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文艺学批评"建设对于文艺学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在此,从实践、理论和机制三个角度予以探讨。实践进路就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门别类、深入细化、追本溯源。理论进路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挖掘历史资源、总结典型案例、建立批评模型、重构反思批判、多个学科参与、促进百家争鸣。机制进路主要为学术管理机构一方面淡化刊物级别,加快"进一步剥离了学术文章与学术刊物"的"开放获取"建设,另一方面减少立项资助,并"确保从科学角度对专项资金进行监察";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来调动学术共同体各成员参与学术批评的积极性,大力推动由小同行所进行的针对"文本自身"的学术批评,并以之作为学术成果和项目成果质量鉴定以及奖励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艺学批评实践的道路是寂寞者之路。《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是郑惠生老师近20年来践行文艺学批评之心血结晶。从中映射出一个文艺学批评之寂寞践行者依稀前行的身影。《文艺学批评实践》包含文艺学批评的方方面面,是国内首部以文艺学及其学者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学术专著。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是一条尚未开辟的蛮荒小路,它既需要拓荒者具备文艺学批评实践积累的经验、学养和能力,也需要拓荒者具备第一次吃蜘蛛和螃蟹的勇气与胆识。作为实践,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以文艺学为批评对象的科学活动;而作为理论,文艺学批评则是对文艺学批评实践活动的科学研究。从《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的篇章安排以及全书框架,不难依稀看出文艺学批评体系的轮廓。尽管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本无路,但路在胸中,路在脚下。  相似文献   

3.
纵观《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全文 ,可知陶东风教授对大学文艺学的批评与建设有着独到且富于启发意义的个人见解。然而 ,不难看出 ,在批评大学文艺学时 ,陶东风教授经常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没有事实根据就随意断论 ,或未作具体分析便批评指责 ,或为了自圆其说而削足适履 ,或不作逻辑推导而任意发挥 ,或将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确 ,几十年来的中国大学文艺学远未尽如人意 ,故对其进行学科反思不但可以而且极其必需。不过 ,应该看到 ,对既有的大学文艺学成果持客观公允的态度 ,是最有效的学科反思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文艺学及其生态的批评,与传统的文艺批评当然是很不一样的:传统的文艺批评对象——作家、作品、思潮等,感性而单一;着眼于文艺学学科巡视或生态建设的批评——对象为整个文艺学学科的诸方面、诸问题,即文艺批评的批评,文艺批评的条件、环境、队伍素质与培养等等,则繁复得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实践,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理论特色。它以深刻的实践性求取科学性,以美学观点同历史观点统一起来为理论方法,是实践性与科学性、开放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文艺理论学说。它受到英美一些有远见卓识学者的肯定与重视。中外一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看成是不关心文艺审美特性与规律的“社会批评的一个特殊支派”,或不是一种有系统的文艺学说,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应该站在"创新发展"的立场上来进行"文艺学批评"建设。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文艺学批评"以"分门别类""深入细化"和"追本溯源"的方式来检讨和疏理既有的"文艺学成果",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美其所美,丑其所丑",使目前已经常态化了的"学术霸权""学术表演""学术谋利""学术复制""学术滥造"得以抑制,让"学术创新"之花得以盛开。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于人类文学艺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总结和概括的文艺学,其边界是在变化的,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论著《艺术哲学》中强调的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对文艺的制约作用,对文艺学边界问题的研究不无启发。近年来,中国一些学者在反思文艺学学科的基础上,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并做出倡导文化研究的策略。但由于文化研究自身的特点及“日常生活审美化”言说语境的差异,使得其着陆中国后,并未完全发挥出倡导者原本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文艺学知识空间的理论建构与范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文艺学知识空间是一个围绕话语权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场域.本质主义的知识空间表现为文艺学教材的"一体化"模式,导致了批评实践强烈的主流话语意识;反本质主义知识空间通过反经典颠覆传统知识空间,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视野下重构文艺学知识空间;建构主义反思与重绘文艺学知识"场域"、凸显"关系主义"的文艺学知识空间.文艺学知识空间的重构需要进行自身清理,凸显当代性和社会使命感,加强对自身建制、学科理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形成文艺学知识空间的多元化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的全球化是最为原初的全球化,以现代性为灵魂的全球化是破坏它的毁灭性力量。对后者的反思催生出生态文艺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崛起的中国生态文艺学包括否定性的维度——对现代性和主体论文艺学的批判和肯定性的维度——对新整体主义文艺学的筹划和建构。这两者都具有巨大的可能性空间,表征着中国文艺学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和评价"审美意识形态论"应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看,"审美意识形态"都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也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范畴.所以,称其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