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全球市场博弈已进入定价权博弈的时代,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自主定价权不断弱化或缺失的现实已成为我国涉农产业安全新常态.在界定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内涵后,从源于外部的三大路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FDI)来分析战略性国际因素冲击并削弱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自主定价权问题的机理,进而提出提升我国自主定价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很容易将强势地位转化为本国巨大的贸易利益。定价权的大小与决定基准价格的能力成正比,基准价格的形成与具体的定价机制紧密相关。在粮食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策略应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粮食品种定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使政府的粮食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充分的弹性,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供应国,但与国际有限需求而又相对集中的"寡头"市场相比,我国国内供给极度分散的过度竞争市场,其稀土定价权缺失的主因在供给方。应了解我国国际稀土定价权缺失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行为两方面来提高我国稀土国际定价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外资开始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粮食收购领域国有企业仍然占主导,但收购规模有下降趋势;粮食批发零售环节,外资主要通过连锁经营方式提高控制力;粮食进口规模急剧上升,大豆、大米等重点产品的进口需要引起关注。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外资控制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各地区农畜产品批发、粮食进口、综合零售对各地区粮食流通产业的外资控制水平影响比较大。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外资控制粮食流通产业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特征,集聚区域主要在广东、北京、上海等粮食主销区,区域消费能力是影响外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粮食产业包容性增长及实现路径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阻碍粮食产业包容性增长的问题凸显在: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基本要素配置被严重扭曲;粮食购、销市场分裂割据,购、销价格悬殊;生产成果效益被剥夺。要实现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产业包容性增长,必须统筹产业改革,增强粮食产出保障能力;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健全反哺机制,提升产业效益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需具备的条件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目标就是要通过发挥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市场在粮食生产和流通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起补充和调控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企业效益,实现粮食产业的稳健发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实现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目标,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福利,在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方面增强粮食进出口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对贸易策略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国际市场贸易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风险可控以及贸易策略有效的条件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才能在既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进口大国,但却并未因此而获得与其进口规模相称的定价能力。列举了近几年中国由于定价权的缺失而频繁在国际市场上失利所导致的“高买低卖”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定价权缺失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如何争取国际定价权的种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由于需求增长速度快于产量增长速度,我国玉米的产需缺口将持续扩大.在开放的粮食安全观视角下,应把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与解决粮食问题的策略结合起来.基于耕地趋减与水资源短缺的国情,增加玉米进口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作为审慎放开的粮食品种,玉米的关税配额应逐渐加大,并需修正现行进口配额管理政策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内容;还应实施玉米进口来源多元化策略,建立"南进北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常年产量约为5 500~7 000吨,每年有大量粮食输出到国内外市场,其在我国粮食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提高大豆和玉米的专用性,同时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粮食产业链基本形成,分别在生产、收储、加工、销售这四个主要环节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但同时,我国粮食产业链也面临着生产环节地块细碎化,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低;收储环节粮食收储企业大多数规模偏小、仓容布局和仓型结构不合理;加工环节外资企业严重冲击,民营企业市场优势不够明显,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偏低;销售环节消费和生产脱节、消费和流通脱节等问题。提出了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着力解决粮食产业体制机制问题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新规则使得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缩小,跨国公司对产业链条的垄断已经形成。由于农业供求的特殊性,农业产业政策的强化尤为必要。文章以我国的大豆产业为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政策调节在适应全球化进程与保障本国利益之间取得平衡,提出以下策略:政府通过制订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贸易鼓励政策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从优化补贴政策入手,为本土粮油加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优良的平台;积极争取大豆的国际定价权,为我国大豆产业的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重构产业结构与强化企业控制为视点提高粮食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前几轮的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进行的,存在不少缺陷。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其目标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市场导向的粮食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扶持龙头产业、推进粮食企业产业化发展等措施提高粮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加入WTO后在粮食产业发展上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的问题,同时结合重庆市粮食生产情况,为重庆市粮食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以应对加入WTO对我国及重庆市粮食产业带来的冲击,对把握重庆市粮食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安全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石油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石油业存在产业模式不合理,对外依存度过高,石油定价权缺失等问题,进而阐述建设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对于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意义,包括规避国际油价风险,争夺石油定价权,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建设石油战略储备。然后提出了一些制约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定价机制、风控监管制度、法律体系方面的不足,最后针对以上中国石油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中国石油期货的制约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给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加入WTO后在粮食产业发展上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的问题,同时结合重庆市粮食生产情况,为重庆市粮食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以应对加入WTO对我国及重庆市粮食产业带来的冲击,对把握重庆市粮食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引起我国粮食政策较大范围的调整 ,这种调整压力来自于两种要求 :一是入世本身对粮食政策与体制的要求 ,二是入世后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我国粮食政策与体制提出的要求。文章从政策的适应性和对策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入世后我国粮食政策可能作出的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18.
陈洁 《调研世界》2012,(6):14-16
粮食进口是通过国际市场获取粮食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格局和发展趋势关系国内粮食安全,也关系国际粮食市场发展走向.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大量增加,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我国粮食进口的现状、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粮食进口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和粮食政策含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四大机遇”: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数字化带来的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带来的粮食产业消费提质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机遇,内循环重塑外循环发展动力和外循环冲击内循环发展环境带来的粮食产业内外循环互动机遇。同时,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七大挑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粮食收储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粮食运输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粮食加工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现代化粮食销售方式创新有限,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国际粮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国家粮食垂直储备制度,实施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建立现代粮食产品销售体系,完善现代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提高了市场福利,减轻了政府的补贴压力,但也造成粮食自给率低于安全水平。将农产品市场划分为保障粮食自给的国内保护市场和提高市场福利的国内开放市场两部分,改进市场福利最大化模型,构建反映市场福利的相对控制指数,实证评估了1991-2012年期间基于粮食分类的不同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的适度性。结果表明,口粮市场开放适度、谷物市场开放不足、广义粮食市场开放影响安全、食物市场开放比较过度和非食用农产品市场开放严重不足。中国应基于比较优势和资源约束,针对不同农产品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做到粮食自给和市场福利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