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失衡,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本文以制度分析为切入点,在供给主体上,按照公共产品性质,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责任,提出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2.
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支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长联系起来研究,选取辽宁省西北部31县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和农业科研等农村公共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建立全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验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长是否具有重要作用以及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对其农业增长都有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和地方有限财力的现实,为政府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立足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农村公共产品问题。通过对农村社会资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分析,试图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供给主体出现了低效率和无效率,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当多元化。因而,探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已成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必然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劣势,积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优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效率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当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村公共产品作用的发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结构;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优化供给结构;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民主决策机制;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渠道;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从而建立起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缩减城乡差距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非常重要。结合网络治理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落后、供给机制不科学、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由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组成网络化供给主体,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的公共产品供给处于困境之中.当前西藏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分强调政府财政供给,难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需结构失调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分类论证了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应该多元化,提出构建政府供给、农牧民适当缴赍以及民间主体市场供给的多元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传统的公共产品理论相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政府供给出现了低效率和无效率,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当多元化,借鉴国外的经验,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不是唯一的,从组织形态上看,农村社区、私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都可以成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政府必须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种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步伐。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二元制",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缺陷日益暴露。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不仅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且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成为政府和社会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供给中面临诸多问题,因此要促进非政府组织对农村医疗卫生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多主体供给体系;理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承接部分农村管理职能;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传统的政府单一供给主体无法满足农村公共物品的现实需求,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引入多元供给主体成为一个新思路。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多中心理论的视角,从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主体的职责界定和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两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物品关乎农民日常生活,同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兼顾公平与效率、吸纳整合社会资源、满足多样性需求等优势。现实中由于多种原因,这一供给模式面临着制度认同障碍、公信力危机以及参与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理论倡导的网络、信任、合作规范等概念的视角分析民间组织参与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意义和面临困境,进而探索推动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空壳化的格局。在空壳化格局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陷入困境:参与主体缺失,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缺乏持续性以及供给效率低下。改变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供给主体格局、调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以及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是摆脱供给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供给短缺、结构失衡、农民负担过重、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加大财政支付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供给机制;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顺序;明确权限职责,减轻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成本负担;鼓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近年来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发挥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元供给主体的力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对此,网络治理理论为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文章借鉴网络治理理论的理念,探索性地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合作供给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创造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条件,构建合作供给平台,实施监控合作供给行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有效供给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还存在着总量不足、供给失衡、缺少监管等问题。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存的这些问题出发,从完善供给制度、改进决策机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完善监管机制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促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得以发展的前提保证。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能低下和供给主体错位等问题。当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并根据这两方面原因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低效的,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供给非均衡。造成其低效的原因有多种,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不合理,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职能的缺位与错位是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筹资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不仅要重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的力量.作为公民社会力量载体的民间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的作用,关键是正确的梳理好民用,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缺陷与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县乡财政困难、农民负担过重、城乡差距过大、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调等问题,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以及供给主体单一的影响。因此,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合理的需求表达机制以及多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从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缺失和资源匮乏的现实出发,讨论了承担乡村治理主体应是知识型有朝气有眼界的农民,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主体与义务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须基于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强乡村治理的主体体制与制度建设,通过体制重构与制度创新,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进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与保障制度建立,实现对农民工的留城或返乡分流的激励与保障制度。研究结合江苏的实际状况,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了苏南治理模式与苏北治理模式的构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治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不同的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