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合人类思维方式的三次转换,可以探讨形神关系的三种不同解释方法。目前理论界仅仅认可了近代还原论对哲学基本问题——形神关系的解释,并把这种还原论方法作为唯一正确的解释方法,它忽视了古代整体论及现代系统论对形神关系的阐述。古代整体论并不是现代系统论,但古代整体论却是现代系统论的雏形,应把古代整体论方法完善并上升为现代系统论方法,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最终解决寻找出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学精神的诞生,大多脱离不了道家哲学的影响.道家虽本无意于今日所谓文学艺术,但其妙契艺境的思想观念却给后世的文艺家以无穷的启发.老庄哲学境域中的道器观、形神观、有无观,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趋向开拓了特有的思维方式,"无迹而神"的诗学形神观便是受惠于此种思维而逐渐培植起来的一种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学精神的诞生,大多脱离不了道家哲学的影响。道家虽本无意于今日所谓文学艺术,但其妙契艺境的思想观念却给后世的文艺家以无穷的启发。老庄哲学境域中的道器观、形神观、有无观,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趋向开拓了特有的思维方式,“无迹而神”的诗学形神观便是受惠于此种思维而逐渐培植起来的一种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学精神的诞生,大多脱离不了道家哲学的影响。道家虽本无意于今日所谓文学艺术,但其妙契艺境的思想观念却给后世的文艺家以无穷的启发。老庄哲学境域中的道器观、形神现、有无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趋向开拓了特有的思维方式,“无迹而神”的诗学形神观便是受惠于此种思维而逐渐培植起来的一种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是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科学思想,而中国古代文化中就已经存在着系统整体的思维方法。当审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形神范畴和脏腑理论时,会发现《黄帝内经》就是用系统整体的方法解释形神关系和脏腑之间关系的。发掘《黄帝内经》中的整体系统思想,将会深化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科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形神观"是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东晋顾恺之和现代傅雷的"形神现"学习认识切入,从理论、实践以及审美等角度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文学翻译理论中的‘形神观'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从而丰富和拓宽文学翻译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活力论与附生性从不同角度尝试跨越生物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二分法,对解读生物和心灵起源有着重要理论意义.特别是,附生性为跨越二元论和还原论的鸿沟做出了承诺,它既是一种本体关系,也是一种依赖关系,从心灵哲学视阈试图解决"心—物"关系,形成一条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线,只是研究在解释力和本体论的探讨上存有不足.  相似文献   

8.
"形神"理论最早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哲学问题,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和随之而来的玄学思想深化了这一理论,并使之具有了美学意味,进而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形神"理论的这种演进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转换过程,并且具有明显的逻辑痕迹,因此,对这一过程作细致的思考和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特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文质观,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刘勰巨著《文心雕龙》,建立了一个以文质结合新范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自然之道"基础上的文质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更是传统文质观的理论内容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略论《文心雕龙》的文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质观,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刘勰巨著《文心雕龙》,建立了一个以文质结合新范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自然之道"基础上的文质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更是传统文质观的理论内容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表现在它对人体全面而系统的科学认识上及其与现代认识的高度一致性上。中医学形气神理论和脏腑理论分别从纵横两个方面科学揭示了人体存在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系统,经络理论则从信息层面揭示了形气神及脏腑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途径和机制。这三种理论在思想方法上与最新的科学与哲学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医学的现代化应超越传统中医学和当代自然科学,以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继承为基础,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创造性转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认知科学对现代哲学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西方哲学是以纯粹理性为基石的主体哲学 ,被当作人的本质特性的理性是脱离身体的或与身体无关的。 2 0世纪后期的科学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反叛 ,特别是它的译不准论题和观察依赖理论的论题 ,与普遍理性和方法的观念是尖锐对立的 ,并导致了知识相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1 97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的发现表明 ,理性和心灵是涉身的 ,取决于身体的结构和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人体的神经结构和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了人必须以指称个体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因此与译不准论题相反对 ;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主要是由人的神经决定的 ,而不是由理论概念决定的 ,因此与观察依赖理论的论题相反对。因此 ,现代认知科学既是对传统的理性哲学的挑战 ,也是对当代相对主义哲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的心性理论是其文化哲学思想的一项基本内容。梁漱溟提出“宇宙大生命”之说,用“本能、理智、理性”的三分法和“理性为本,理智为用”的原则,改造传统儒学的心性理论,使之上升到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水平,并将真善美的价值作为联结理智和理性(直觉)的中间环节,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些都为现代新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方法,在现代新儒家中也可谓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14.
自由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根本问题 ,庄子创造性地构思为“物化”自由论 :通过达观中的体悟理解生命的本质 ,从心态的建设入手处理生死情节 ,进而通过审美超越的方式塑造自然主义的自由境界。“物化”自由论对传统的思维方式 ,尤其是艺术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哲学的角度对“物化”自由论进行解读 ,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知行合一"作为王学颇具个性化的哲学理念,融同其他哲学命题与范畴一起走向了 理学的深处,并进而实现了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这不会有多少异议.问题仅在于,王学的"知行合一"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是什么关系?二者之间是依托什么中介来贯通的?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到王学的"知行合一"能否堪称哲学转型?对这种哲学转型应当给予何种评价?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拙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身心关系是西方哲学家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解决身心二元论也是包括现象学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所致力的共同目标之一。德国新现象学家施密茨在考察身心二元论理论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极富启发的新尝试:身体性理论和身体动力学观点,以此来说明意识、体验、情感,解释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接触,并消除对它们的传统理解。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对心力的理解有四个层面:一是在心理意义上的心力,指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二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心力,表现为"心本论";三是在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心力,指"意志力";四是在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心力,指向"共同业力""民族意力"。其哲学基础指向"情理之辩""心物之辩""力命之争"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佛学和儒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惠能的心性论以自性为核心概念,打通了身、真心、自性和佛性,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二程在批评禅宗社会影响的同时,又在吸收和改造惠能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天理为中心,把情、心、性、理相贯通的心性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哲学。  相似文献   

19.
德性儒学的成就、困境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化思潮盛行、传统儒家受到打压的思想氛围中,现代新儒家适应儒学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大趋势,从弘扬儒家德性入手,掀起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新儒学运动。德性儒学发端于梁漱溟,中经熊十力奠基,到牟宗三终结。德性儒学批驳西方中心主义,彰显中国哲学的民族精神,接续传统并走出传统,把握人性根本,回应西方哲学的话语,安顿价值世界,挺立道德主体性,开启中国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做出了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德性儒学未能突破道德中心主义的藩篱,无法从“内圣”中顺利地开出“新外王”,应对以科学与民主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无法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无法突破“精英儒学”的小圈子,从而陷入困境之中。拘于道德理想主义的情结,过度强调应然,没有直接面对实然,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贺麟秉持"文化抗战"、"学术救国"的理念,遵循"儒化西学"、"华化西学"的思路,着眼文化创新,提出了文化上的古今中西"和谐化合"说。他凭借广博深厚的学术文化功底,以西方近代哲学(主要是新黑格尔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宋明理学)为基本的思想养料与方法资源,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新心学思想体系,强调从国家的软实力着手来御侮强国、振兴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