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白鹿原》中女性的整体形象分析陈忠实等男作家的男权思想。我们认为,《白鹿原》中多角度地再现了一夫多妻制,表现出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潜意识推崇;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女人的物性和工具性,并且用美貌、贤良等男权审美标准评判女性,女人的凶死命运也表现了宗法制度仇视女性的价值倾向。《白鹿原》还采用了典型的男性化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2.
梁胜明 《中华魂》2010,(5):57-60
2008年4月29日《文艺报》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北京文艺出版社和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创作20周年暨荣获第4届茅盾文学奖10周年。“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会上发言说:《白鹿原》“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生命力的好作品。”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3.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陈忠实写作的《白鹿原》创作手记,对作家创作《白鹿原》前后的阅读经验和精神轨迹有细致的叙述。阅读经验影响着《白鹿原》的创作,卡彭铁尔的文学成就坚定了陈忠实对现实主义的自信,地方志使陈忠实进入民间世界并建立一种新的叙事形态。而在关于《白鹿原》的自我阐释过程中,陈忠实获得更富有历史感的文化自觉,也只有在此种文化自觉中,陈忠实和《白鹿原》的意义才能得到更加充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巴金的整个创作历程,从众多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特征和情感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巴金代表作《家》在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家》是巴金文学创作的总纲,其他作品是在不同层次和方面扩展和深化着《家》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白鹿原》是20世纪中国的史诗。《白鹿原》中的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和托尔斯泰史诗小说中的1812年战争、1861年改革一样,其本身就是小说所探索的主题。《白鹿原》和托尔斯泰的史诗小说一样具有一种有别于封闭性结构的开放性结构。封闭性结构往往使作品由生命运动状态转入静止、窒息甚或死亡状态;开放性结构则使作品始终保持生命的运动、变化、发展状态,这是人生、事物的本来状态。以开放性结构,表现民族生命的运动,是《白鹿原》史诗品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过去对《雷雨》主题的认识是鉴赏主体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出发得出的结论,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创作主体的创作主旨。文章从作家当时的思想实际和作品本身出发,论述了作家是以人性的丰富性作为自己终极的审美价值取向,从作品中人物在无法选择的环境中的挣扎、苦斗与无奈中,得出了《雷雨》主题是由爱欲与文明的冲突构成的人类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论《白鹿原》的立意之本与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家族史的变迁,在历史的痼疾与现实的谬误中,反思百年历史,反思中华文化,思考民族命运,即再启蒙,是《白鹿原》立意之本;而写出一个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人的生活、人的历史,写出了礼教吃人、政体腐败、民众不民的悲剧境遇,再举反封建的大旗,进而透示出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征程漫漫,是《白鹿原》的核心思想,也是《白鹿原》撼人心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白鹿原》艺术地绘描了白鹿原人生活的历史轨迹,婚丧嫁娶、天灾人祸是其叙写的重要内容;《白鹿原》把重大历史事件溶解在生活的河流里,按照生活的逻辑去反映;对于白鹿世界,《白鹿原》未作经济学的裁定和政治学的处理,而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展示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白鹿原》不象瓶装品那样精纯,也不靠标签抬高身价,它象散装的葡萄酒那样,以其原计原味.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获得了代表一个时期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并被权威机构和权威评论家评为二十世纪百年百部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寻找作品在关中文化的沃土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品格,借此发现《白鹿原》的地域文化审美特征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获得了代表一个时期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并被权威机构和权威评论家评为二十世纪百年百部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寻找作品在关中文化的沃土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品格,借此发现《白鹿原》的地域文化审美特征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