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生理论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毛泽东民生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尊重人民群众是民生主体的历史地位,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重视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处理和谐社会中人的发展和各项建设的关系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执政为民的价值信守、民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实践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在其内在逻辑上,人民至上是基本立场,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遵循,执政为民和民生为本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基础,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目标和归宿。"四位一体"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民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生问题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要求各级组织和干部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富有鲜明自身特色和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胡锦涛民生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康海是明代"前七子"中的重要作家,不仅以杂剧和散曲著称于世,而且在诗文创作方面开了一代风气.其诗歌有着丰富的思想蕴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内容以愤世嫉俗、民生疾苦、抑郁"心史"、山水田园为主;表现手法上则直抒胸臆,本色自然,代表了"前七子"中健康清新的一派.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社会的重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生思想,着眼于新的实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生观。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本指导思想、理想归宿、基本目标、行为主体、法制保障。研究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史华慈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卢梭、孟子与毛泽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哈佛大学已故著名思想史家史华慈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的解读和阐释,展示出了史华慈比较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和透视路径。史华慈试图证明:毛泽东发动"文革"运动的直接动因虽然不能排除政治上层权力再分配的因素,但在深层理论的角度上,更应当被看作是自法国启蒙运动以来,以卢梭为代表的"道德主义取向"和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工程主义取向"之间理论冲突的持续反映;同时,它又表现为卢梭思想的某一方面与中国孟子思想的某一方面的普遍共鸣。史华慈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流派所做出的分析,至今仍发人深省。它们不仅对中国"文革"历史性质的研究极有启发意义,而且对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的激进派思想是主潮思想,而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对激进派思想形成反拨与补充.吴宓是"学衡"派及其同人的代表,而陈独秀则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文从吴宓、陈独秀的婚恋经历入手,细察各自婚恋观及伦理观之同异,从一个侧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种思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将民生问题置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之下,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追求的最终目标,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形成了以解决民生为导向的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史,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再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大力推进民生建设,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都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观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丰富内容。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人类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点,推动了党的民生思想创新。文章以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切入点,论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创新的现实依据、实践基础和内在动力,阐述了党的民生思想创新的继承性、系统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集中论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重”、推动民生建设、使民生建设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的民生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强调经济增长、生态保护与人民幸福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理论。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基本内涵需要在三种辩证关系中加以把握,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核心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发展要义,在经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价值归宿。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包含中华文化的生态基因,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局限,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重要价值。推动生态民生建设既需要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又亟须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发挥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拱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拱的民生思想可归纳为:"义为利和",为国计民生奠基价值基础;"生财理财",为生民兴利提供经济保障;"恤商惠商",为解除商困制定优惠政策;厉行改革,为改善民生营造制度环境.研究高拱的民生思想对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生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背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平均地权"与"耕者有其田";提出了"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提出了"实业救国之道";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对孙中山的民生思想进行探讨,挖掘其中的合理、有益的成分,对目前我国的民生建设实践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援助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一种互助互信互利合作。它遵循着南南合作的基本精神与原则,体现着中国的国际责任与道义,其历史演进始终与南南合作历史主题的阶段性嬗变相一致,始终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复兴进程相契合。在理论特色上,中国对外援助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为思想渊源,以新中国重大外交理念和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相统一为政策取向,以不干涉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为最大特色,以"南南合作"而非"南北关系"为根本性质。就实践经验而言,始终尊重受援国的发展议程和自主选择,始终坚持对外援助的"发展"和"民生"导向,始终注重对外援助的务实、廉洁和高效,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和真诚友好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力所能及和重信守诺的优良传统。这种南南双向互助互援模式,通过推进南南合作具有了某种世界体系层面意义,通过展现相对更高的发展有效性推动着国际援助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针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改善民生的价值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战略是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策略是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昌森 《中华魂》2020,(3):32-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如是说。"人民"是四中全会公报的高频词。"高频词"是靠温度锻造的,少了温度就成不了"热词"。习总书记说得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两会"将民生问题列为中心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民生一向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解决的主要问题。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民以食为天是陈云经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以民生为核心的陈云经济学理论。文章详尽地分析了陈云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把改善民生、关注民生始终作为我们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重温陈云关心民生问题的精神,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民心才安,民心安,社会才能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国防建设才能顺利进行,也才能谈得上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农战思想是法家的支柱思想之一,厉行农战也是秦国得以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政治举措。然而,在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的农战思想被学界反复论及的同时,作为齐法家代表作的《管子》中的农战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管子》的农战思想与商、韩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不同,它以民生富裕为核心,以“兴德”为体,以“轻重”为用,同样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人性本善"的假设及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西方某些管理心理思想不谋而合又有些许差异,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的先秦法家"性本恶"的人性假设及其崇尚"法治"的思想与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颇有共通之处,融合了法家管理理念的儒家思想与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可谓异曲同工. 通过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心理思想的比较,可启发我国管理者在已有的管理思想和策略中融入西方的管理心理思想,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卢作孚是我国最早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视角思考乡村建设,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他所开创的"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与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从事的"教育-乡村社会改造"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价值.卢作孚和梁漱溟一样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具有模式意义上的两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