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新思维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为和平解决领土、领海争端而提出的创造性战略思想,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和平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简要回顾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条件,阐述了这一战略思想的内在含义,分析了这一新思维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指出这一战略对于指导我国的外交实践,对于一些国际争端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中国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不但在理论上陷于困境,在实践方面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难以付诸实践的原因主要有:政治意愿缺乏、现实需要不强、岛屿主权争议、争议海域(海区)模糊以及外部势力干扰等。今后中国政府在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时,一方面仍然要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并争取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利用其他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20 世纪70 年代,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思想,这既是国际政治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自身实力所限的历史必然。“搁置争议”思想提出后,我国当代几代领导集体坚持这一思想,一定程度缓解和平息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议,为中国赢得可贵的和平与发展时代良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为今后我国海权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搁置争议”思想下中国海权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黄岩岛”模式、“钓鱼岛”模式、“共同开发”模式、“自我开发”模式既是对“搁置争议”思想的继承,也是一种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选择。坚持和发展“搁置争议”思想对中国海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南海对策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无论是“搁置争议”,还是“共同开发”,都未取得预期成效,南海主权争端反倒愈演愈烈。就南海问题而言,根据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搁置争议”与“共同开发”存在着难以调和的逻辑冲突。从现实出发,“直面争议、积极开发”可能是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海主权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周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新的时代特征对实现经济利益的要求 ,把追求稳定国际环境的周边外交放在了重点地位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发展共同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存在的障碍 ,开拓了周边外交的新境界 ;周边外交是我国全球外交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主权争执和东海划界问题,不仅关系到中日两国,同时还涉及到台湾地区。因此,不得不研究和介绍台海对岸的相关研究。在此,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马英九博士及其相关研究。本文就笔者访谈,结合马英九博士论文《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一书,进行了综述,认为马英九博士的东海研究突破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充分考虑钓鱼岛问题现状,从国际海洋法及其相关海洋划界的国家实践出发,探讨了岛屿的划界地位及其在钓鱼岛的适用问题,提出了钓鱼岛屿主权问题与东海划界问题相分离的观点;这一严谨而有开拓性的研究,与我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在策略上绕过了主权之争,为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东海划界争端的框架,提供了法理依据、实现途径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解决历史遗留领土问题提出了好多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其主要有:1.“一国两制”的构想;2.“搁置主权,共同开发”;3.具有灵活性和艺术性的“新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8.
中日东海合作的现实路径与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东海之争不仅影响着当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两国面临的现实选择。构建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框架是维系并进一步推进中日在东海海域合作的必由之路。东北亚能源合作将为这一框架的建立提供现实和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国际领土争端,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开发”设想。“共同开发”设想就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对于争议领土,先搁置主权,搞共同开发,共同得利,以后再去解决主权争执。“共同开发”是一个富有新意的大胆设想,对解决国际争端具有启发意义:第一,突破了领土主权至上的观念;第二,强调了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纠纷的意识;第三,灵活务实的思维方法;第四,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国家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从国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国家利益观.他提出以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判和处理国际问题的思想,实现了中国对外政策向扩大国家经济利益的转变,关于"谋求共同点"、"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对于国家之间和平处理利益矛盾与冲突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香港历史问题的由来,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为及时地正确地解决香港问题、恢复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充分肯定了“一国两制”方针在其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一国两制”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一国两制”的方针与邓小平同志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构想互为补充,为当今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中国海域部分对外开放区块公告”(以下称“公告”)被越南指责为违法.其合法性取决于开放区块是否位于中越争议海域及是否违反共同开发原则.越对其合法性产生争议有四点原因:中国南海断续线的法律性质不明;共同开发原则陷入现实和理论困境;“公告”的后续行为未定;越南缺乏政治合作的需求和意愿.因此,明确南海断续线的性质,宣布南沙领海基线,完成南沙海洋划界,是解决南沙领土和海洋权益之争的根本.在此之前,中国应当完善共同开发政策,综合运用外交、法律甚至军事手段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末,南海海域被发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激起了南海周边国家侵占南海岛礁、勘探海域的贪欲.菲律宾因技术力量薄弱,就吸引国际石油资本合作勘探南海石油资源,并不断加强所占南沙岛礁的军事力量,“保护”其石油钻探活动,其举动激化了南海矛盾.为求得南海局势的平稳发展,解决南海争端最现实的办法还是我国政府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对国际形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基于此 ,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搁置主权 ,共同开发”等论断 ,这些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们的指引下 ,中国社会与经济进入了全新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5.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但近年来东南亚邻国却频频染指这片海域。为了全局的利益 ,综合考量了经济、军事以及外交的多方因素 ,我国在南沙问题上始终坚持务实的外交方针 ,以“睦邻、富邻、安邻”为出发点 ,坚持“主权在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原则 ,以期在“和平的崛起”的框架下找寻妥善解决南海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一直奉行"主权属我、和谈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南海政策。我国的南海政策对维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方面绩效不佳。另外,目前的南海局势使得我国的南海政策难以为继。因此,我国有必要依据国际法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南海政策:第一,加强对南海的有效管辖;第二,灵活选择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与方法;第三,加大对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7.
由于海洋油气资源多处于国家间争议海域或重叠海域,容易引起沿海各国对争议海域或重叠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和争端。二战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与争端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本文选取了两个争端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形成争端的原因。通过对三个共同开发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各国能够实现共同开发的影响因素。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是当今世界解决在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南。只有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入手,才能深刻、全面地把握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精髓,才能在实践中准确地运用这一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科学的结论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理论的重要基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也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邓小平以其无产阶级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我国外交制定了一系列原则、政策,对国际形势作了科学的论证和预见,为今后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文具体从五个方面论述:(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二)独立自主,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的基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方法;(四)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国际形象;(五)“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端及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议由来已久。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是按照“公平原则”依“自然延伸”标准划界,还是依“等距离”标准按“中间线”方法划界。双方分歧中不容忽视的两个焦点问题就是冲绳海槽的划界效力以及钓鱼岛的归属及其划界效力。本文通过剖析双方观点和问题焦点.提出在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与协商的政治方法和司法方法来处理东海海域划界争端,而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法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