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规定不但与《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的规定相矛盾,而且还采用法律推定,排斥事实推定,违背证据法则,同时,也没有区分劳动关系解除的具体情况,应将"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改为"因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将"不能证明收到"改为"不能证明知道",同时,为"权利被侵害之日"设定一个除斥期间的年限。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时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行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时效的法律规定存在的疑难,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争议时效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及相应对策①关于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点,②协商、调解程序的时效意义,③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债权在近现代优越地位的确立,产生了加速财产流转和提高财产利用价值的要求,这就须对限制财产流转和利用的担保物权设定存续期间。由于担保物权具有的形成权不需要相对人行为的配合,因此,担保物权适用除斥期间制度具有可行性。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实现条件不同,决定了它们除斥期间的起算基准的差异;对于主债权罹于时效的担保物权,因债权实体存在而存续。除斥期间制度可适用于它,自主债权的诉讼时效经过之时起算。  相似文献   

4.
债权在近现代优越地位的确立,产生了加速财产流转和提高财产利用价值的要求,这就须对限制财产流转和利用的担保物权设定存续期间。由于担保物权具有形成权的不需要相对人的行为配合的特征,因此,担保物权适用除斥期间制度具有可行性。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实现条件不同,决定了它们的除斥期间的起算基准的差异;对于主债权罹于时效的担保物权,因债权实体存在而存续,除斥期间,应自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完成之时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劳动仲裁立法有关时效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劳动法律制度,本文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中的相关概念作了一定分析,并就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起算日、劳动仲裁时效的性质以及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进行了立法探讨,提出了加强与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案件中,诉讼时效问题往往成为案件的争议焦点,诉讼时效是否届满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本文就一起刑事案件来对诉讼时效的延长与适用起算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物权请求权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理论界存在较多争议。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虽有不同,但本质上仍是请求权,理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在具体制度安排上,除办理了登记的财产的返还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以外,其余的物权请求权都应适用诉讼时效。物权请求权与取得时效的关系实质上是关于是否设立取得时效制度的问题。我国民法中应设立完整的取得时效制度。最后对我国的时效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违约金是违约方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形式,并具有补偿作用和担保功能。诉讼时效作为一种基本的时效制度,对违约金诉讼有约束力。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违约金诉讼时效及其计算期间问题规制欠明,应当以逾期后违约方实际履行次日为违约金诉讼时效的起算日,在违约金的计算应当分为起诉前和起诉后两段,分别计算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抵押权的行使期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押权具有支配性,在学理上并无期间制度之适用,同时,抵押权又具有从属性,主债权诉讼时效对抵押权行使又存在影响。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抵押权不消灭,但抵押人能依债务人之时效抗辩对抗抵押权人。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达成的协议不得仅因主债权诉讼时效而无效。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指出买卖双方对价款支付时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应当在收到标的物或提取标的物单证的同时支付,即时效起算点始于交付货物之时,该时点也是形成请求权之时。该规定在理论上有争议,在实践中存有明显缺陷,导致诉讼时效起算点的计算错误。法释(2008)11号规定亦没有解决此不足。将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定于始于形成请求权,则圆满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题指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追求应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更多的倾向于追求诉讼效率;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例,应采用分别主义的立法例;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应设定为4年;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应是全部债权请求权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法律后果应采用胜诉权消灭主义和时效抗辩权发生主义相结合制度确定。  相似文献   

12.
论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诉讼时效完成后产生何种法律效力 ,直接关系到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能否实现。对此 ,文章从诉讼时效的效力状态、范围、时效抗辩权的行使以及诉讼时效完成后的给付、时效利益的抛弃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时效涉及司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与公民权的关系,因此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科学规定,合理解释。文章从行政诉讼时效的基本涵义入手,阐述了行政诉讼时效中的基本问题,对我国现有行政诉讼时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保证属于债的担保方式中人的担保,主要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的诉讼时效是关系到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请求权何时受到司法机关保护的重要法律制度。本文从保证的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与中断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债权转让的法律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仅规定了合同债权的转让,但债权转让的标的并不仅仅限于此,应扩张至其他债权(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除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债权转让的法律构造中,通知是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并且债权人负有通知的义务,债权人仅对债务人进行通知,并不能发生债权转让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保证期间的分类为依据,论述了保证期间始期和终期的确定,重点探讨了连带保证责任与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以及连带保证责任与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起算问题,并就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起算问题及如何保护一般保证责任中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诉权,从词义上理解似乎是公民进行诉讼的权利。诉权理论自提出以来,学术界的争论就没有断过,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关于诉权性质以及内容的争论尤其激烈。诉权理论与民事诉讼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密切的关联,诉权理论的混乱影响到民事诉讼整个理论体系的和谐。有必要对各种诉权学说的内涵及其反对观点进行比较完整的概括和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诉讼要件的理论,对两种主要的诉权学说进行评析,分析其不足之处,从而得出关于诉权内涵的合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票据时效的性质问题上存在多元模式,对普通民事时效制度的依赖为各国通例。以是否存在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为标准,票据时效可以类型化为单层和双层模式。在双层模式背景之下,票据时效应独立为特殊的消灭时效类型,票据实体与自然权利应绝对消灭,法院也应主动审查时效。  相似文献   

19.
民间借贷是民间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往往因为诉讼时效的原因,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比较法角度考察,适当延长我国法律中关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期间,在法律中允许当事人在借贷合同中约定诉讼时效的有关事项,体现当事人在私法领域的意思自治,不失为一种可取之举。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讨薪维权呈现合法性支持趋好的结构性变化,从生存型权利向发展型权利的渐进和扩张,其行动意愿及维权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占有和城市社会关系嵌入的状况,那些受雇就业者的临工化境况堪忧,自身权益救济无力且困顿于劳动合同的灰色陷阱,以致讨薪行动“常态性”地演绎。有业可从和获取较理想的收入是农民工行动的首选,目前权益救济的制度性通道拥挤且潜在成本不低,非正式乡土关系网络的聚变性力量不可低估。建立灵活稳定的就业长效机制,形成雇主、农民工和政府多方参与的诉治组织,进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度补阙,更能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