彻底的“去中心”。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编纂同样存在着西方中心论倾向。要克服这一问题,中国学者必须对本国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世界历史的“中国维度”。  相似文献   

2.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10,(30):26-34
2010(第四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简称“名城会”)于10月20日至24日在南京举行。在全球—体化的背景下,名城会的创立和举办,为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南京文化的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个伴随世界文化交流而出现的音乐教育新视点。在钢琴教学中,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而建立“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就是这种思维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方法。青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哲学批判的方法,从逻辑分析的理论高度创立唯物史观;中老年马克思主要运用经济学方法,解剖“市民社会”,使唯物史观由理论假设变成了活生生的科学;晚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全球史观方法,从世界历史整体上完善唯物史观,以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为其方法论实质,解构了包括“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在内的民族文化中心论。三种方法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是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时代和社会制度的三重向度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从world history到global history的转变,意味着"新世纪需要新史学"。纵观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世界历史逐渐演变为全球史,20世纪末中国探讨全球史,史学家本着重新认识历史的使命,开始试图站在平衡立场的角度来解释东西方史学,并取得重大成果——全球史观否定国家本位;冲出传统史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束缚;重新评估人类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打破西方中心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学术界开始重新思考、审视历史研究中遇到的所谓"东方主义"、"西方中心论"等学说,更深入地探究东西方文明、文化。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发展迫使人们在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反思需要建立怎样的世界观来应对这一崭新的、影响全球的复杂局面.西方由此展开了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提出借助"他者"的参照,重返自身文化的源头再出发;提倡改变西方中心论,从非西方文化中吸收新的内容.他们倡导的"第二次启蒙"主张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扬生态意识,提出超越工具理性,呼唤审美智慧,推崇文化互补,坚持有责任的深度自由.这些新发展为中西文化汇通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中心论得到确认。实践证明,译者的文化意识、审美倾向在翻译过程中往往成为译者、原作者、原语篇、译语篇、读者之间发生交际和共鸣的"文化场"。这就使关注译者的文化意识、审美倾向成为解析原语和译入语如何互文沟通的关键。佐藤春夫以中国古代女性所作诗歌为原语文本编译的《车尘集》集中体现了他在多元化文化意识下建构审美倾向的过程以及中日两国之于古典文化的互文顺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锐 《金陵瞭望》2011,(1):28-31
刘策文,本名刘诚,2000年CCTV形象大使,国际选美专家,著名主持人。现任中国国际环境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兼总导演,MAN(U.S.A)全球生态旅游美丽盛会全球执行官,国际城市生态休闲小姐世界大会首席执行官,MEO世界绿色年度美丽盛会组织中国区授权执行人,中国国际年度绿色风云人物评选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谈谈个人对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一些认识,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在今天的意义.一、关于文化的定义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文化热,对于文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其端、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上百种,都说得很抽象、文化学的开创者英国人泰勒(1832-1引7)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顾晓鸣译《原始文仪)这个定义把文化与文明等同,包括一切属于意识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在大英帝国由盛转衰时期,所以帝国意识及文化建构必定对其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伍尔夫在其小说《到灯塔去》中积极地表述了以帝国主义文化扩张为表征的殖民话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种族优越论的思想,从而显示了隐藏在文本之下的伍尔夫的潜在的殖民意识。  相似文献   

11.
[提要]吉狄马加和瓦历斯·诺干在两岸少数民族作家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都从自我文化传统出发,构建民族主体身份,延续民族命脉,并在全球化与现代性冲击下,用自然世界观抵御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这两位作家的视野并没有局限于各自的族群意识,吉狄马加从民族传统出发,以全球视野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强烈的抒情加以表达;瓦历斯·诺干则结合族群历史经验,以冷静的笔触记录人类战争,呼唤世界和平。在新冠疫情肆虐和全球战争频发的当下,两位作家的诗与文对解决人类危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探讨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异同,对促进两岸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引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内外因素的基础上 ,分别就环境文化建设、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伦理道德、强化环境意识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并就人类中心论境界、生态平等境界、天人合一境界等作了分析 ,进而强调人类只有树立并强化六个意识 ,才能整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多元文化辩论的主要分歧在于以欧洲中心论为代表的“统一性第一”的观点和以非洲中心论为代表的“种族性第一”的观点。前者强调美国文化的整体性,并以欧洲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后者强调美国文化的种族性,认为在文化本体的构成中种族根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元文化大辩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在人文教育领域的变革。尽管从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到新兴的非洲中心论的转变是一种矫枉过正的结果,多元文化辩论本身已使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和文化遗产。美国文化正在经历从一个核心到多个中心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资料说明:人生价值取向失误,是一些大学生精神上产生迷惘、困惑的中介。由于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论”,有些大学生的个性意识倾向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意识文化发生了种种矛盾和冲突。有的赞同、支持某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卷入学潮和动乱;有的则酿成人格异常、精神疾病和心身病;有的还在其它方面坠入了极端个人主义深渊。因此,研究人生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个性结构中的地位和特点,探讨“自我中心论”的产生根源与矫正方法,是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西方研究大都关注特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中国如何看待全球治理问题。这些内容包括:(1)儒家思想中的不干预和自我治理倾向;(2)社会主义中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强调用说服而不是单边主义来解决世界冲突;(3)源于不发达而产生的劣势损害了自信;(4)二战以来联合国和美国控制主要国际组织的行径令人反感。由此认为,全球治理格局中的中国风格是被动回应的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是问题解决导向而不是目标驱动型,全球义务与改革任务更多地聚集于主要大国而不是处于衰退中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目前仍然主张通过依靠世界主要国家的自主治理模式来树立全球领导力,那种仅仅依靠闭门式的说服行动和反对公开制裁的例证来干预失败或衰退国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生态文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集中书写,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对全球危机的理解与想象。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对工业化大生产与水资源危机、空气污染进行了聚焦,同时也在对全球工业化大生产的关注过程中形成了日益明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全球危机书写,反映了当代作家的全球一体化意识与关注世界环境问题的承担精神,扩大了生态文学表现视域,传播了生态文化理念,建构了一幅中国作家笔下的世界生态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8.
理智地看,在文化上,西方中心论的破除,决不意味着可以或者需要另树一种中心论“填空”,更不意味着中国中心论或东方中心论的时代已经或者即将到来。赛珍珠反对文化绝对主义,她没有纠缠于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争论上,她所追求的恰恰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这些文化间的互补乃至最后的融合。赛珍珠这些思考很有价值,并在她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探索乐黛云随着西方中心论的隐退,世界文化的互补互识,多元共存将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多元共存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也决非口头上的承诺所能做到的。众多文化之间存在着难以沟通的差异和经常会发生的冲突;处理不好,还会爆发为地区性的文化战争。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2003,(5)
Intrax英初生是座落在美国旧金山的全球文教机构(World Study Group)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全球文教机构总部在旧金山,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致力于全球青少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开发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项目。Intrax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给国际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英语水平,体验美国和加拿大文化和风土人情,开阔心胸和增长才干的机会。经过15年的发展,Intrax成了美国此领域的领头羊,为世界上2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交流服务,举办了上千个成功的文化项目。来自日本、德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参加了这个项目。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