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技术生存危机及其出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生存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在技术负效应的凸现及其扩大化的现实中正面临危机。以生态危机、人性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主要表现的技术生存危机的产生,源于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多重矛盾。而解决技术生存危机的出路则在于技术的“生态化”、“人性化”和“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如何维系河流健康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人类社会需要认识、研究、反省和采取适当对策的重要问题。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既与西方近现代社会面临的社会危机和发展困境密切相关,也与近代主体性哲学自身的矛盾相关。主体中心理性高扬人的主体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改造自然的力量,忽视河流自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导致对河流盲目的征服和开发,人与河流的关系遭遇空前危机。应从价值与伦理双重角度来评价河流开发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尊重河流健康生命为价值标准,建立广泛的河流伦理,把道德关怀对象扩展到河流生态整体,用一种基于现代理性的眼光去评价被人类忽视的河流价值。用对话、交往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从实践论和生存论出发建构一种互主体性的河流伦理观,用主体—主体关系来代替主客体关系进行理性重建并审视河流环境问题。构建河流伦理理念,树立河流环境道德意识,为河流生存危机走出伦理困境提供可能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作为人类实践基本方式之一的虚拟实践,正在慢慢与传统的人类生存方式融通:人类正从现实生存转向虚拟生存;从旧时的身份生存转向能力生存;从集体生存转向类生存。正确对待此问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促成虚拟实践和传统生存方式之间良性互动和融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能够创造适宜人类发展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4.
走出技术理性的生存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时代,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人带入了被技术控制的困境之中。技术理性带来了人的生存危机,带来了人的精神的失落和人性的沉沦。解脱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对人的生存意义造成的异化,是本文的主旨。最根本的方向是使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本身的生存,人在根本上不是手段而是最终的目的。这也是马克思对科技异化实质的批判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生存方式·人的本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但并不能改变人的生物本性,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技术生存.克服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 :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但并不能改变人的生物本性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技术生存。克服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人是永久的斯芬克斯之谜,它既有社会性,又有动物性;既是"被抛在世界里的"被决定者,又是具有自主选择性的创造者。在人的身上,神性与兽性、灵魂与肉体、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被动与主动、崇高与卑微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人的悖论性存在。当这些矛盾之间发生冲突时,社会往往要求人们做符合本社会要求的理想人。由于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不同主体对人的理想生存样态的不同设想,这种对人类生存悖论的解决方法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的生存悖论及其解决方法,从而打破单一的"理想人性"模式,建立更加符合现实需要的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8.
审察人类生存史,可以发现,技术具有生存论的意蕴,是人之为人的生存依据。技术进化是人性和人类社会进化的直接体现和深层基础。"技术趋势"具有普遍性。当代,人的依赖网络的虚拟生存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存论的角度对奥古斯丁的原罪论进行解读,指出奥古斯丁的原罪论透视的人类流变的生存境遇之下的基本维度,表明人类永恒地生存于"超越性"与"有限性"的悖论之中;生存于诱惑之网中;生存于为罪性所渗透的向度之中。因而,人类的生存从总体上讲是一场悲剧,奥古斯丁用上帝的救赎来消解这一悲剧性,提示了人类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0.
人类历史的"生存博弈"如同囚徒困境,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选择。人类因追求个人利益而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如"公共地悲剧",更为严重的是对困境的无解,如"专家失灵"。因此人类只有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境,才能通过重复博弈和演化博弈实现对囚徒困境的超越,实现人类社会历史博弈的均衡,即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锐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他的整个小说创作一直是围绕"从个人出发去追问普遍的人类困境"这一命题而展开,对于人生困境的无尽展示与言说的背后正包含着对于人生命运无常的追问。从李锐小说所展示的人类生存困境入手,重点考察了从《厚土》到《银城故事》这一时期的创作,梳理了李锐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困境,进而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命运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 ,其实质就是一部人类生存困境的突围史。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 ,人类曾先后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方突围 ,但却依然没有走出困境。改变传统的单一方向的突围模式 ,在人类生存的“元点”向四面敞开而不坚执于其中的某一面 ,或许是人类在无路可走的时代走出困境的一种可能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人学为视角解读韦伯的思想,主要包含韦伯对人性的理解;韦伯对理性化状态下人的生存困境的洞察;韦伯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探求。韦伯对人性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人作为理性存在和非理性存在的统一性以及人对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追求的双重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韦伯洞察到人类面临着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以及社会秩序不断挤压人的自由生存空间的生存困境。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韦伯提出了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拯救之途。  相似文献   

14.
科技革命与艺术文化 ,是两种并存和互为作用的、且有着各自独特性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 ;人类发展生存的理想方式应是虚拟化生存与艺术化生存的圆融性整合形态  相似文献   

15.
品特的戏剧展示了一个深奥的艺术世界,呈现了现代社会的荒诞性及人类的生存迷惘和生存困境。剧中人物对生活充满焦虑和恐惧,为生存而进行不懈的抗争及在此过程中承受煎熬和痛苦。为了摆脱生存困境,人们不惜虚伪、欺骗和自甘堕落,从某种程度上这成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作家通过艺术地展现荒诞世界中人类的生存困境及精神迷惘和对困境的抗争,彰显了人类生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当前所遇到的挑战,通过对其教学困境和教学模式利弊的分析,以生存论哲学为理据,提出了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生存论转向的新观点,并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等初步探讨了生存论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现当代文学教学只有面向生存、以人为本,将人文性、应用性等统合起来,才能摆脱困境,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7.
与人类历经的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相适应,我们的生存方式也经历了自然态生存、机械式生存及正面临的技术化生存。本文通过描述技术化生存的若干图景及其凸观的危机,深刻指出:技术化生存是人类的自我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不能因为技术带来一些问题就放弃技术或回归原始,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逆历史潮流的非理性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解读都没能克服单一片面的人的属性论,将人的存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界定为人性,没有关注到外界环境对人性生成的重要作用。人性“生态化”将人性理解为人现实存在性,它由四种属性构成即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价值性,四种属性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四种属性同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人类需要从社会内部构建“善”与“大爱”的制度、文化与道德,将自然的繁荣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交流的无障碍,才能将自己真正融入自然中去,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美学"美是什么"的追问,转换为"美如何存在"的提问方式,对当代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在西方现当代哲学发生范式转换的整体背景下,才可能理解从本体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转向的真实意蕴.生存论美学将艺术或美视为人类生存境域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认为美之存在与人之存在密不可分.只有在生存论视域下,美如何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提出、展开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一切言说和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孔子与海德格尔关于生存论说展示:"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正名"是现实生存的秩序化调整;"向死而生"、"未知生,焉知死"是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诗意的栖居"和"燕居"是人类生存的追求指向。通过二者比较不仅显明了中国人的生存特点,而且也显现了当下中国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